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9195发布日期:2023-04-26 22:3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桌,尤其涉及一种一侧连接在墙体上并可以移动的移动桌。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可移动的桌子,都是在支撑架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使桌子可以任意轻松移动。若桌子贴着墙壁移动时,桌子上的台面板与墙壁之间始终有缝隙,缝隙的存在,影响整体家具的品质。并且,至少需要三条及以上数量的支撑架多方位支撑台面板才能使台面板平稳。由于支撑脚数量相对较多,使得桌子整体重量较重,且成本较高。此外,较多的支撑脚也容易使台面板下部空间显得凌乱,且也影响台面板下部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移动桌,台面板一侧通过支撑脚支撑,另外一侧通过滑轨组件连接在墙体上,台面板与墙体之间无间隙,且减少支撑脚数量,使具有整体家具效果,并提高使用空间整洁性及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移动桌,包括台面板,支撑所述台面板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台面板的一侧,所述台面板的另外一侧设置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和墙体,使所述台面板连接并支撑在腔体上,并可沿着墙体移动。

3、台面板一侧通过支撑脚支撑,另外一侧通过滑轨组件连接在墙体上,使移动桌能够沿着墙壁移动,台面板与墙体之间无间隙,且减少支撑脚数量,支撑脚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两条,使具有整体家具效果,并提高使用空间整洁性及空间利用率。

4、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轮座,设置在所述轮座上的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轮配合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为型材,其内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轨道呈三面包围结构,所述导向轨道包括三面围壁及一面导向壁,所述导向壁上设置导向槽,所述轮座上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壁配合。

5、导向杆与导向槽配合使导向轮能够顺着导向轨道移动,避免导向轮与围壁接触而增加摩擦力,使导向轮更为顺滑滚动,导向轮顺滑滚动,能够减少作用于移动桌上的作用力,能够轻松移动移动桌,进而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感。

6、导向轨道上的三面围壁,有利于隐藏导向槽、导向腔、隐藏于导向腔中的导向轮和导向杆,从外表空间看移动桌,则仅能看到条形的轨道本体上的围壁,整体视觉更为简洁,有利于提升移动桌的整体品质。

7、为了使导向轮平稳滚动,提高导向轮滚动顺滑性,所述导向轮具有两个轮圈部,两所述轮圈部分别位于所述轮座的两侧,所述导向壁的内壁具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所述导向面与所述轮圈部一一对应配合。

8、导向面的设置,有利于使导向轮顺着特定方向移动,进一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导向轮顺滑滚动。

9、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向轮的轮圈部在导向面上移动,防止偏移,使导向轮顺利平滑滚动,所述轮座上还设置纠偏轮,所述纠偏轮的圆柱面与所述导向槽的侧壁配合。

10、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台面板,所述导向杆的贯穿端连接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台面板上,所述导向轨道用于固定在墙体上。

11、导向杆贯穿台面板后,轨道本体上的对应围壁能够贴合台面板,并通过连接板使滑轨组件固定在台面板上。轨道本体的顶部围壁掩藏了台面板与墙壁之间的间隙,使移动桌与墙体形成整体效果。

12、所述贯穿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导向轨道上设置固定座,用于通过连接件使所述导向轨道固定于墙体上。连接板具有一定长度,并设置在一端,形成力的杠杆效应,滑轨组件具有较小的力作用于腔体上既能够支撑台面板的重量,使移动桌连接在墙体上更为可靠耐用,同时也能够有更多的支撑面承托台面板,使台面板使用更为稳定。

13、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座和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座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具有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

14、第一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墙体上,为了避让穿设于第一固定板上并用于固定墙体的连接件干涉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通常将第一固定板上的连接孔设置在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的外部位置,即第一固定板的长度超过上插接槽、下插接槽的深度。

15、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用于墙体装饰板的端部插入,导向轨道的另一用途成为墙体装饰板的连接固定件,有利于保持墙体装饰板完成性,减少对墙体装饰板的破坏,减少应力集中点,有利于提高墙体装饰板的使用强度,并且方便墙体装饰板通过插接完成安装,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16、本技术方案为滑轨组件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轨道固定于所述台面板上,所述轮座用于固定于墙体上。

17、所述轮座具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导向杆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具有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

18、为了能够对移动进行制动,所述滚轮为可制动式万向轮。

1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台面板一侧通过支撑脚支撑,另外一侧通过滑轨组件连接在墙体上,使移动桌能够沿着墙壁移动,台面板与墙体之间无间隙。2、减少支撑脚数量,支撑脚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两条,使具有整体家具效果,并提高使用空间整洁性及空间利用率。3、上插接槽和下插接槽用于墙体装饰板的端部插入,导向轨道的另一用途成为墙体装饰板的连接固定件,有利于保持墙体装饰板完成性,减少对墙体装饰板的破坏,减少应力集中点,有利于提高墙体装饰板的使用强度,并且方便墙体装饰板通过插接完成安装,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桌,包括台面板(1),支撑所述台面板(1)的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设置滚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设置在所述台面板(1)的一侧,所述台面板(1)的另外一侧设置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1)和墙体,使所述台面板(1)连接并支撑在腔体上,并可沿着墙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轮座(4),设置在所述轮座(4)上的导向轮(5),与所述导向轮(5)配合的导向轨道(6),所述导向轨道(6)为型材,其内具有导向腔(7),所述导向轨道呈三面包围结构,所述导向轨道包括三面围壁(8)及一面导向壁(9),所述导向壁(9)上设置导向槽(10),所述轮座(4)上设置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与所述导向槽(10)配合,所述导向轮(5)与所述导向壁(9)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5)具有两个轮圈部(12),两所述轮圈部(12)分别位于所述轮座(4)的两侧,所述导向壁(9)的内壁具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导向面(13),所述导向面(13)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0)的两侧,所述导向面(13)与所述轮圈部(12)一一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4)上还设置纠偏轮(14),所述纠偏轮(14)的圆柱面与所述导向槽(10)的侧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1)贯穿所述台面板(1),所述导向杆(11)的贯穿端连接一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台面板(1)上,所述导向轨道(6)用于固定在墙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5)的一端,所述导向轨道上设置固定座,用于通过连接件使所述导向轨道(6)固定于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座(16)和第一固定板(17),所述支撑座(16)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7)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第一固定板(17)、所述支撑座(16)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具有上插接槽(18)和下插接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6)固定于所述台面板(1)上,所述轮座(4)用于固定于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4)具有第二固定板(20),所述导向杆(11)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0)和所述导向轮(5)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20)、所述导向杆(11)和所述导向轨道之间具有上插接槽(18)和下插接槽(19)。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下所述的移动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为可制动式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台面板(1),支撑所述台面板(1)的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设置滚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设置在所述台面板(1)的一侧,所述台面板(1)的另外一侧设置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1)和墙体,使所述台面板(1)连接并支撑在腔体上,并可沿着墙体移动。其技术效果:台面板一侧通过支撑脚支撑,另外一侧通过滑轨组件连接在墙体上,台面板与墙体之间无间隙,且减少支撑脚数量,使具有整体家具效果,并提高使用空间整洁性及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时沈祥,林圣全,丁云斌,余靖华,薛峰,马燕华,陆敏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