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7204发布日期:2023-04-22 16:0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表面清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日常清洁带来便利。现有的表面清洁装置通常具备带有清洁组件的地刷,地刷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利用清洁组件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擦拭以实现清洁目的。由两条平行的刷辊以及套设在刷辊上的履带式清洁布组成的清洁组件具有清洁面积大、清扫效率高的特点,刷辊旋转带动清洁布转动并擦拭待清洁表面,将脏污吸附到履带式清洁布上或表面清洁装置的污水箱内从而实现清洁目的。为方便用户对清洁组件进行清洗和更换,清洁组件与地刷可拆卸安装。清洁组件上还设有侧板,两条刷辊一端与侧板固定安装,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地刷上,对刷辊形成两点支撑。cn202123094801.3在两刷辊之间设置独立的支撑架以保持两刷辊之间距离恒定,由于支撑架为独立零件仅对刷辊起到间隔距离恒定使清洁布保持张紧状态的作用,并未为刷辊提供支撑力。当待清洁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待清洁表面上存在大颗粒污物时,刷辊在轴向上受力不均发生形变,该支撑架无法阻止刷辊形变。为保证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刷辊轴向长度较大,使得刷辊在轴向上形变逐渐变大。套设在刷辊上的清洁布无法与待清洁表面完全贴合,影响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地刷、设于地刷上的清洁组件以及驱动清洁组件的驱动组件,清洁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用于安装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架,主动辊和从动辊外部套设有清洁布,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侧板,主动辊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主动辊包括位于同一轴线的驱动段和传动段,第一支撑部位于驱动段和传动段之间以使驱动组件、第一支撑部和侧板在轴向上对主动辊形成三点支撑。

2、优选的,驱动段一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腔,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容纳腔内且可伸入驱动段凹腔中的传动头,驱动段一端与传动头可拆卸传动配合,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3、优选的,驱动段长度小于传动段长度。

4、优选的,侧板上设有第二支撑部,传动段一端通过第二支撑部与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连接。

5、优选的,第一支撑部内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驱动段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段连接。

6、优选的,第一支撑部为内设有贯穿通孔的圆环,连接部套设于通孔内。

7、优选的,第一支撑部直径小于等于主动辊。

8、优选的,地刷上设有与清洁布抵接的刮条,第一支撑部上与刮条对应位置设有与清洁布抵接的筋条。

9、优选的,驱动段一端设有与驱动组件相配合的凹腔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凹槽,连接部穿过第一支撑部插入凹槽中,驱动段内还设有螺钉与凹腔、凹槽和连接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支撑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从动辊一端与第三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部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2、1、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主动辊由位于同一轴线的驱动段和传动段组成,在不改变清洁组件轴向长度的前提下,将轴向长度较长的主动辊分为驱动段和传动段。支撑架上的第一支撑部设于驱动段和传动段之间。即使表面清洁装置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运行时驱动段或传动段受力发生形变,由于驱动段和传动段受到第一支撑部的支撑作用,主动辊的弯矩变小。即使驱动段或传动段受力形变,在第一支撑部支撑的作用下,主动辊的弯矩减小抗弯能力增强。辊的轴向形变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另一段辊的形变程度或形变可能,减小了主动辊在轴向上受力不均发生形变时对清洁组件运行稳定性和清洁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清洁组件安装在地刷上时,主动辊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旋转,若主动辊发生轴向形变,可能导致主动辊与驱动组件配合位置发生干涉,影响传动稳定,甚至造成卡死导致驱动组件损坏。第一支撑部在主动辊轴向上为其提供支撑,主动辊在轴向上由地刷上的驱动组件、第一支撑部和侧板形成三点支撑。相比现有技术中主动辊仅由地刷上的驱动组件和侧板形成两点支撑的技术方案,由三点支撑的主动辊抗弯能力更强、运行更平稳。

13、2、驱动段向内凹陷形成凹腔,驱动组件上的传动头伸入凹腔中驱动驱动段转动。一方面尽可能缩短驱动段长度,提升传动稳定性。另一方面,使传动头被包裹在驱动段的凹腔中避免污物黏附在传动头上造成传动头卡死,驱动组件报废。

14、3、驱动段长度小于传动段长度,由于清洁组件与地刷分离时,驱动段一端悬空,易在清洁布的张紧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使驱动段长度小于传动段长度,在保证清洁组件清洁效率的前提下使驱动段度尽可能小,提升驱动段抗形变的能力。另一方面,驱动段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段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可能会导致驱动段与驱动组件配合处发生干涉影响传动稳定甚至导致驱动组件卡死、报废。使驱动段长度小于传动段长度,提升驱动段强度,减小驱动段受力形变的程度或可能,使清洁组件运行平稳。



技术特征:

1.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地刷、设于地刷上的清洁组件以及驱动清洁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用于安装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架,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外部套设有清洁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侧板,所述主动辊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包括位于同一轴线的驱动段和传动段,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驱动段和传动段之间以使驱动组件、第一支撑部和侧板在轴向上对主动辊形成三点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一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容纳腔内且可伸入驱动段凹腔中的传动头,所述驱动段一端与传动头可拆卸传动配合,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长度小于传动段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传动段一端通过第二支撑部与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内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驱动段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内设有贯穿通孔的圆环,所述连接部套设于圆环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直径小于等于主动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上设有与清洁布抵接的刮条,所述第一支撑部上与刮条对应位置设有与清洁布抵接的筋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段一端设有与驱动组件相配合的凹腔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连接部穿过第一支撑部插入凹槽中,所述驱动段内还设有螺钉与凹腔、凹槽和连接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从动辊一端与第三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地刷、设于地刷上的清洁组件以及用于安装清洁组件的安装板,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辊、第二辊、用于安装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支撑架以及侧板,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外部套设有清洁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辊包括位于同一轴线的传动辊和连接辊,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传动辊和连接辊之间以使安装板、第一安装部和侧板在轴向上对第一辊形成三点支撑。采用本技术方案提升清洁组件抗弯能力,使履带式清洁组件运行更平稳,保证清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玉涛,邢靖宣,胡籍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