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1597发布日期:2023-06-15 12: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坐便器,特别涉及一种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坐便器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一般智能坐便器具有冲洗、烘干以及加热等功能。

2、现有坐便器进行烘干时,其烘干组件的出风口朝向固定,当出风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用户皮肤的局部区域过热,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坐便器的烘干组件的出风口朝向固定,容易导致用户皮肤的局部区域过热,影响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组件,用于坐便器,包括:

3、壳体,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4、风嘴,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四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将所述风嘴转动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且所述风嘴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平分面至少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一者或其中一者的延长壁相交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出风的一侧。

5、其中,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连接有平衡部,所述平衡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导风面和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导风面。

6、其中,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端和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

7、其中,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水平,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下方。

8、其中,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平分面。

9、其中,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竖直。

10、其中,所述第二翻边结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延伸长度。

11、其中,在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延伸轨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轨迹的长度。

12、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设置有配重部。

13、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围成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子壳体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风面和第四导风面,所述第四导风面连接于所述第三导风面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导风面相对所述第四导风面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子壳体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导风面和第六导风面,所述第六导风面连接于所述第五导风面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五导风面相对所述第六导风面向上倾斜。

14、其中,当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水平,在从所述第一侧壁到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所述风嘴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三导风面所在平面将所述第一侧壁分割成靠近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区间段和靠近第二进风口的第二区间段,在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区间段的长度占所述第一侧壁总长度的1/4至3/4。

15、其中,所述第三导风面设置有第一匀风格栅,所述第五导风面设置有第二匀风格栅。

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坐便圈,包括安装座、圈体、盖体、控制器和任一如上所述的烘干组件,所述盖体、所述圈体、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烘干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烘干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坐便圈,所述坐便圈设置于所述坐便器本体。

18、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组件,用于坐便器。烘干组件包括壳体和风嘴。壳体形成风道,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嘴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第四侧壁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用于将风嘴转动设置于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的一端。风嘴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出风口的平分面至少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一者或者其中一者的延长壁相交于第一出风口出风的一侧。当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吹向第二出风口,风嘴所受重力和风力的合力产生扭矩,风嘴在重力与风力的合力扭矩下发生转动,随着风嘴绕其转动轴的转动,风嘴所受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风嘴所受重力与风力的合力的扭矩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风嘴能够在重力与风力的合力的扭矩作用下绕其转动轴往复转动,使烘干组件的出风方向不断变化,一方面可以避免发生局部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烘干组件的吹风区域,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烘干组件,用于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连接有平衡部,所述平衡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导风面和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导风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端和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水平,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上方,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平分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竖直。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结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延伸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延伸轨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轨迹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设置有配重部。

10.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围成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子壳体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风面和第四导风面,所述第四导风面连接于所述第三导风面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导风面相对所述第四导风面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子壳体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导风面和第六导风面,所述第六导风面连接于所述第五导风面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五导风面相对所述第六导风面向上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嘴的转动轴线处于水平,在从所述第一侧壁到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子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所述风嘴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三导风面所在平面将所述第一侧壁分割成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区间段和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区间段,在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区间段的长度占所述第一侧壁总长度的1/4至3/4。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风面设置有第一匀风格栅,所述第五导风面设置有第二匀风格栅。

13.一种坐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圈体、盖体、控制器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烘干组件,所述盖体、所述圈体、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烘干组件均设置于安装座,所述烘干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4.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本体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坐便圈,所述坐便圈设置于所述坐便器本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烘干组件包括壳体和风嘴。壳体形成风道,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嘴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具有第一安装部,第四侧壁具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将风嘴转动设置于壳体,风嘴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出风口的平分面至少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一者或者其中一者的延长壁相交于第一出风口出风的一侧,从而风嘴所受重力和风力的合力产生扭矩使风嘴转动,之后在转动过程中风嘴所受风力不断变化,风嘴所受重力和风力的合力的扭矩也不断变换,实现往复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朱茂群,王雪芬,陈文鹏,赵欢,刘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