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6540发布日期:2023-04-19 10: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被动式门窗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


背景技术:

1、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除了加大使用绿色能源的力度之外,人们对于节约能源也越来越重视;建筑能源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能源,而门窗对于节约建筑能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门窗结构为被动式门窗,被动门窗是一种兼顾效能、建筑外观和良好舒适度的系统门窗解决方案;而“被动式设计”应用自然界的阳光、风力、气温、湿度的自然原理,尽量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以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来改善和创造的居住环境;基本不需要额外加装采暖、制冷设备。

2、现阶段的被动式门窗多使用宽度较大的型材系列,其成本较高,无法大面积普及,且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零件进行配合,设计要求多。且现有被动式门窗的传热系数低,不能很好的保证室内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式门窗型材宽导致的传热系数高,制作成本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包括框型材,框型材内连接有中梃,框型材和中梃上活动连接有扇型材;所述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均设有腔室,腔室包括至少两个通长空腔,且通长空腔位于室外侧;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均设有悬臂,且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的悬臂的高度相同。

3、进一步的,所述框型材和/或扇型材的室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外扣铝,悬臂上设有与外扣铝配合的凹槽。

4、进一步的,所述腔室还包括钢衬腔和若干室内保温腔,室内保温腔位于室外侧,钢衬腔位于通长空腔和室内保温腔之间;钢衬腔内设有矩形钢衬或折弯型钢衬,靠近室内侧室内保温腔的侧壁上设有凸起。

5、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型钢衬的两端均向内侧弯折并与直角边贴合。扇型材的钢衬腔内设有用于固定折弯型钢衬的限位条。扇型材上设有用于安装中梃的安装平面。

6、进一步的,所述框型材底部安装面上连接有支撑筋。

7、进一步的,所述型材上安装有玻璃和用于固定玻璃的压线,压线的一侧设有与玻璃配合的密封条,压线另一侧所在平面与型材室内侧所在平面的水平距离为0.4~0.6mm。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设置通长空腔能够有效降低型材及整窗的传热系数,且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了制作难度;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设置高度相同悬臂,能够通用压线,减小开模成本,减小库存压力及制作时出错概率。外扣铝与悬臂扣接配合,增加了扇型材和框型材的强度,且不影响扇型材和框型材安装制作和使用。扇型材上设置折弯型钢衬,增强扇型材强度的同时减少窗锁安装的难度。压线相较于扇型材或框型材或中梃向靠近玻璃一侧内移,可保证压线压力充足,压线不外凸,且五金同步内移,整窗密封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包括型材,型材包括框型材(1),框型材(1)内连接有中梃(3),框型材(1)和中梃(3)上活动连接有扇型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1)、中梃(3)和扇型材(2)内均设有腔室,腔室包括至少两个通长空腔(4),且通长空腔(4)位于室外侧;框型材(1)、中梃(3)和扇型材(2)上均设有悬臂(8),且框型材(1)、中梃(3)和扇型材(2)上的悬臂(8)的高度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1)和/或扇型材(2)的室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外扣铝(18),悬臂(8)上设有与外扣铝(18)配合的凹槽(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还包括钢衬腔(5)和若干室内保温腔(6),室内保温腔(6)位于室内侧,钢衬腔(5)位于通长空腔(4)和室内保温腔(6)之间;钢衬腔(5)内设有矩形钢衬(9)或折弯型钢衬(10),靠近室内侧的室内保温腔(6)的侧壁上设有凸起(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型钢衬(10)为直角钢衬,且直角钢衬的两端均向内角处弯折并与角边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型材(2)的钢衬腔(5)内设有用于固定折弯型钢衬(10)的限位条(7)。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型材(2)上设有用于安装中梃(3)的安装平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1)底部安装面上连接有支撑筋(1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上安装有玻璃(14)和用于固定玻璃(14)的压线(13),压线(13)的一侧设有与玻璃(14)配合的密封条(15),压线(13)另一侧所在平面与型材室内侧所在平面的水平距离为0.4~0.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传热被动式门窗型材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式门窗型材宽导致的传热系数高,制作成本大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框型材,框型材内连接有中梃,框型材和中梃上活动连接有扇型材;所述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均设有腔室,腔室包括至少两个通长空腔,且通长空腔位于室外侧;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均设有悬臂,且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上的悬臂的高度相同。本申请在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设置通长空腔能够有效降低型材及整窗的传热系数,且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了制作难度;框型材、中梃和扇型材设置高度相同悬臂,能够通用压线,减小开模成本,减小库存压力及制作时出错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亮,王龙洋,王万里,苏耀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饶恩门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