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婴幼儿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302发布日期:2023-09-02 19: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背景技术:

1、目前,婴幼儿背带是使用缝线以及织物皮恶化海绵垫等结构来形成框架,用于承托婴幼儿,因为背带在穿戴时,携带婴幼儿可以自由地活动手和手臂,这样的背带在携带婴幼儿变得越来越流行。

2、背带的一般都是由一主体面板、腰带以及肩带形成,通过将腰带缝制于所述主体面板的底端,而肩带则缝制于主体面板的顶端,在使用时,将腰带佩戴于成人身上,而肩带绕过人身背部并与主体面板连接,将婴幼儿背负于人身。

3、但是,现有的背带具有以下缺陷:

4、1、背带的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结构固定,不能根据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的体重以及体型进行主体面板高度的适应性调整,导致背带的使用周期有限,浪费资源。

5、2、现有市面上的背带如果想要调整长度或者宽度,需要采用各种扣以及滑锁或者魔术贴进行配合调整,结构复杂,很多用户不会操作。

6、3、背带的主体面板用于连接肩带的连接点一般设置在主体面板内侧,在使用时,肩带收紧可能会由于内部连接处拉伸而勒紧婴儿,导致婴儿不舒服。

7、4、使用时,婴幼儿在由主体面板以及肩带等背负后,婴幼儿手会有肩带与主体面板的衔接处限制,活动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以及体型的婴幼儿。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包括,

4、腰带,所述腰带设有第一连接部;

5、主体面板,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调节连接,以使所述主体面板连接于所述腰带的不同位置;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面板的两侧具有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肩带面板;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二圆弧凹位。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三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圆弧凹位。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带扣件;所述第二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扣件扣合的第一带扣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附接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带,所述第一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第一面设有第二附接面板,所述第二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一使用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二使用状态。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三使用状态。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摁扣组件、拉链组件或者挂钩组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结合。

16、进一步地,所述腰带的一端设有第三扣件,所述腰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带扣件,所述第三扣件与所述第三带扣件相适配可扣合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面板上的第一端部设有颈托板,所述颈托板位于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之间。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其主体面板的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在腰带的第一连接部可以连接在主体面板的第二连接部不同位置,使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大小缩短或者加长主体面板的整体长度以及宽度,使在主体面板第二端部形成的承托部在腰带的不同位置,只需要调整一个位置即可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儿使用。

20、2、直接在主体面板两侧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分别设置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受力向外拉伸时,由于着力点是在主体面板侧边缘上的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上,第一肩带面板和第二肩带面板会在主体面板的两侧展开,由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朝后拉动,使得第一肩带面板和第二肩带面板朝后拉动主体面板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使主体面板形成包裹式结构,婴幼儿穿戴后,主体面板更加贴合,包裹更加舒适。

21、3、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主体面板两侧的侧边缘设置圆弧凹位,在婴幼儿手臂活动时,圆弧凹位可在手臂伸出后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解决婴儿灵活活动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面板的两侧具有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肩带面板;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二圆弧凹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三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圆弧凹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带扣件,所述第二带扣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扣件扣合;所述第二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带扣件,所述第一带扣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扣件扣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附接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带,所述第一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第一面设有第二附接面板,所述第二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一使用状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二使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横第三使用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摁扣组件、拉链组件或者挂钩组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的一端设有第三扣件,所述腰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带扣件,所述第三扣件与所述第三带扣件相适配可扣合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面板上的第一端部设有颈托板,所述颈托板位于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包括腰带,腰带设有第一连接部;主体面板,主体面板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主体面板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调节连接,以使主体面板连接于腰带的不同位置;第一肩带,第一肩带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第一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与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肩带,第二肩带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点连接,第二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本技术的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以及体型的婴幼儿。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东明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