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6602发布日期:2023-06-08 13: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水瓶。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水瓶、电开水壶等液体加热器的基本结构包括瓶体、设置在瓶体内的内胆、设置在瓶体外的出水嘴,瓶体上还设有水泵,水泵工作时泵出内胆中的水,最终从出水嘴流出。出水嘴一般为硅胶软管或者塑胶件,也有使用五金件,大部分出水嘴中间无任何阻拦结构,因此水流流出时流速较快,接水时容易造成水流飞溅,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也有一些出水嘴上设有滤网,从而具有一定的减缓水流流速的作用,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248471u、名称为“一种即热式冲泡机”中公开了在出水嘴中设置滤网的结构。

2、但是以上出水嘴中即使设置了滤网,但设置滤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滤水流中物质,往往只有单个,对水流的缓流效果不明显,出水嘴的出水依然不够柔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电热水瓶上出水嘴中单层滤网对水流的缓流效果不明显,导致出水嘴出水不够柔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瓶,对出水嘴的出水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在出水嘴中设置了两处缓流件,对水流进行双重减速,使得出水嘴的出水更柔和,防止接水时水流飞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瓶,包括具有内胆的瓶体及设置在瓶体上的出水嘴,所述内胆与所述出水嘴通过水泵连通,所述出水嘴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横向延伸的缓流腔,出水嘴内设有第一缓流件、第二缓流件,第一缓流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缓流腔内的滤网,各滤网依次间隔布置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第二缓流件包括设置在出水口处的挡板,挡板高于出水口的上端。

3、本技术方案中,水泵工作时,内胆中的水从进水口进入缓流腔,先经过滤网对水流进行缓冲,对水流起到一重缓冲作用,这里滤网至少设置两个,多个滤网可以对水流进行多次缓冲,并且滤网之间的间隙也可对水流进行缓冲,然后水流流到出水口处时,挡板对水流进行阻挡并改变缓冲腔底部水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水流向上流动,水流向上流动会消耗一部分动能,对水流起到二重缓冲作用。经过滤网和挡板的双重缓冲,显著减缓水流的流速,使得出水嘴的出水更柔和,防止接水时水流飞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内设有纵向布置的导水杆,导水杆通过导流板与出水口连接。通过本设置,导水杆起到引流作用,使得水流汇聚成束,导流板则对水流进一步分流和导向,导水杆配合导流板使得出水更柔和。

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杆的上端高于挡板的上端,导水杆的下端不高于导流板的下端。通过本设置,导水杆上端高出于挡板,这样缓流腔中不管是挡板下方的水流还是挡板上方的水流都会经过导水杆,充分发挥导水杆的引流作用。导水杆与导流板有两种配合结构,一种是导水杆下端与导流板齐平,另一种为导水杆下端超出导流板,导水杆越长,对水流的引流汇聚效果越明显,但是在模具上脱模越困难,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因此在生产时,将导流板数量少的与长导水杆相配合,导流板数量多的与短导水杆相配合,以达到最合适的柔水效果。

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呈环形,挡板环绕出水口布置。通过本设置,挡板围绕出水口上方一圈,对出水口处的水流进行全面的阻挡和改向,保证对出水口处水流的缓冲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高于出水口的上端3mm至6mm。通过本设置,挡板的高度需在合理范围内,太低了对水流的缓冲效果不好,太高了会造成出水口出水不畅,挡板的高度在3mm至6mm之内具有良好的水流缓冲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上设有阵列的滤孔,滤网面积为200mm2-300mm2,滤孔半径为2mm至4mm,滤孔行数大于3,滤孔列数大于5。通过本设置,滤网呈方形,该滤孔均为等大直径,假设滤网面积为a,滤孔半径为r,滤孔行数与列数分别为n、n,滤孔分布则可以用n×n表示,当滤网面积与滤孔半径一定时,即a=定值,r=定值时,n×n其数值越大,滤网缓流效果越差,但其数值太小会影响到出水性能,流量会受影响、减小明显,同时对水泵的负荷增大,减少其使用寿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得出滤孔半径r=2-4mm,3<n、n<5时,缓流及出水效果最佳,其最佳的滤孔分布可表示为:q=n×n(a=200-300mm2,r=2-4mm,3<n、n<5)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等角度均布在导水杆的周围,导流板的数量为4至8。通过本设置,导流板主要对水流起分流和导流的作用,导流板数量应大于3,才有分流的作用,但导流板数量也不宜过多会造成出水口堵塞,在4到8这个范围内,导流板数量越多导流效果越优异。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嘴包括上盖、下盖,上盖盖合在下盖上,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缓流腔,进水口、出水口均设置在下盖的底部。通过本设置,出水嘴为分体结构,由上盖、下盖组装而成,便于零部件标准化生产,也方便后期的维护或更换。

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瓶体上设有与内胆连通的水尺,水尺的上端与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通过本设置,水流从玻璃材质的水尺经过进水口流入缓流腔,水尺可以用于显示内胆中的水位,此结构可以基于现有电热水壶的结构上进行少量改造而完成,减少改造成本。

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缺口,缺口高于内胆的最高水位。通过本设置,缺口起到防虹吸效果,防止内胆中的水未经水泵驱动而从出水口流下。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水泵工作时内胆中的水从进水口进入缓流腔,先经过至少两个滤网对水流进行缓冲,多个滤网可以对水流进行多次缓冲,并且滤网之间的间隙也可对水流进行缓冲,对水流起到一重缓冲作用,然后水流流到出水口处时,挡板对水流进行阻挡并使得水流向上流动,水流向上流动会消耗一部分动能,对水流起到二重缓冲作用。经过滤网和挡板的双重缓冲,显著减缓水流的流速,使得出水嘴的出水更柔和,防止接水时水流飞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2)出水口内设有纵向布置的导水杆,导水杆通过导流板与出水口连接,导水杆起到引流作用,使得水流汇聚成束,导流板则对水流进一步分流和导向,导水杆配合导流板使得出水更柔和。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热水瓶,包括具有内胆的瓶体及设置在瓶体上的出水嘴,所述内胆与所述出水嘴通过水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嘴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横向延伸的缓流腔,出水嘴内设有第一缓流件、第二缓流件,第一缓流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缓流腔内的滤网,各滤网依次间隔布置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第二缓流件包括设置在出水口处的挡板,挡板高于出水口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内设有纵向布置的导水杆,导水杆通过导流板与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杆的上端高于挡板的上端,导水杆的下端不高于导流板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环形,挡板环绕出水口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高于出水口的上端3mm至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上设有阵列的滤孔,滤网面积为200mm2-300mm2,滤孔半径为2mm至4mm,滤孔行数大于3,滤孔列数大于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等角度均布在导水杆的周围,导流板的数量为4至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嘴包括上盖、下盖,上盖盖合在下盖上,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缓流腔,进水口、出水口均设置在下盖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上设有与内胆连通的水尺,水尺的上端与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缺口,缺口高于内胆的最高水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水瓶。它包括具有内胆的瓶体及设置在瓶体上的出水嘴,所述内胆与所述出水嘴通过水泵连通,所述出水嘴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横向延伸的缓流腔,出水嘴内设有第一缓流件、第二缓流件,第一缓流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缓流腔内的滤网,各滤网依次间隔布置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第二缓流件包括设置在出水口处的挡板,挡板高于出水口的上端。本技术对出水嘴的出水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在出水嘴中设置了两处缓流件,对水流进行双重减速,使得出水嘴的出水更柔和,防止接水时水流飞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刘涛,张铮,金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