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2495发布日期:2023-04-19 14: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入户门,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


背景技术:

1、入户门是进入房屋的第一个关口,当然其防盗性能要更高。

2、然而现有的入户门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其需要由门内取快递或者外卖均需要将门板主体开启后才能够进行拿取,当小孩子在家时,打开门取物品时较为不安全,故而需要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包括门板主体,所述门板主体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翻转板和内翻转板,所述外翻转板的底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内翻转板的顶部固定插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凹槽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传动腔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腔的内顶壁上转动插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穿过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传动腔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

3、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横条,且所述限位横条位于外翻转板与内翻转板之间。

4、优选的,所述内翻转板远离外翻转板一侧的板壁上固定连接有握把。

5、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门板主体上开设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内翻转板和外翻转板,当内翻转板朝屋内翻转时能够通过锥齿轮组和蜗杆蜗轮来带动外翻转板朝外翻转,从而使得门板主体上的凹槽为开通的状态,并且由于外翻转板上第一转动轴上的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而使得外翻转板无法带动内翻转板转动,使得翻转板只能够由内开启,十分的安全,并且在需要拿取门外的物品时无需开门即可由门板主体上的凹槽中拿取,极为便捷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主体(1),所述门板主体(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翻转板(4)和内翻转板(5),所述外翻转板(4)的底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内翻转板(5)的顶部固定插接有第二转动轴(7),所述凹槽(2)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腔(9),所述第二转动轴(7)延伸至传动腔(9)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传动腔(9)的内顶壁上转动插接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传动轴(11)穿过第二锥齿轮(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第一转动轴(6)延伸至传动腔(9)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套接有蜗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横条(3),且所述限位横条(3)位于外翻转板(4)与内翻转板(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转板(5)远离外翻转板(4)一侧的板壁上固定连接有握把(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3)和蜗轮(14)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入户门,包括门板主体,所述门板主体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翻转板和内翻转板,所述外翻转板的底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动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门板主体上开设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内翻转板和外翻转板,当内翻转板朝屋内翻转时能够通过锥齿轮组和蜗杆蜗轮来带动外翻转板朝外翻转,从而使得门板主体上的凹槽为开通的状态,并且由于外翻转板上第一转动轴上的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而使得外翻转板无法带动内翻转板转动,使得翻转板只能够由内开启,十分的安全,并且在需要拿取门外的物品时无需开门即可由门板主体上的凹槽中拿取,极为便捷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窦学俭,窦学亮,苏政,窦佳慧,孙华蒙,王延国,王磊,聂孝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浩天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