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7920发布日期:2023-06-29 18:4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具体是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人们对家具的体验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用于收纳物品的一类家具,如抽屉柜,一般是通过滑动自如的抽屉导轨与柜体连接,使得抽屉关闭后能紧贴家具,显得整齐美观。

2、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645722a公开的一种抽屉导轨按压反弹器,该按压反弹器能实现反弹功能,按压反弹器可以使抽屉自动弹出,然而抽屉导轨按压反弹器缺少缓冲机构,该抽屉弹出时,由于推动或者弹出力度过大,在没有缓冲效果的情况下,抽屉内物品容易因为急速运动移位并产生撞击声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抽屉打开时没有缓冲效果导致物体碰撞异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上设有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设有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

3、从所述第一抵接端与所述回弹组件接触并推动可使得回弹组件推动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在壳体内移动;

4、从所述第二抵接端与所述回弹组件接触并推动可使得所述回弹组件向所述壳体内侧回缩。

5、为了提高弹性复位机构的复位效果和回弹组件的回弹效果,还包括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第一壳体、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弹性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容置所述回弹组件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供所述回弹组件回缩的避让口。

6、为了提高回弹组件的回弹效果,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第二壳体、与所述的第二壳体连接且与所述推动机构接触的弹性回缩部、及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壳体抵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连接块的侧面相抵。

7、为了提高回弹组件的回弹效果,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壳体安装腔、及第二壳体开口,所述弹性回缩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上且可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移动。

8、为了提高弹性回缩部的回弹效果,所述弹性回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上的回缩壳体、及一端与所述回缩壳体连接的回缩部弹性件,所述回缩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内侧相抵。

9、为了提高弹性回缩部的回弹稳定性,所述回缩壳体上设有壳体连接部、及与所述壳体连接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回缩部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限位部的外侧。

10、为了提高弹性回缩部的回弹稳定性,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包括容置所述回缩壳体的回缩壳体安装腔、及容置所述回缩部弹性件的回缩部弹性件安装腔、及位于所述回缩壳体安装腔与所述回缩部弹性件安装腔之间的限位部凹槽,所述壳体连接部可沿所述限位部凹槽移动。

11、为了提高回缩壳体的回弹稳定性,所述回缩壳体上设有回缩壳体凹槽,回缩壳体凹槽设有第一抵接边与第二抵接边,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上设有与所述回缩壳体凹槽配合的卡扣部。

12、为了提高回缩壳体与推动机构接触的平顺性,所述回缩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推动机构接触的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端及所述第二抵接端位于所述抵接部上。

13、为了提高回缩壳体与推动机构接触的平顺性,所述推动机构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端抵接的触发部第一接触端、及与所述第二抵接端配合的触发部第二接触端。

14、当抽屉关闭时,弹性复位机构被锁定位于第二位置,当抽屉打开时,弹性复位机构复位并处于第一位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回弹组件设置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从第一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以使得回弹组件推动弹性复位机构移动,使得施加在第一抵接端的推力更好地传递到弹性复位机构上,从第二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以使得回弹组件向壳体内侧回缩,使得施加在第二抵接端的部分推力转化为回弹组件回缩时的弹性势能,形成一定的缓冲效果,通过与回弹组件不同位置的接触,能够实现装置在移动时形成缓冲效果,起到减缓移动速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弹性复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4)上设有伸出所述壳体(1)外侧的回弹组件(2),所述回弹组件(2)设有第一抵接端(24)及第二抵接端(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抽屉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以带动抽屉打开或关闭的推动机构(3),所述弹性复位机构(4)包括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的第一壳体(41)、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41)连接的弹性部(42),所述第一壳体(41)设有容置所述回弹组件(2)的第一容置腔(411),所述第一容置腔(411)设有供所述回弹组件(2)回缩的避让口(4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411)内的第二壳体(21)、与所述的第二壳体(21)连接且与所述推动机构(3)接触的弹性回缩部(23)、及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壳体(21)抵接的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1)抵接,所述第二壳体(21)与所述连接块(22)的侧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设有第二壳体安装腔(211)、及第二壳体开口(212),所述弹性回缩部(2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211)上且可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212)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缩部(2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211)上的回缩壳体(231)、及一端与所述回缩壳体(231)连接的回缩部弹性件(232),所述回缩部弹性件(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211)内侧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壳体(231)上设有壳体连接部(2311)、及与所述壳体连接部(2311)连接的限位部(2312),所述回缩部弹性件(232)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限位部(231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211)包括容置所述回缩壳体(231)的回缩壳体安装腔(2112)、及容置所述回缩部弹性件(232)的回缩部弹性件安装腔(2113)、及位于所述回缩壳体安装腔(2112)与所述回缩部弹性件安装腔(2113)之间的限位部凹槽(2114),所述限位部(2312)可沿所述限位部凹槽(2114)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壳体(231)上设有回缩壳体凹槽(2313),回缩壳体凹槽(2313)设有第一抵接边(23131)与第二抵接边(23132),所述第二壳体安装腔(211)上设有与所述回缩壳体凹槽(2313)配合的卡扣部(21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壳体(231)上设有与所述推动机构(3)接触的抵接部(2314),所述第一抵接端(24)及所述第二抵接端(25)位于所述抵接部(23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3)设有触发部(31),所述触发部(31)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端(24)抵接的触发部第一接触端(311)、及与所述第二抵接端(25)配合的触发部第二接触端(312)。


技术总结
一种具有回弹结构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上设有伸出壳体外侧的回弹组件,回弹组件设有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从第一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并推动可使得回弹组件推动弹性复位机构在壳体内移动;从第二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并推动可使得回弹组件向壳体内侧回缩。本实用通过从第一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以使得回弹组件推动弹性复位机构移动,使得施加在第一抵接端的推力更好地传递到弹性复位机构上,从第二抵接端与回弹组件接触以使得回弹组件向壳体内侧回缩,使得施加在第二抵接端的部分推力转化为回弹组件回缩时的弹性势能,形成一定的缓冲效果,通过与回弹组件不同位置的接触,能够实现装置的移动或者缓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伍仲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宏顺五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