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感吸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472发布日期:2023-03-22 10:0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凉感吸湿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湿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凉感吸湿垫。


背景技术:

2.在夏日人们为了凉爽,需要使用一些具有凉感面料制成的凉垫,但是在空气比较潮湿的地域,使用凉垫不管是用在床上的枕头,还是在办公椅子垫、汽车座垫上,都让人感觉湿润润的,人坐在上面或是睡在上面会很不舒服,严重时还会弥漫着一股霉异味,让人心生厌恶。
3.现有的凉感吸湿垫大多是直接在表层做一层凉感吸湿面料,吸湿效果较差,同时容易造成透气性较差,吸湿时间长之后,容易发霉,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凉感吸湿垫。
5.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凉感吸湿垫,包括表层部、中层部与底层部;
6.所述中层部设置在所述表层部与底层部之间;
7.所述表层部、所述中层部与所述底层部之间层叠方式分布;
8.所述表层部、中层部中至少一个为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凉感吸湿层。
9.优选地,所述表层部与所述底层部相互穿插交织设置。
10.优选地,所述中层部为凉感吸湿层,所述凉感吸湿层内设置有若干个pu冷感颗粒,若干个pu冷感颗粒固定在表层部与底层部之间的空隙中。
11.优选地,所述表层部为底面粘胶的无纺布。
12.优选地,所述底层部为6dpp棉。
13.优选地,所述表层部与所述中层部均为凉感吸湿层。
14.优选地,所述底层部包括底层面料,底层面料为纤维材料,所述底层面料为3d网眼布。
15.优选地,所述3d网眼布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
16.优选地,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结构中的一种。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凉感吸湿垫,通过使用针刺工艺将表层部与底层部相互穿插,表层部与底层部均为纤维面料,上下层纤维相互交织的同时使冷感颗粒固定在两层纤维中间,形成一种有凉感颗粒物混纺其中的面料,垫子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19.2、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一种冷感吸湿垫,通过双层冷感材料组合使用,增加冷感效果,同时底层部使用3d网眼面料,增加透气性,使产品具有持续冷感效果,可水洗、快干、透气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凉感吸湿垫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凉感吸湿垫结构图。
22.其中:1、表层部,2、中层部,3、底层部,4、无纺布,5、冷感颗粒,6、6dpp棉。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实施例1
26.请参照图1,一种凉感吸湿垫,包括表层部1、中层部2与底层部3;中层部2设置在表层部1与底层部3之间;表层部1、中层部2与底层部3之间层叠方式分布;表层部1、中层部2中至少一个为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凉感吸湿层。
27.进一步的,表层部1与中层部2均为凉感吸湿层,凉感吸湿层为凉感面料,凉感面料包括16%-25%棉纤维、18%-21%亚麻纤维、50%-55%冷感纤维和5%-9%椰碳纤维。
28.进一步的,凉感面料包括16%-20%棉纤维、15-20%亚麻纤维、45%-50%冷感纤维和5%-7%椰碳纤维。
29.优选的,凉感面料包括18%棉纤维、20%亚麻纤维、52%冷感纤维和7%椰碳纤维。
30.进一步的,底层面料为3d网眼布,3d网眼布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
31.进一步的,通孔形状为圆形;
32.可选的,通孔形状为方形;
33.可选的,通孔形状六边形或三角形结构中的一种。
34.优选的,通孔形状为圆形,圆形的通孔之间的间隙较小,能够提高凉感吸湿垫的透气性。
35.进一步的,圆形通孔的尺寸为1-10um。
36.综上,通过双层冷感材料组合使用,增加冷感效果,同时底层部3使用3d网眼面料,增加透气性,使产品具有持续冷感效果,可水洗、快干、透气性能较好。
37.实施例2
38.请参照图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凉感吸湿垫,包括表层部1、中层部2与底层部3,中层部2设置在表层部1与底层部3之间,表层部1、中层部2与底层部3之间层叠方式分布,表层部1、中层部2中至少一个为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凉感吸湿层。
39.进一步的,表层部1与底层部3相互穿插交织设置。
40.进一步的,中层部2为凉感吸湿层,凉感吸湿层内设置有若干个pu冷感颗粒5,若干个pu冷感颗粒5固定在表层部1与底层部3之间的空隙中。
41.进一步的,pu冷感颗粒5为聚氨酯冷感颗粒。
42.进一步的,表层部1为底面粘胶的无纺布4,底层部3为6dpp棉6。
43.进一步的,pp棉材质为聚丙烯纤维进行人造化学纤维,聚丙烯纤维是具有回弹性好,手感爽滑、价格较低,使用6dpp棉6能够增加凉感吸湿垫的回弹性,且使用时材质较软。
44.综上,通过使用针刺工艺将表层部1与底层部3相互穿插,表层部1与底层部3均为纤维面料,上下层纤维相互交织的同时使冷感颗粒5固定在两层纤维中间,形成一种有凉感颗粒物混纺其中的面料,垫子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部、中层部与底层部;所述中层部设置在所述表层部与底层部之间;所述表层部、所述中层部与所述底层部之间层叠方式分布;所述表层部、中层部中至少一个为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凉感吸湿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部与所述底层部相互穿插交织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部为凉感吸湿层,所述凉感吸湿层内设置有若干个pu冷感颗粒,若干个pu冷感颗粒固定在表层部与底层部之间的空隙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部为底面粘胶的无纺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部为6dpp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部与所述中层部均为凉感吸湿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部包括底层面料,所述底层面料为3d网眼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3d网眼布上均布有若干个通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凉感吸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结构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凉感吸湿垫,包括表层部、中层部与底层部;所述中层部设置在所述表层部与底层部之间;所述表层部、所述中层部与所述底层部之间层叠方式分布;所述表层部、中层部中至少一个为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凉感吸湿层,通过使用针刺工艺将表层部与底层部相互穿插,表层部与底层部均为纤维面料,上下层纤维相互交织的同时使冷感颗粒固定在两层纤维中间,形成一种有凉感颗粒物混纺其中的面料,垫子具有凉感吸湿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性。气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 白银艳 丁前云 任梦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合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