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4579发布日期:2023-05-11 09: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的,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诸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一般包括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盖体。锅体内一般设置有内锅,内锅中盛放待烹饪的材料。在盖体扣合至锅体上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2、在盖体上通常设置有硅胶材质的密封圈,在盖体扣合至锅体上时,盖体和内锅对位于两者之间的硅胶密封圈进行挤压,以实现盖体和内锅之间的密封。

3、但硅胶密封圈通常设在盖体的可拆盖上。这样,盖体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和设置煲体内的内锅;盖体,其相对于锅体可开合,盖体包括内衬,内衬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唇边,环形唇边在盖体扣合至锅体的扣合状态下插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锅口形成密封。

2、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扣合状态下,环形唇边插入至内锅内中,环形唇边与锅口之间形成密封,进而使内衬和内锅之间形成密闭的烹饪空间,避免内锅内烹饪的食物流出至烹饪器具外部。在现有技术中,盖体通常包括内衬、外盖以及可拆盖,内衬位于外盖和可拆盖之间,在可拆盖上设有硅胶密封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内衬上设置有环形唇边,即环形唇边直接与内衬连接,可以省去可拆盖等结构,在实现盖体和内锅之间密封的基础上,使盖体的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3、示例性地,环形唇边与内衬为一体的。这样,环形唇边和内衬之间的连接更紧固,制造更简便,密封效果更稳定,结构更简单。

4、示例性地,环形唇边是塑料件。塑料件的材质可以更好地保证环形唇边在受到挤压的时候自身的回弹能力,进而保证环形唇边的密封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硅胶等材质的密封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塑料件的环形唇边结构性质更稳定,可以有效地减少硅胶产品的通用问题,例如硫化过程中硫化时间、硫化剂等因素导致的硅胶异味等问题。并且,通常内衬为塑料材质,塑料件的环形唇边可以进一步降低盖体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5、示例性地,环形唇边包括位于上部的连接部和位于下部的密封部,连接部连接至内衬,密封部在扣合状态下插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锅口过盈配合。在扣合状态下,密封部的外侧壁可以与内锅的锅口接触,过盈配合的设置可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挤压,密封效果更好。

6、示例性地,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主体和设置在第一环形主体的内侧壁上的多个环形支撑肋,多个环形支撑肋沿着环形唇边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环形主体的外侧壁在扣合状态下贴靠内锅的锅口,多个环形支撑肋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扣合状态下互相抵靠。在扣合状态下,密封部插入内锅会挤压产生一定的形变,环形支撑肋的设置可以对环形唇边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形变而导致环形唇边的破损。并且,相互抵靠的环形支撑肋可以为密封部提供一定的支撑,避免其变形过度,并使密封部变形后产生的回弹能力更好,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7、示例性地,第一环形主体的厚度小于连接部的厚度。这样,相对较厚的连接部221可以好地确保环形唇边整体的强度,厚度相对较小的第一环形主体可以更容易被挤压形变,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8、示例性地,第一环形主体的下端连接有环形导向壁,环形导向壁沿着向下的方向朝向环形唇边的中心倾斜。这样,盖体扣合的过程中,环形导向壁与内锅进行接触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扣合过程更顺利。

9、示例性地,密封部包括第二环形主体和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的内周侧连接至第二环形主体的外侧壁,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侧在扣合状态下向上弯曲地贴靠在内锅的锅口上。在扣合的过程中,环形密封片的外周侧与内锅的锅口相接触,环形密封片被挤压并产生形变,在自身结构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实现盖体和锅体之间的密封。

10、示例性地,第二环形主体的厚度小于连接部的厚度。这样,相对较厚的连接部可以好地确保环形唇边整体的强度,厚度相对较小的第二环形主体可以更容易被挤压形变,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11、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垂直于环形唇边的轴向方向。这样在扣合的过程中,环形唇边受到锅口由外向内的挤压的力,密封效果更好。

12、示例性地,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中的最下面的环形密封片的底面沿着向下的方向朝向环形唇边的中心倾斜。这样,在盖体扣合的过程中,最下面的环形密封片可以形成导向,使盖体的扣合过程更顺利。

13、示例性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易弯折部,密封部的外侧壁在扣合状态下贴靠内锅的锅口。这样,在第一易弯折部发生弯折形变,密封部受到挤压并产生一定的形变。其中,第一易弯折部的弯折可以分担部分密封部受到的挤压的力,避免密封部的损坏。由于第一易弯折部和密封部均产生了一定的形变,在两者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密封部的外侧壁与内锅之间形成密封,密封效果更好,结构设置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14、示例性地,第一易弯折部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的环形凹槽。这样,在环形凹槽发生弯折,使弯折的位置更可控,进而增强扣合过程的稳定性。

15、示例性地,密封部的厚度大于连接部的厚度。这样,密封部自身的回弹力更好,与内锅之间的贴合更紧,密封效果更好。

16、示例性地,密封部的外侧壁沿着向下的方向朝向环形唇边的中心倾斜。这样,密封部的外侧壁可以具有导向作用,使扣合过程更顺利。

17、示例性地,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易弯折部。这样,在环形唇边整体的形变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各个位置受力更均衡,可以提高环形唇边整体的耐用性。

18、示例性地,第二易弯折部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的环形凹槽。这样,在环形凹槽进行弯折,使弯折的位置更可控,扣合过程的稳定性更好。

19、示例性地,连接部沿环形唇边的周向方向连续设置。这样,连接部可以实现与密封部更稳固的连接,并且,在周向方向上的各处均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20、示例性地,环形唇边在扣合状态下插入内锅的深度在8-15mm之间。这样设置,使环形唇边和内锅之间的连接面足够大,以保证其密封效果。并且,该深度不至于过大而导致盖体整体所占空间过多,结构设置更合理。

21、示例性地,内衬铰接至煲体。这样,内衬沿旋转轴与煲体旋转连接,通过旋转实现盖体的扣合,操作更方便。

22、盖体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唇边与所述内衬为一体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唇边是塑料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唇边包括位于上部的连接部和位于下部的密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内衬,所述密封部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插至所述内锅内并与所述内锅的锅口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内侧壁上的多个环形支撑肋,所述多个环形支撑肋沿着所述环形唇边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外侧壁在所述扣合状态下贴靠所述内锅的锅口,所述多个环形支撑肋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扣合状态下互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环形主体和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所述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的内周侧连接至所述第二环形主体的外侧壁,所述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片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侧在所述扣合状态下向上弯曲地贴靠在所述内锅的锅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易弯折部,所述密封部的外侧壁在所述扣合状态下贴靠所述内锅的锅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易弯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易弯折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的环形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环形唇边的周向方向连续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和设置煲体内的内锅;盖体,其相对于锅体可开合,盖体包括内衬,内衬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唇边,环形唇边在盖体扣合至锅体的扣合状态下插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锅口形成密封。这样,在扣合状态下,环形唇边插入至内锅内中,环形唇边与锅口之间形成密封,进而使内衬和内锅之间形成密闭的烹饪空间,避免内锅内烹饪的食物流出至烹饪器具外部,环形唇边直接与内衬连接,可以省去可拆盖等结构,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钟辰根,廖雄,黄家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