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1026发布日期:2023-04-29 22: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生活器具的,尤其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1、拖把,又称墩地抹布,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亦泛指长柄清洁工具。用户在清洗拖把或使用拖把擦干地上的水渍后,需要对擦洗部进行挤水出路。可挤水拖把是一种具有可对拖把的擦洗部进行挤压的机构的拖把。

2、相关技术中,用户为了挤干擦洗部的水分可采用扭转擦洗部的方式实现,但这样的挤水方式较为费时费力,导致擦洗部挤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拖把的擦洗部不易挤干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拖把。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拖把,包括:

3、本体,具有用于设置擦洗部的拖面;

4、挤压架,与所述本体连接;

5、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拖面移动以挤压所述擦洗部;

6、抵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挤压架之间,所述抵持机构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换,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抵持所述本体以使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第一间距,在所述抵持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机构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与所述拖面位于所述本体相背的两侧,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抵持面。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拖面,且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以支撑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拖面,且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向。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抵持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抵持件可随所述挤压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抵持面,所述承载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承载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外,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分离。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抵持件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承载件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外后,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持件连接,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在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上相对固定。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抵持件连接,所述抵持件连接到所述固定件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且所述抵持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持件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架相抵。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承载件对接,所述抵持件沿所述引导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抵持件相对。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引导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件可支撑于所述抵持件,以使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引导件背离所述承载件的一端相对。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件可变形,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可挤压所述引导件,以使所述抵持件通过所述引导件。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互嵌设。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件凸起于所述本体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承载件可嵌设于所述抵持件内。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和所述挤压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以使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承载件转动,并使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拖面转动。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拖把板和拖把杆,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板连接,所述拖面设置于所述拖把板。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与所述挤压架连接,且所述握把套设于所述拖把杆,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拖把杆的轴向移动。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杆具有与所述拖把板连接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拖把板的第二端,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27、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拖把中,抵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切换,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时,挤压件与擦洗部可充分接触,这样挤压件沿擦洗部移动时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以挤出水分;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时,挤压件与擦洗部可处于非接触或者使挤压件与擦洗部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这样挤压件沿本体的拖面移动时可顺畅移动,从而可提高本申请的拖把的擦洗部水分挤干效率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机构还包括承载件(300),所述承载件(3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还具有抵持面(112),所述抵持面(112)与所述拖面(111)位于所述本体(100)相背的两侧,所述承载件(300)设置于所述抵持面(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拖面(111),且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以支撑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拖面(111),且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架(500)与所述本体(100)活动连接,所述抵持件(400)设置于所述挤压架(500),所述挤压件(200)和所述抵持件(400)可随所述挤压架(50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抵持面(112),所述承载件(300)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承载件(300)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外,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活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500),所述抵持件(400)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承载件(300)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外后,所述挤压件(200)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弹性件(421),所述弹性件(421)与所述抵持件(400)连接,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421)被压缩,所述弹性件(421)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在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上相对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固定件(420),所述固定件(420)与所述抵持件(400)连接,所述抵持件(400)到所述固定件(420)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且所述抵持件(400)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件(420),所述弹性件(421)套设于所述固定件(420),且所述弹性件(421)的一端与所述抵持件(400)相抵,所述弹性件(421)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架(500)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引导件(600),所述引导件(600)与所述承载件(300)对接,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引导件(600)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承载件(300)与所述抵持件(400)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引导件(60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件(600)可支撑于所述抵持件(400),以使所述挤压件(200)与所述拖面(111)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引导件(600)背离所述承载件(300)的一端相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600)可变形,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可挤压所述引导件(600),以使所述抵持件(400)通过所述引导件(60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互嵌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00)凸起于所述本体(100)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承载件(300)可嵌设于所述抵持件(400)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和所述挤压件(2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500),以使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承载件(300)转动,并使所述挤压件(200)可沿所述拖面(111)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拖把板(110)和拖把杆(120),所述拖把杆(120)与所述拖把板(110)连接,所述拖面(111)设置于所述拖把板(11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700),所述握把(700)与所述挤压架(500)连接,且所述握把(700)套设于所述拖把杆(120),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拖把杆(120)的轴向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120)具有与所述拖把板(110)连接的第一端(121)和背离所述拖把板(110)的第二端(122),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第二端(122)到所述第一端(121)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第一端(121)到所述第二端(122)的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拖把,属于生活器具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拖把的擦洗部不易挤干的技术问题。拖把包括本体、挤压架、挤压件和抵持机构,其中本体设置有拖面,挤压架与本体连接,挤压件设置于挤压架,挤压件可沿拖面移动。抵持机构设置于本体和挤压架之间,抵持机构包括抵持件,抵持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换,在抵持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抵持件抵持本体以使挤压件与拖面具有第一间距,在抵持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挤压件与拖面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本申请通过抵持件可调节挤压件与拖面的间距,使得挤压件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或者使得挤压件沿拖面顺畅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爱创新佳帮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