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2875发布日期:2023-04-20 05:4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属于饮用器皿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带加热功能保温杯(或称恒温杯),其内胆基本上都是单层壁体结构,本身不具有保温特性,而是通过设置在内胆外壁上的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加热保温的,即当盛装在内胆内的冷水在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放置备饮过程中或当盛装在内胆内的热水在放置备饮过程中,水温会逐渐降低,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到内胆内水温低于设定的水温下限值时,便会激发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对内胆内水进行加热,进而使内胆内水温维持在设定的饮用温度,继而达到保温效果。该结构的缺点是,由于内胆本身不具有保温特性,所以内胆内的水在放置备饮过程中,水温降低的速度相对会比较快,这就导致该保温杯启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水进行加热的频率会比较高,由此造成:一方面加热装置容易被烧坏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锂电池每次充电后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加热速度,又能提高加热部件及锂电池使用寿命,并能增加锂电池每次充电后连续使用时间的带加热功能保温杯。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胆和用于封盖内胆的盖体;所述内胆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外侧,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之间形成真空保温夹层;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为未被所述外层包裹的单层结构,且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外表面上设有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与所述加热部件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板。

4、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面积大于下端部分面积。

5、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面积为下端部分面积的两倍以上。

6、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外层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外层的上端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上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层的下端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下端焊接在一起。

7、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包括一周壁和一底壁,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周壁和/或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壁或周壁的外表面上。

8、优选的,所述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周壁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相变材料层。

9、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中心,所述加热部件绕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周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

10、再选的,所述加热部件呈筒状且包裹于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的外周面及外底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的外周面或外底面的未被所述加热部件包裹的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锂电池,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和底盖,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结构或螺纹旋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与下壳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壳的内壁上径向凸设有一环形裙板,所述下壳的环形裙板以上内部空间与所述上壳的内部空间一起构成第一容腔,所述下壳的环形裙板以下内部空间与所述底盖的内部空间一起构成第二容腔,所述内胆设置在第一容腔内,所述控制板和锂电池设置在第二容腔内,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上;还包括位于所述盖体外侧的上盖,所述上盖一端与上壳上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上壳上端另一侧盖合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将内胆的下端部分设置为单层结构,并将加热部件设置在该单层结构的外表面上,这样加热部件可以对盛装在内胆中的水实现快速加热,即确保了加热速度。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将内胆的上部主体设置为双层真空保温结构,使得内胆本身具备保温特性,这样盛装在内胆中的热水在放置备饮过程中,水温下降速度不会过快,如此一来,保温杯启动加热部件对内胆内水进行加热的频率就不会太高,从而不仅能提高加热部件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也能增加锂电池每次充电后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进而方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胆和用于封盖内胆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面积大于下端部分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面积为下端部分面积的两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外层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外层的上端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上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层的下端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下端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包括一周壁和一底壁,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周壁和/或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壁或周壁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周壁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相变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中心,所述加热部件绕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周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呈筒状且包裹于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的外周面及外底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的外周面或外底面的未被所述加热部件包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锂电池,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和底盖,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结构或螺纹旋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与下壳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壳的内壁上径向凸设有一环形裙板,所述下壳的环形裙板以上内部空间与所述上壳的内部空间一起构成第一容腔,所述下壳的环形裙板以下内部空间与所述底盖的内部空间一起构成第二容腔,所述内胆设置在第一容腔内,所述控制板和锂电池设置在第二容腔内,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上;还包括位于所述盖体外侧的上盖,所述上盖一端与上壳上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上壳上端另一侧盖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胆和用于封盖内胆的盖体;所述内胆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外侧,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上部主体之间形成真空保温夹层;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为未被所述外层包裹的单层结构,且所述内层的下端部分外表面上设有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与所述加热部件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板。本技术既能确保加热速度,又能提高加热部件及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并能增加锂电池每次充电后连续使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舒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义安迪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