容器盖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7764发布日期:2022-11-30 13:3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容器盖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盖和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电热水壶中,为避免电热水壶倾倒后壶内液体溢出烫伤用户,壶盖中设置倾倒防溢装置,即在电水壶倾倒时,壶盖上的倾倒防溢装置能够密封壶盖上排气孔,以防止壶身中的水通过排气孔溢出泄漏。目前现有的倾倒防溢水壶,如cn210989699u,倾倒防溢装置采用重力件密封,当壶体倾倒时,位于液面下方的重力密封件在重力的作用密封其中的一个排气孔;位于液面上方的重力密封件在重力的作用不封堵另一个排气孔,使热水壶在倾倒时依旧能够正常泄压排气。但是上述的电热水壶在壶盖内设置两个进气管、两个连接管、两个密封管、两个排气管、两个重力密封件及两个导程腔,不仅壶盖的内部的排气管路较多,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管路之间的连接处还容易产生漏气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盖和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至少解决防溢组件结构复杂、管路之间连接处容易漏气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盖,容器盖包括:盖本体,盖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盖本体的侧壁或顶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盖本体内设置有连通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防溢组件,设置在蒸汽通道内,防溢组件包括排汽管、导汽管和旋转配重件,排汽管的底端与蒸汽入口转动连接,排汽管的顶端具有封闭结构,导汽管与旋转配重件连接在排汽管相对的两侧,导汽管的入口端连通排汽管,导汽管的出口端经蒸汽通道连通蒸汽出口;其中,旋转配重件能够在容器盖倾倒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围绕蒸汽入口的中轴线向下旋转,并带动导汽管向上旋转。
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在盖本体的蒸汽通道内设置防溢组件,防溢组件包括与蒸汽入口对接连通的排汽管,以及连接在排汽管相对的两侧的导汽管和旋转配重件,排汽管的顶端具有封闭结构避免蒸汽大量外溢,这样在容器盖盖合在容器体上并发生倾倒后,旋转配重件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围绕蒸汽入口的中轴线向下旋转,并稳定处于排汽管下方,进而带动位于排汽管另一侧的导汽管向上旋转,使导汽管的出口端保持在朝上位置,有利于使导汽管的出口端高于容器体内倾倒后的液面高度,从而防止容器体倾倒时液体将蒸汽通道溢出。而且,由于排汽管直接与蒸汽入口对接连通,可以避免液体不经排汽管而直接经蒸汽入口、蒸汽通道从蒸汽出口流出。而且,本实施例的防溢组件的导汽管的出口端在旋转过程中并不会密封,使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之间始终经排汽管和导汽管连通,从而既可以实现防止容器体倾倒时液体经蒸汽通道溢出,又可以保证容器体倾倒后蒸汽也能够正常排出,保证使用安全性。而且只需配备一个排汽管、导汽管和旋转配重件,排汽管路少,有利于降低排汽管路之间的连接处的漏气风险,而且装配零部件少,装配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6.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7.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溢组件还包括:轴套,蒸汽入口的四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筋,轴套套设在连接筋的外周并能够围绕连接筋旋转,排汽管的底端紧固套设在轴套的外周。排汽管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连接稳定,避免排汽管轻易脱离连接筋,也避免蒸汽和液体经排汽管和轴套之间的间隙外泄,而且方便排汽管带动轴套围绕连接筋旋转。
8.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溢组件还包括:密封圈,连接筋的外侧壁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安装槽,密封圈套设在安装槽内并与轴套的内侧壁抵接连接。则在轴套围绕连接筋旋转的过程中,密封圈能够始终抵接在轴套和连接筋之间,封堵连接筋和轴套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蒸汽和液体经二者之间的间隙外泄。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的外侧壁设置有周向分布的限位凸出部,限位凸出部用于与轴套的上端面限位配合。通过限位凸出部限制轴套向上活动的幅度,避免轴套轻易从连接筋顶部脱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套的上端面内侧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沉台,限位凸出部用于与沉台的底壁限位配合。沉台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轻轴套的重量,减少用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轴套外周的侧壁较高从而与排汽管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二者之间紧固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汽管的顶部具有封堵排汽管的弹性封堵件,弹性封堵件上设置有十字泄压孔,弹性封堵件构造成封闭结构。一方面避免蒸汽和液体经十字泄压孔大量外泄,另一方面在容器体内气压过大的情况下,可以使气体克服弹性封堵件的弹力冲开十字泄压孔而外泄,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配重件包括连接杆和配重球,排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连接杆的第一端插入第一连接口,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配重球。连接杆可以使配重球和排汽管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在容器盖倾倒时,配重球能够依靠自身重力较大地向排汽管传递扭矩。
13.进一步地,连接杆为空心杆或实心杆。若连接杆为空心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若连接杆为实心杆,则连接杆也具有一定的配重效果,连接杆和配重球均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确保容器盖倾倒后,连接杆和配重球及时向下旋转,使导汽管处于朝上的位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的第一端的外周具有卡扣,卡扣卡设在排汽管的内侧壁上第一连接口的外周。连接牢固,而且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伸出第一连接口的部分倾斜向下延伸,导汽管倾斜向上延伸。由于导汽管倾斜向上延伸,在容器盖倾倒后,导汽管向上旋转后,导汽管依然倾斜向上延伸。则在容器盖倾倒后,排汽管内存在液体,在回正容器盖的过程中,排汽管内存在的液体并不易爬坡式向导汽管的出口端流出,避免液体外溢。而且,在容器盖处于正常工作姿态下,倾斜向上的导汽管可以更快地引导上升的蒸汽向外排出,排汽顺畅。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汽管、封闭结构和导汽管一体成型。简化连接步骤,提高装配效率,而且连接牢固,连接密封性好。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汽管、封闭结构和导汽管均为硅胶件。质量轻、不易腐蚀损坏,而且便于旋转配重件的连接杆和蒸汽入口处的连接筋紧固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上盖盖合在中盖上,中盖盖合在下盖上,中盖和下盖之间具有蒸汽通道,蒸汽入口设置在下盖上,蒸汽出口设置在中盖的侧壁上。下盖上还设置有液体入口,中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体出口,上盖和中盖之间还具有液体通道,液体通道连通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并且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互不连通。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容器盖,容器盖密封盖合在容器体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容器盖,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20.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21.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22.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盖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盖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盖的拆分示意图;
26.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排汽管和导汽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下盖的剖视示意图;
28.图7示出了图6中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向第一方向倾倒后的剖视示意图;
30.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向第二方向倾倒后的剖视示意图。
31.图1至图9附图标号说明:
32.10盖本体,110上盖,120中盖,121蒸汽出口,122液体出口,130下盖,131蒸汽入口,132连接筋,133安装槽,134限位凸出部,135液体入口,140蒸汽通道,150液体通道,
33.20防溢组件,210排汽管,211弹性封堵件,212十字泄压孔,213第一连接口,220导汽管,230旋转配重件,231连接杆,2311卡扣,232配重球,240轴套,241沉台,250密封圈,
34.30容器体,
35.40发热盘,
36.50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37.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将
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38.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39.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40.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41.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42.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43.本技术中的“上方”、“下方”、“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均是基于产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正立放置时的方位限定。
44.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45.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9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4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盖,容器盖包括:盖本体10,盖本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131,盖本体10的侧壁或顶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121,盖本体10内设置有连通蒸汽入口131和蒸汽出口121的蒸汽通道140;防溢组件20,设置在蒸汽通道140内,防溢组件20包括排汽管210、导汽管220和旋转配重件230,排汽管210的底端与蒸汽入口131转动连接,排汽管210的顶端具有封闭结构,导汽管220与旋转配重件230连接在排汽管210相对的两侧,导汽管220的入口端连通排汽管210,导汽管220的出口端经蒸汽通道140连通蒸汽出口121;其中,旋转配重件230能够在容器盖倾倒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围绕蒸汽入口131的中轴线向下旋转,并带动导汽管220向上旋转。
47.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在盖本体10的蒸汽通道140内设置防溢组件20,防溢组件20包括与蒸汽入口131对接连通的排汽管210,以及连接在排汽管210相对的两侧的导汽管220和旋转配重件230,排汽管210的顶端具有封闭结构避免蒸汽大量外溢,这样在容器
盖盖合在容器体30上并发生倾倒后,旋转配重件230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围绕蒸汽入口131的中轴线向下旋转,并稳定处于排汽管210下方,进而带动位于排汽管210另一侧的导汽管220向上旋转,使导汽管220的出口端保持在朝上位置,有利于使导汽管220的出口端高于容器体30内倾倒后的液面高度,从而防止容器体30倾倒时液体50将蒸汽通道140溢出。而且,本实施例的防溢组件20的导汽管220的出口端在旋转过程中并不会密封,使蒸汽入口131和蒸汽出口121之间始终经排汽管210和导汽管220连通,从而既可以实现防止容器体30倾倒时液体50经蒸汽通道140溢出,又可以保证容器体30倾倒后蒸汽也能够正常排出,保证使用安全性。而且只需配备一个排汽管210、导汽管220和旋转配重件230,排汽管路少,有利于降低排汽管路之间的连接处的漏气风险,装配零部件少,装配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48.而且,由于排汽管210直接与蒸汽入口131对接连通,可以避免液体不经排汽管210而直接经蒸汽入口131和蒸汽通道140。从而通过利用旋转配重件230控制排汽管310和导汽管220转动,确保液体不会经蒸汽通道外流。
49.此外,在盖本体10的底壁设置蒸汽入口131,排汽管210的底端与盖本体10底壁上的蒸汽入口131对接连通,排汽管210的顶端具有封闭结构避免蒸汽大量外溢。在容器盖盖合在容器体30上并处于正常工作姿态时,容器体30内的蒸汽上升后能够顺畅进入蒸汽入口131,而后继续上升流经排汽管210,并经导汽管220进入蒸汽通道140后经蒸汽出口121排出,排汽顺畅,避免容器体30内气压过大而导致安全事故。而且,与相关技术中排汽通道经蒸汽通道连通蒸汽入口,在容器体处于正常工作姿态时,排汽通道的入口端易停留在远离蒸汽入口的位置导致蒸汽排放不顺畅相比,本实施例的排汽管210转动任意角度停留后,排汽管210可以始终与蒸汽入口131顺畅连通,确保顺畅排汽。而且,将排汽管210的底端连接在蒸汽入口131处,而非在盖本体10的底壁上独立开口安装防溢组件20,降低容器体30内的蒸汽误入盖本体10内的几率,避免蒸汽沉积在盖本体10内无法排出而影响饮用安全性。
50.进一步地,排汽管210的底端与蒸汽入口131能够360
°
转动连接,使容器盖在向外周的任何方向倾倒时,旋转配重件230均可以带动排汽管210旋转,使旋转配重件2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旋转垂设在排汽管210的下方,并利用排汽管210的旋转将位于另一侧的导汽管220旋转至排汽管210的上方,从而降低液体50经蒸汽通道140外溢的几率。
51.图2示出了容器盖在正常工作下的姿态的剖视图。此时,蒸汽可沿图中箭头所指的路径,经蒸汽入口131、排汽管210、导汽管220、蒸汽通道140以及最后经蒸汽出口121排出。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容器盖应用于液体加热容器后,液体加热容器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倒后的剖视示意图。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偏航90
°
角。从图中可以看出,液体加热容器倾倒后,容器体30内的液体50液位均低于导汽管220的出口端,并不会经蒸汽入口131、排汽管210和导汽管220流出,避免液体50外溢。
52.对于排汽管210和蒸汽入口131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防溢组件20还包括:轴套240,蒸汽入口131的四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筋132,轴套240套设在连接筋132的外周并能够围绕连接筋132旋转,排汽管210的底端紧固套设在轴套240的外周。排汽管210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连接稳定,避免排汽管210轻易脱离连接筋132,也避免蒸汽和液体50经排汽管210和轴套240之间的间隙外泄,而且方便排汽管210带动轴套240围绕连接筋132旋转。
53.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防溢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250,连接筋132
的外侧壁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安装槽133,密封圈250套设在安装槽133内并与轴套240的内侧壁抵接连接。则在轴套240围绕连接筋132旋转的过程中,密封圈250能够始终抵接在轴套240和连接筋132之间,封堵连接筋132和轴套240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蒸汽和液体50经二者之间的间隙外泄。
54.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连接筋132的外侧壁设置有周向分布的限位凸出部134,限位凸出部134用于与轴套240的上端面限位配合。通过限位凸出部134限制轴套240向上活动的幅度,避免轴套240轻易从连接筋132顶部脱离。
55.在具体应用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轴套240的上端面内侧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沉台241,限位凸出部134用于与沉台241的底壁限位配合。沉台241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轻轴套240的重量,减少用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轴套240外周的侧壁较高从而与排汽管210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二者之间紧固连接。
56.对于排汽管210顶端的封闭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排汽管210的顶部具有封堵排汽管210的弹性封堵件211,弹性封堵件211上设置有十字泄压孔212,弹性封堵件211构造成封闭结构。一方面避免蒸汽和液体50经十字泄压孔212大量外泄,另一方面在容器体30内气压过大的情况下,气体还可以克服弹性封堵件211的弹力冲开十字泄压孔212而外泄,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
57.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排汽管210的顶端也可以封死,例如仅具有弹性封堵件211,而不具有十字泄压孔212。
58.对于旋转配重件230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旋转配重件230包括连接杆231和配重球232,排汽管2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3,连接杆231的第一端插入第一连接口213,连接杆231的第二端连接配重球232。连接杆231可以使配重球232和排汽管21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在容器盖倾倒时,配重球232能够依靠自身重力较大地向排汽管210传递扭矩。
59.进一步地,连接杆231为空心杆或实心杆。若连接杆231为空心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若连接杆231为实心杆,则连接杆231也具有一定的配重效果,连接杆231和配重球232均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确保容器盖倾倒后,连接杆231和配重球232及时向下旋转,使导汽管220处于朝上的位置。
60.在具体应用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杆231为实心杆,连接杆231和配重球232一体成型,连接牢固,加工方便。
61.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杆231的第一端的外周具有卡扣2311,卡扣2311卡设在排汽管210的内侧壁上第一连接口213的外周。连接牢固,而且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62.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连接杆231伸出第一连接口213的部分倾斜向下延伸,导汽管220倾斜向上延伸。由于导汽管220倾斜向上延伸,在容器盖倾倒后,导汽管220向上旋转后,导汽管220依然倾斜向上延伸。则在容器盖倾倒后,排汽管210内存在液体50,在回正容器盖的过程中,排汽管210内存在的液体50并不易爬坡式向导汽管220的出口端流出,避免液体50外溢。参见图8和图9,若逆时针回正液体加热容器,相较于导汽管220此时竖直向上延伸,排汽管210内的液体50并不易从导汽管220的出口端漏出。另外,在容器盖处于正常工作姿态下,倾斜向上的导汽管220可以更快地引导上升的蒸汽向外排出,排汽顺畅。而
连接杆231伸出第一连接口213的部分倾斜向下延伸,有利于配重球232依靠自身重力及时随着容器盖的倾倒而旋转。
63.进一步地,排汽管210、封闭结构和导汽管220一体成型。简化连接步骤,提高装配效率,而且连接牢固,连接密封性好。
64.进一步地,排汽管210、封闭结构和导汽管220均为硅胶件。质量轻、不易腐蚀损坏,而且便于旋转配重件230的连接杆231和蒸汽入口131处的连接筋132紧固连接。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盖本体10包括上盖110、中盖120和下盖130,上盖110盖合在中盖120上,中盖120盖合在下盖130上,中盖120和下盖130之间具有蒸汽通道140,蒸汽入口131设置在下盖130上,蒸汽出口121设置在中盖120的侧壁上。
66.进一步地,下盖130上还设置有液体入口135,中盖1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液体出口122,上盖110和中盖120之间还具有液体通道150,液体通道150连通液体入口135和液体出口122,并且液体通道150和蒸汽通道140互不连通。
67.在具体应用中,在液体出口122处或液体通道150内还可以具有开关件(图中未示出),以关闭或导通液体通道150。
68.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容器盖,在容器盖应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发生倾倒时,可以避免液体50从蒸汽通道140中溢出。在盖本体10内设置可随重力360
°
旋转的防溢组件20,当液体加热容器水平静止放置时,防溢组件20在水平方向上停留在任意位置,可以正常排出蒸汽。当液体加热容器发生任意方向的倾倒时,防溢组件20在尾端旋转配重件230,如配重钢球的重力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导汽管220的出口端朝上,避免容器体30内液体50溢出。
69.以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盖的装配过程。先将密封圈250放入下盖130的连接筋132外周的安装槽133内,然后将轴套240装入连接筋132上,压紧密封圈250。连接筋132上周向分布的限位凸出部134防止轴套240向上滑出。然后将配重钢球通过连接杆231插入排汽管210侧壁的第一连接口213中,进一步将排汽管210套装在轴套240上,此时防溢组件20预装完成。排汽管210与轴套240为过盈配合,轴套240与连接筋132在密封圈250作用下可360
°
转动。最后将下盖130、中盖120和上盖110装配在一起,完成组装。当容器体30水平放置时,防溢组件20停留在任意位置,蒸汽可通过下盖130蒸汽入口131、排汽管210、导汽管220进入蒸汽通道140,再通过中盖120上的蒸汽出口121进入到外部或外部的蒸汽开关。当容器体30发生倾倒时,防溢组件20在配重钢球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得配重钢球始终保持朝向地面方向,防溢组件20的导汽管220的出口端始终保持朝向远离地面方向,从而防止容器体30内的液体50从导汽管220流出。避免发生容器体30内热水外流烫伤用户的风险。而且装配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70.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30;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容器盖,容器盖密封盖合在容器体30上。
7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容器盖,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72.进一步地,容器盖的底部外周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容器体30顶部开口处的内侧壁抵接配合。
73.进一步地,容器体30的底壁构造成发热盘40,通过发热盘40加热容器体30内液体50。
74.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电水壶、电水杯、茶壶等等。
75.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