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9245发布日期:2023-06-08 15:5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铁,具体为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


背景技术:

1、随着中国高铁高速轨道车辆的快速发展,高铁的运行时速获得大幅提升,高铁的的头部总控制室是控制高铁列车的驱动区域,并且观察窗是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是重要的一部分,都是全封闭的玻璃,其目的在于追求保持车身外型的整体协调和美观,然而在对于夏天太阳强度较大,光照容易通过观察窗照射到操作员,然而强烈的阳光容易影射操作员的眼睛,影响操作员的工作,

2、传统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设置有遮光帘,当天气为强烈的太阳光的时候,强烈的太阳光照射操作员,从而使得操作员的眼睛被闪射,从而操作员通过对收卷管的驱动,从而对遮光帘进行调节,使得遮光帘对观察窗的一部分进行遮挡,从而也对强烈的太阳光进行遮光,从而达到遮光的效果;

3、但是观察窗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高铁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会有鸟禽或者一些其他飞行的物品容易撞击到观察窗的玻璃,从而使得观察窗的玻璃受损碎裂,但是高铁仍在运行过程中是碎裂的玻璃影响视线,从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没有对其设置防护措施,减少观察窗的损害,并且可提前预知对飞行的物品或者鸟禽进行遮挡,并且观察窗的维修难度大,更换的价格较高,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由于高铁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会有鸟禽或者一些其他飞行的物品容易撞击到观察窗的玻璃,从而使得观察窗的玻璃受损碎裂,但是高铁仍在运行过程中是碎裂的玻璃影响视线,从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没有对其设置防护措施,减少观察窗的损害,并且可提前预知对飞行的物品或者鸟禽进行遮挡,并且观察窗的维修难度大,更换的价格较高,增加维修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下端设置有遮光帘,且遮光帘的右设置有收卷装置,所述窗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左端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且传感器的右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

3、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左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与弹簧构成伸缩复位结构,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内部,且卡块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4、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拉绳的另一端,且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位于防护板一的两端,且防护板一的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且滑槽位于安装壳的内部,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5、优选的,所述卡槽位于挡板的表面,且挡板为安装壳的左端,所述挡板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壳的内壁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扭簧的一端,且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挡板的槽壁,所述挡板与扭簧构成伸缩复位结构。

6、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一的后端设置有防护板二,且防护板一与防护板二的尺寸一致,所述防护板一与防护板二为特制的玻璃材料,且防护板一的右端活动轴表面的拉绳另一端与防护板二两端的活动轴表面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二在防护板一的滑轨上向下滑动,且防护板一与防护板二相加的长度大于窗体的长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

9、通过设置的传感器,从而会自动识别飞禽以及其他异物在靠近观察窗时,传感器会对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得马达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对表面的拉线收卷,使得拉线的另一端带动卡块与卡槽分离,并且卡块通过弹簧压缩至凹槽内部,使得挡板不被限制,并且驱动杆带动表面的拉伸进行放卷,从而使着拉伸的另一端连接的活动轴驱动,从而活动轴连接的防护板一向安装壳外部驱动,使得防护板先对挡板向外抵,使得挡板通过旋转轴转动,并且旋转轴带动扭簧拉伸,由于防护板一和防护板二具有一定的重量,从而使得防护板二在防护板一的滑轨上向下滑动,同时拉伸然后被拉动,从而防护板二右端的活动轴,对防护板一右端的活动轴表面拉绳拉伸,并且防护板一通过一体化结构的滑块,在安装壳内部的滑槽内向外滑动,从而两个防护板展开,使得两个防护板对观察窗进行遮挡,使得两个防护板对飞来的飞禽以及其他的飞行物进行阻隔和缓冲遮挡,由于防护板为特制的玻璃材料,具有一定的缓冲力,达到对观察窗的防护效果,减少飞禽以及飞行物对观察窗的玻璃的损坏,减少更换成本,并且通过对马达的反向驱动即可,使者防护板回到安装壳内部,方便进行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包括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1)的下端设置有遮光帘(2),且遮光帘(2)的右设置有收卷装置(3),所述窗体(1)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壳(4),且安装壳(4)的左端设置有盒体(5),所述盒体(5)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6),且传感器(6)的右端设置有马达(7),所述马达(7)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杆(8),且驱动杆(8)的表面设置有拉线(9),所述拉线(9)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4)的左端设置有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1)的一端,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10),且卡块(10)与弹簧(11)构成伸缩复位结构,所述卡块(10)位于卡槽(13)的内部,且卡块(10)与卡槽(13)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8)的表面设置有拉绳(17)的另一端,且拉绳(17)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轴(19),所述活动轴(19)位于防护板一(18)的两端,且防护板一(18)的表面设置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位于滑槽(22)的内部,且滑槽(22)位于安装壳(4)的内部,所述滑块(21)与滑槽(22)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3)位于挡板(14)的表面,且挡板(14)为安装壳(4)的左端,所述挡板(14)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轴(15),且旋转轴(15)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壳(4)的内壁连接,所述旋转轴(15)的表面设置有扭簧(16)的一端,且扭簧(16)的另一端连接于挡板(14)的槽壁,所述挡板(14)与扭簧(16)构成伸缩复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8)的后端设置有防护板二(20),且防护板一(18)与防护板二(20)的尺寸一致,所述防护板一(18)与防护板二(20)为特制的玻璃材料,且防护板一(18)的右端活动轴(19)表面的拉绳(17)另一端与防护板二(20)两端的活动轴(19)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二(20)在防护板一(18)的滑轨上向下滑动,且防护板一(18)与防护板二(20)相加的长度大于窗体(1)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遮光的高铁控制室观察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下端设置有遮光帘,且遮光帘的右设置有收卷装置,所述窗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左端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且传感器的右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具有一定的缓冲力,达到对观察窗的防护效果,减少飞禽以及飞行物对观察窗的玻璃的损坏,减少更换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万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万瑞轨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