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9170发布日期:2023-06-02 02: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烹饪,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1、空气炸锅是通过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气流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现有很多空气炸锅中的锅盖与锅胆是转动连接,同时在扭力弹簧将锅盖的作用下将锅盖从锅胆上翻开。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锅盖翻转后容易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翻转,进而在打开锅盖的时候可能会使整个装置进行翻倒。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组件;上盖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锅体组件上;缓冲组件,安装在锅体组件和上盖组件之间,沿锅体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用于在上盖组件打开到预设角度后,沿锅体组件的高度方向提供缓冲作用力。上盖组件在打开至目标角度后停止转动,目标角度大于预设角度。该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缓冲组件安装在锅体组件和上盖组件之间,当上盖组件打开后,使得上盖组件的打开具有一定的缓冲,从而能够防止上盖组件打开时会将锅体翻倒。在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缓冲组件主要包括缓冲弹簧以及缓冲轴,缓冲弹簧沿所述锅体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能够在所述上盖组件打开到所述预设角度后被压缩,以提供所述缓冲作用力;缓冲轴沿所述锅体组件的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缓冲轴远离所述上盖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缓冲弹簧上,所述上盖组件打开到所述预设角度后能够驱动所述缓冲轴向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运动,并挤压所述缓冲弹簧,以使所述缓冲弹簧产生所述缓冲作用力。该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弹簧以及缓冲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硅胶阻尼缓冲或液压式阻尼器缓冲的方案来说,具有成本低的效果。缓冲弹簧虽然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但弹簧的质量、安装精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弹簧的缓冲作用以及使用寿命,当缓冲弹簧由于一些原因突然失效时,上盖组件在翻开时仍然会带动锅体翻倒,进而容易烫伤使用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翻盖式空气炸锅在打开锅盖时存在会带动锅体翻倒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锅胆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间隔设于底座上,所述锅盖上安装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座形成通道,锅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道中并与锅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锅盖中设有用于向所述锅胆提供热风的热风组件。

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锅盖设置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锅胆设置在通道中并与锅盖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当使用人员将锅胆从通道中拿出时,锅胆沿着通道的方向移动,并不会带动锅盖或者支撑架进行翻转,进而可以避免本装置出现翻倒的情况。同时,当热风组件工作时,间隙可以使锅胆与外界环境进行空气流通,这样可以方便排出锅胆中的多余水汽,进而使食物的外表皮更加酥脆,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

4、优选地,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管、驱动电机以及风扇,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锅盖上,所述风扇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发热管与锅盖相连并位于风扇的下方。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空气炸的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风扇旋转,发热管的热量在风扇的吹动下均匀进入锅胆中,进而使本装置可以对锅胆中的食物产生很好的烹饪效果。

5、优选地,所述锅盖的底部套设有中环,所述间隙位于中环与锅胆之间,所述中环的一侧部设有便于热风涡流循环的围筋。在本技术方案中,围筋的设置可以使风热组件产生的热空气对锅胆中的食物进行更好的涡流循环加热。同时围筋的设置也有利于锅胆中多余的水汽及时排出,优选地,围筋远离中环的一端与锅胆的外侧壁相贴合。

6、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检测锅胆放置位置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发热管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样可以方便锅胆放至所设计的位置,进而可以避免因锅胆位置的放置原因使本装置发生翻转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锅胆放置到位后,开关组件才会使发热管工作。当锅胆没有放置到位时,开关组件使发热管处于断路状态,并不会产生热量,这样可以提醒使用人员将锅胆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而可以避免使本装置发生翻转的情况。

7、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本体、微动推杆、销轴以及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安装在底座中,所述开关本体与销轴分别设于安装框的两侧,所述微动推杆为y型,所述安装框以及底座分别对应微动推杆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一端与销轴相铰接,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通孔中并可按压开关本体的开关按钮,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三端通过第二通孔显露在通道中,所述开关本体与发热管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锅胆放置到位后,锅胆压到微动开关第三端露在通道中的部分,使微动推杆绕着销轴转动,微动开关的第二端即可对开关本体的开关按钮进行按压,进而可以使发热管工作产生热量。当锅胆没有放置到位时,锅胆就不会压到微动开关,进而不能按压到开关本体的开关按钮,不能使发热管进行工作。优选地,销轴与微动推杆之间设有扭簧,这样当锅胆从通道中拿出后,微动推杆在扭簧的作用下会返回至初始位置。当然,即使销轴与微动推杆之间不设置扭簧,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微动推杆使其返回初始位置。

8、优选地,所述锅胆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这样可以方便使用人员取放锅胆。

9、优选地,所述间隙的范围为2~6mm。这样可以方便空气涡流循环加热。

10、优选地,所述锅盖上设有灯板、时间控制旋钮以及编码器,所述灯板与锅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旋钮通过编码器与热风组件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时间控制旋钮可以控制加热的时长,进而可以方便本装置对不同食材设置不同的烹饪时间。

11、优选地,所述锅胆上设有便于观察烹饪状态的透明结构。

12、优选地,所述锅盖上设有用于检测锅胆中温度的感应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锅盖设置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锅胆设置在通道中并与锅盖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当使用人员将锅胆从通道中拿出时,锅胆沿着通道的方向移动,并不会带动锅盖或者支撑架进行翻转,进而可以避免本装置出现翻倒的情况。同时,当热风组件工作时,间隙可以使锅胆与外界环境进行空气流通,这样可以方便排出锅胆中的多余水汽,进而使食物的外表皮更加酥脆,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3)、锅胆(4)以及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底座(13),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间隔设于底座(13)上,所述锅盖(3)上安装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底座(13)形成通道(5),锅胆(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道(5)中并与锅盖(3)之间留有间隙(6),所述锅盖(3)中设有用于向所述锅胆(4)提供热风的热风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2)包括发热管(21)、驱动电机(22)以及风扇(23),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在锅盖(3)上,所述风扇(23)安装在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所述发热管(21)与锅盖(3)相连并位于风扇(2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的底部套设有中环(7),所述间隙(6)位于中环(7)与锅胆(4)之间,所述中环(7)的一侧部设有便于热风涡流循环的围筋(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上设有用于检测锅胆(4)放置位置的开关组件(8),所述开关组件(8)与发热管(2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8)包括开关本体(81)、微动推杆(82)、销轴(83)以及安装框(84),所述安装框(84)安装在底座(13)中,所述开关本体(81)与销轴(83)分别设于安装框(84)的两侧,所述微动推杆(82)为y型,所述安装框(84)以及底座(13)分别对应微动推杆(82)设有第一通孔(85)与第二通孔(86),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一端(821)与销轴(83)相铰接,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二端(822)安装在第一通孔(85)中并可按压开关本体(81)的开关按钮,所述微动推杆的第三端(823)通过第二通孔(86)显露在通道(5)中,所述开关本体(81)与发热管(2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4)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提手(41)与第二提手(4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6)的范围为2~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上设有灯板(31)、时间控制旋钮(32)以及编码器(33),所述灯板(31)与锅盖(3)之间设有密封圈(34),所述旋钮通过编码器(33)与热风组件(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4)上设有便于观察烹饪状态的透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上设有用于检测锅胆(4)中温度的感应器(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烹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炸锅。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锅胆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间隔设于底座上,所述锅盖上安装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座形成通道,锅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道中并与锅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锅盖中设有用于向所述锅胆提供热风的热风组件。通过锅盖设置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锅胆设置在通道中并与锅盖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当使用人员将锅胆从通道中拿出时,锅胆沿着通道的方向移动,并不会带动锅盖或者支撑架进行翻转,进而可以避免本装置出现翻倒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彪,张鸿昌,冯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