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绒微胶囊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2627发布日期:2023-06-08 16:3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绒微胶囊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艾绒,特别是涉及一种艾绒微胶囊被。


背景技术:

1、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其中由艾叶的干叶制成的艾绒,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并且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功效;但是艾绒在保存时容易受潮,影响其功效,因此在艾绒日常存储时需要保持干燥通风。

2、目前市面上含有艾绒类产品琳琅满目,例如艾绒肚兜、枕头、坐垫、鞋垫、艾绒衣物、各种护具(护膝、护腰、护肚等)及艾绒被子和艾绒泡脚袋、沐浴包等等众多艾绒制品,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6847239,专利名称为:一种艾草纳米微胶囊保健地毯,其具体公开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制作艾草地毯的制作工艺,其中艾绒被子较为受广大消费者环境,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被子内艾绒容易受到汗液浸湿,影响艾绒的功效,造成使用寿命较短,客户反馈问题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艾绒被子容易受到汗液浸湿,影响艾绒的功效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艾绒微胶囊被。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艾绒微胶囊被,包括外罩和被芯,所述被芯穿设在所述外罩内,所述被芯包括纤维层、蚕丝层以及艾绒微胶囊层,所述艾绒微胶囊层外侧包裹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外侧包裹有蚕丝层,所述纤维层、所述蚕丝层以及所述艾绒微胶囊层为一体压注成型。

4、优选地,所述纤维层与所述艾绒微胶囊层布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纤维层和所述蚕丝层之间布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两侧均涂覆有粘接剂。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均匀布置在所述纤维层与所述艾绒微胶囊层之间以及所述纤维层与所述蚕丝层之间。

6、优选地,所述外罩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在所述开口下方的外罩上设置有子扣,所述开口上方的外罩上设置有与所述子扣对应的母扣,且所述子扣与所述母扣相配合,以用于将所述开口封闭。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利用微胶囊技术将艾绒包裹,整体在保持艾绒药效可以挥发达到抗菌抑螨的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可有效保护艾绒,提高使用寿命;并且整体拆装方便,可进行定期抽出晾晒。



技术特征:

1.一种艾绒微胶囊被,包括外罩(5)和被芯,所述被芯穿设在所述外罩(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包括纤维层(2)、蚕丝层(1)以及艾绒微胶囊层(3),所述艾绒微胶囊层(3)外侧包裹有纤维层(2),所述纤维层(2)外侧包裹有蚕丝层(1),所述纤维层(2)、所述蚕丝层(1)以及所述艾绒微胶囊层(3)为一体压注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微胶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2)与所述艾绒微胶囊层(3)布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纤维层(2)和所述蚕丝层(1)之间布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两侧均涂覆有粘接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绒微胶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分别均匀布置在所述纤维层(2)与所述艾绒微胶囊层(3)之间以及所述纤维层(2)与所述蚕丝层(1)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微胶囊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在所述开口下方的外罩(5)上设置有子扣,所述开口上方的外罩(5)上设置有与所述子扣对应的母扣(4),且所述子扣与所述母扣(4)相配合,以用于将所述开口封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绒微胶囊被,包括外罩和被芯,所述被芯穿设在所述外罩内,所述被芯包括纤维层、蚕丝层以及艾绒微胶囊层,所述艾绒微胶囊层外侧包裹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外侧包裹有蚕丝层,所述纤维层、所述蚕丝层以及所述艾绒微胶囊层为一体压注成型。本技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艾绒包裹,整体在保持艾绒药效可以挥发达到抗菌抑螨,同时可有效保护艾绒,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社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社军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