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7947发布日期:2023-04-22 08: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气床,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


背景技术:

1、充气床具有重量轻、易收藏与易携带的特点,不仅作为户外用品,现已渐渐成为家居用品。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出现了双腔室的充气床。该充气床包括内腔室、以及形成于内腔室外周的外腔室,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外腔室的气压设置为高于内腔室。

2、但是,由于充气床时采用pvc或tpu制成的,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充气床充气时,虽然可以将内腔室和外腔室的气压设置为不同,但在使用过程中,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的围带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延展,从而使得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的内压趋于相同,也就无法实现双腔室充气床设计之初所要达到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式的充气床结构,以稳定外腔室与内腔室之间的气压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包括上片、底片、外围带、内围带和身拉带,所述外围带和内围带连接在上片和底片之间,所述内围带、上片和底片之间形成内腔室,所述身拉带设置在内腔室中,其上端连接上片,下端连接下片;所述内围带、上片、底片和外围带之间形成外腔室;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的上斜片和下斜片,所述上斜片和下斜片设置在外腔室中,所述上斜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片两端分别连接下片和外围带。

4、所述内围带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

5、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加强隔片,该加强隔片设置在外腔室中,其一端连接内围带,另一端连接外围带。

6、所述加强隔片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

7、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腔室的上斜拉带和下斜拉带,所述上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底片和外围带。

8、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加强拉带,该加强拉带位于内腔室中,并靠近内围带设置,所述加强拉带上端连接上片,下端连接底片。

9、所述低延展性材料的延展性值为1%-30%。

10、所述低延展性材料包括胶布层和网布层,该网布层与胶布层贴合在一起。

11、所述胶布层包括上胶布层和下胶布层,所述网布层夹设在上胶布层和下胶布层之间。

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外腔室向内腔室的变形程度来降低外腔室的延展性,使外腔室空间保持稳定,进而使外腔室气压稳定,保证了充气床外腔室和内腔室之间能够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气压差,提高用户对双腔室充气床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包括上片、底片、外围带、内围带和身拉带,所述外围带和内围带连接在上片和底片之间,所述内围带、上片和底片之间形成内腔室,所述身拉带设置在内腔室中,其上端连接上片,下端连接下片;所述内围带、上片、底片和外围带之间形成外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的上斜片和下斜片,所述上斜片和下斜片设置在外腔室中,所述上斜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片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下片和外围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带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加强隔片,该加强隔片设置在外腔室中,其一端连接内围带,另一端连接外围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隔片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腔室的上斜拉带和下斜拉带,所述上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底片和外围带。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腔室的上斜拉带和下斜拉带,所述上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拉带两端分别连接底片和外围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加强拉带,该加强拉带位于内腔室中,并靠近内围带设置,所述加强拉带上端连接上片,下端连接底片。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延展性材料的延展性值为1%-30%。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延展性材料包括胶布层和网布层,该网布层与胶布层贴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层包括上胶布层和下胶布层,所述网布层夹设在上胶布层和下胶布层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腔室的充气床结构,包括上片、底片、外围带、内围带和身拉带,所述外围带和内围带连接在上片和底片之间,所述内围带、上片和底片之间形成内腔室,所述身拉带设置在内腔室中,其上端连接上片,下端连接下片;所述内围带、上片、底片和外围带之间形成外腔室;所述充气床结构还包括采用低延展性材料制成的上斜片和下斜片,所述上斜片和下斜片设置在外腔室中,所述上斜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片和外围带,所述下斜片两端分别连接下片和外围带。本技术通过限制外腔室向内腔室的变形程度来降低外腔室的延展性,使外腔室气压稳定,提高用户对双腔室充气床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雄,张英彪,周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