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0632发布日期:2023-04-20 05:1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全高转闸,具体为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


背景技术:

1、转闸主要分为全高转闸、半高转闸,然后就有分单向转闸90°转闸、120°转闸等等,转闸适用于严格的管制制区,可有效防止攀爬,钻越。通行人员在通过转闸时,受管理权限控制的转闸可以拒绝没有权限的人员进入,如通过权限允许通过,转闸会自动放行。

2、例如申请号:cn202122354201.x,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弧全高转闸结构,包括转轴、沿周向设置于转轴上的多组栅栏门、设置于转轴顶部的顶罩、设置于顶罩中驱动转轴旋转的机芯组件、与机芯组件相连的控制板、设置于顶罩前侧和后侧的前立柱和后立柱、设置于顶罩下方的左围栏和右围栏;前立柱和/或后立柱上设置有与控制板相连的温度检测单元、人脸识别单元、二维码识别单元以及非接触式ic卡识别单元。该圆弧全高转闸结构将温度检测单元、人脸识别单元、二维码识别单元以及非接触式ic卡识别单元集成在所述前立柱和/或后立柱上,可以同时实现人体体温检测、人脸识别、二维码识别以及非接触式ic卡识别,实现了多元化的识别和检测,集成化程度高,功能更加的全面。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现有的摆闸,其两个立柱为一体式,需要在底部通过地栓或者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需要工人趴在地上进行安装,对于一些临时性需要安装圆弧全高转闸结构的场所,安装和拆卸均不方便的问题,但这种全高转闸不具备防反转的结构,在使用人员走错方向使全高转闸转动时会导致全高转闸的转动结构出现磨损和损坏,且会使人员被全高转闸推动跌倒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具备了防反转的优点,解决了这种全高转闸不具备防反转的结构,在使用人员走错方向使全高转闸转动时会导致全高转闸的转动结构出现磨损和损坏,且会使人员被全高转闸推动跌倒受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包括顶罩、左围栏、右围栏和转闸本体,所述左围栏的顶部与顶罩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围栏的顶部与顶罩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左围栏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所述前立柱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本体,所述转闸本体的顶部与顶罩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左围栏右侧的底部和右围栏左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反转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反转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倾斜面固定接有合页,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筒、第二伸缩筒和限位板,所述第一伸缩筒的底部与第二伸缩筒的顶部插接配合,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第一伸缩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第二伸缩筒的内部滑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面呈弧形设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伸缩筒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伸缩筒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反转组件,能够使防反转组件对转闸本体进行阻挡,能够避免转闸本体反转,能够避免在转闸本体被反转,避免转闸本体反转导致人员造成损伤,解决了这种全高转闸不具备防反转的结构,在使用人员走错方向使全高转闸转动时会导致全高转闸的转动结构出现磨损和损坏,且会使人员被全高转闸推动跌倒受伤的问题,具备了防反转的优点。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反转组件,能够使合页对支撑板进行安装,能够便于支撑板对转闸本体进行阻挡,同时支撑组件能够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挡板,能够使正面呈弧形设置的挡板对转闸本体进行阻挡,能够便于对转闸本体进行限位,避免转闸本体反转。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使限位板对第一伸缩筒进行限位,能够避免第一伸缩筒移动与第二伸缩筒分离,能够便于弹簧对第一伸缩筒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使弹簧对限位板进行支撑,能够便于第一伸缩筒通过安装板对支撑板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包括顶罩(1)、左围栏(2)、右围栏(3)和转闸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围栏(2)的顶部与顶罩(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围栏(3)的顶部与顶罩(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左围栏(2)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5),所述前立柱(5)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本体(6),所述转闸本体(4)的顶部与顶罩(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左围栏(2)右侧的底部和右围栏(3)左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反转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转组件(7)包括支撑板(71),所述支撑板(71)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71)的倾斜面固定接有合页(72),所述支撑板(71)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3)包括第一伸缩筒(731)、第二伸缩筒(732)和限位板(733),所述第一伸缩筒(731)的底部与第二伸缩筒(732)的顶部插接配合,所述限位板(733)的顶部与第一伸缩筒(73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33)与第二伸缩筒(732)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正面呈弧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筒(73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顶端与限位板(733)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第一伸缩筒(731)的顶部与安装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第二伸缩筒(732)的底部与固定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底部贯穿固定板(11)并与固定板(1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转的全高转闸,包括顶罩、左围栏、右围栏和转闸本体,左围栏的顶部与顶罩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围栏的顶部与顶罩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左围栏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前立柱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本体,左围栏右侧的底部和右围栏左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反转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反转组件,能够使防反转组件对转闸本体进行阻挡,能够避免转闸本体反转,能够避免在转闸本体被反转,避免转闸本体反转导致人员造成损伤,解决了这种全高转闸不具备防反转结构,使用人员走错方向使全高转闸转动时会导致全高转闸转动结构出现磨损和损坏,且会使人员被全高转闸推动跌倒受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图强,郝风浪,李淑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捷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