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架和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8194发布日期:2023-06-10 00: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床架和床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床架和床。


背景技术:

1、现实生活中,床安放好之后是固定不动的,不具备摆动功能。用户若想使得床可以摆动,需要通过外部部件(例如绳索、吊杆等)将床悬挂于高出,类似于秋千或者吊床。然而,此种方式需要借助外部部件,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使得床的安装不方便、影响床安放的美观程度。此外,此种方式需要人为给床架一个动力,使得床架可以摆动,人为的力量有限,故床架摆动的动力不足、不持久,且摆动时床架可承载的重量小,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床架和床,无需通过外部部件即可使得床具备摆动的功能。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床架,包括摆动架、支撑架和至少三个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架包括用于安放床垫的承重架和至少三个悬挂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床架的底架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与所述至少三个悬挂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与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连接,以使得所述承重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上方,且使得所述摆动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摆动。本申请提供的床架,其支撑架用于安放该床架,例如支撑架将该床架平稳安放在地面上。该床架的摆动架悬挂于其支撑架上,使得其摆动架可以相对于其支撑架摆动,从而无需通过外部部件即可使得床具备摆动的功能,不会增加成本,床的安装方便。并且,摆动架中用于安放床垫的承重架是悬挂于支撑架之上的,因此不会影响床安放的美观程度。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挂架包括开口端和闭合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承重架的底部连接,所述闭合端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连接。示例性地,悬挂架为u形架或v形架。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上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上架连接,所述上架用于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二端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架设有折角,所述折角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折角的顶端平面与所述承重架的顶端平面在同一水平面内,或所述折角的顶端平面在所述承重架的顶端平面的下方。如此,可以加长摆动机构的长度,使得摆动更加平稳。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上架的连接处设有三脚架。其中,三脚架可以使得上架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更稳固,从而使得支撑架更稳固、更耐用。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为四个摆动机构,所述至少三个悬挂架为四个悬挂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上架,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杆中的其中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两个上架中的其中一个上架连接,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杆中的另外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两个上架中的另外一个上架连接,所述其中一个上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个摆动机构中的其中两个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另外一个上架分别与所述四个摆动机构中的另外两个摆动机构连接。示例性地,所述上架的长度大于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距离。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限位杆或限位绳连接。其中,所述活动连接部件可以使得摆动机构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摆动,或者可以使得摆动机构在任意方向上摆动。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部件为万向轴。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床架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摆动架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位置。其中,制动装置使得可以摆动架与支撑架的相对位置固定,也即使得摆动架无法摆动,从而安装了该床架的床可以作为固定床使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摆动架底端设有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电机、可伸缩部件和第三磁性装置;在转换所述摆动架的摆动方向过程中,所述可伸缩部件在所述电机驱动下伸长,推动所述第三磁性装置靠近但不接触所述第三金属板,以使所述摆动架停止摆动。如此,在需要转换所述摆动架的摆动方向时,可以使得正在摆动的摆动架快速停止摆动,但是不制动摆动架,方便摆动架在改变摆动方向后可以快速启动摆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橡胶支撑脚。其中,橡胶支撑脚可以与地面吸附的更稳固,使得床架安放更平稳。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床架,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床架的支撑架和用于安放床垫的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摆动;所述支撑架包括启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摆动架包括启动杆和摆动杆;所述启动装置用于对所述启动杆产生作用力,以启动所述摆动架摆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对所述摆动杆产生作用力,以维持所述摆动架摆动。本申请提供的床架,启动装置对启动杆产生作用力使得摆动架开始摆动以后,启动装置可以不再对启动杆产生作用力,由动力装置对摆动杆产生作用力使得摆动架维持摆动。如此,具备足够、持久的动力使得床架摆动。并且,因其摆动的动力足够且持久,从而床架的承载大,也即可以在承载更大重量的情况下也能摆动,提高用户体验。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杆包括第一磁性装置,所述启动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磁性装置产生磁力。其中,第一磁性装置可以为固定磁性装置或可变磁性装置。需要说明是的,本申请所描述的固定磁性是指磁性大小、磁极方向等固定,本申请所描述的可变磁性包括磁性有无、磁性大小、磁极方向等的变化。例如,可变磁性装置的磁性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变化,或者可变磁性装置的磁性大小、磁极方向可以任意变化等。示例性地,固定磁性装置可以为磁铁,可变磁性装置可以为电磁铁。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装置对所述第一磁性装置产生的磁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不为零。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装置为可变磁性装置。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摆动杆包括第二磁性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磁性装置产生磁力。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为可变磁性装置。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摆动杆的运动轨迹。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装置设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摆动杆的运动幅度。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床架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摆动架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位置。其中,制动装置使得可以摆动架与支撑架的相对位置固定,也即使得摆动架无法摆动,从而安装了该床架的床可以作为固定床使用。

2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床,包括床垫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



技术特征:

1.一种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架、支撑架和至少三个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架包括用于安放床垫的承重架和至少三个悬挂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床架的底架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包括开口端和闭合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承重架的底部连接,所述闭合端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上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上架连接,所述上架用于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设有折角,所述折角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上架的连接处设有三脚架;或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上架通过第二五金管和贴片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为四个摆动机构,所述至少三个悬挂架为四个悬挂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上架,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杆中的其中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两个上架中的其中一个上架连接,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杆中的另外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两个上架中的另外一个上架连接,所述其中一个上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个摆动机构中的其中两个摆动机构连接,所述另外一个上架分别与所述四个摆动机构中的另外两个摆动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限位杆或限位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件为万向轴。

9.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摆动架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摆动架底端设有第三金属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2、4、5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橡胶支撑脚。

12.一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床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床架和床,其中床架包括摆动架、支撑架和至少三个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架包括用于安放床垫的承重架和至少三个悬挂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安放所述床架的底架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与所述至少三个悬挂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三个摆动机构与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连接,以使得所述承重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上方,且使得所述摆动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摆动。采用本申请,无需通过外部部件即可使得床具备摆动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汉,杨远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远超智慧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