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

文档序号:34923440发布日期:2023-07-28 03:3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

本发明属于结构设计,涉及一种座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1、坐具的产品类型丰富,适用环境多样,人们的工作学习及休闲娱乐活动大部分处于坐姿状态,使用频率极高。坐具行业作为家具细分行业,其发展状况总体上与家具行业同步。但相比以放置为主要功能的坐台类家具,和以贮存为主要功能的橱柜类家具,坐卧类家具因使用时需要考虑更多人的舒适感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2、在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坐具与人的和谐关系日益被重视,坐具产品的功能价值得到重现,并被提升到为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层次,健康坐具的概念由此被提出。环保化、个性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成为健康坐具的主要特点。

3、健康坐具是经过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的产品,与健康领域相结合,其技术水平与人机工程学、力学、材料学、美学、中医学等多个学科联系紧密,同时还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水平。具体表现在:(1)结构稳定,能进行多维度大范围调节过程;(2)不同工作模式之间自由切换;(3)外观经内部结构优化后更加小巧,能自由组合拆分,灵活适应使用需求和家居环境变换。但是目前现有座椅通常无法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另外,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自己身体的不重视,越来越多的朋友患上了颈椎病。因此在工作间隙,利用健康坐具对人体颈椎进行适当的按摩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又如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对突发疾病的患者加以救治,快速转移至医院成了关键。但是传统常见担架取用不便,需要多人协作方能使用,且未能从根本上实现主动送医功能,直接延缓了病人的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实现坐姿、全躺、担架、按摩等工作模式。该装置有助力于城市智能家居系统建设,以气动技术为核心,采用内嵌式气囊+充气单元的机构模式,实现底座分离后的空隙补充与按摩功能。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包括底座、充气式靠背、可翻转椅腿组a、可翻转椅腿组b1和b2、内嵌式气囊和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为座椅装置供电;所述的底座包括可分离的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所述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以交错穿插的形式进行组合与分离;所述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内设有所述内嵌式气囊,用于填充底座在分离状态下出现的结构间隙;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与前部底座相连,可绕前部底座向前翻转,通过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可对前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进行充气;所述充气式靠背用于为中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提供气体来源;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1设于底座后端,其在底座处于组合状态时作为装置的支撑,在底座处于分离状态时可向前旋转90°填充中部底座处出现的空隙;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设于充气式靠背后部,在可翻转椅腿组b1向前旋转90°时,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也旋转90°作为装置的支撑,此时所述充气式靠背向后旋转至一定角度。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可翻转椅腿组a顶部设计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与前部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可绕所述旋转结构向前翻转。

5、进一步地,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包括2根椅腿,所述椅腿为中空结构,其底部内侧设有铁质半圆柱,可解除固定充当打气把手;内部设有充气活塞与打气把手相连接;其顶部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前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连通;所述椅腿的底部外侧表面设计有螺纹,所述螺纹处固定有磁铁环,所述磁铁环通过磁性固定底部内侧的铁质半圆柱。

6、进一步地,所述的充气式靠背,包含由上下两个气囊组成的靠背气囊以及2块挤压板;

7、所述的下气囊通过1根导气管与底座中部的内嵌式气囊相连,通过导气管向中部底座的内嵌式气囊供气,气体亦可以反向流回下气囊;所述下气囊与底座中部的内嵌式气囊之间还设有气阀,所述气阀与电源相连;

8、所述上气囊初始状态充满氧气,所述的上气囊与下气囊贴合的边缘处以及下气囊的边缘处设计有2条相互平行的挤压轨道,2块挤压板沿2条挤压轨道运动对下气囊进行挤压,挤压宽度与使用者颈椎宽度相配合;所述的挤压板与电源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气囊处设有一根外延氧气管,用于为使用者提供氧气供给。

10、进一步地,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和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上设有轮子,所述轮子可根据需要处于锁定或解除锁定状态。

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2、本发明考虑到对于某一办公/居家场所,人均面积与走廊过道狭窄等问题,只需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座椅装置的功能结构,便能实现上述工作模式的便捷转换与运行。在座椅底座分离模式下,设计的内嵌式气囊与椅腿相连通,巧妙实现了对间隙空间的填充,舒适度更高;设计的充气式靠背以气体流动的形式,通过气阀对间隙空间进行填充,在电动挤压板的作用下实现按摩功能。在可翻转椅腿组a、可翻转椅腿组b1和b2的相互配合下,保障了装置整体的支撑性并实现了紧急状况下的担架功能。装置各部件设计巧妙、精准贴合,让使用者在现有的办公/居家条件下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舒适度;充气式靠背的上下气囊设置,更能在紧急状况下为患者提供氧气供应。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结构紧凑可变,模式便捷切换;功能多元化,具有颈椎、脊柱矫正按摩功能以及应急救助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底座、充气式靠背、可翻转椅腿组a、可翻转椅腿组b1和b2、内嵌式气囊和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为座椅装置供电;所述的底座包括可分离的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所述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以交错穿插的形式进行组合与分离;所述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内设有所述内嵌式气囊,用于填充底座在分离状态下出现的结构间隙;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与前部底座相连,可绕前部底座向前翻转,通过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可对前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进行充气;所述充气式靠背用于为中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提供气体来源;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1设于底座后端,其在底座处于组合状态时作为装置的支撑,在底座处于分离状态时可向前旋转90°填充中部底座处出现的空隙;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设于充气式靠背后部,在可翻转椅腿组b1向前旋转90°时,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也旋转90°作为装置的支撑,此时所述充气式靠背向后旋转至一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翻转椅腿组a顶部设计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与前部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可绕所述旋转结构向前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包括2根椅腿,所述椅腿为中空结构,其底部内侧设有铁质半圆柱,可解除固定充当打气把手;内部设有充气活塞与打气把手相连接;其顶部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前部底座内的内嵌式气囊连通;所述椅腿的底部外侧表面设计有螺纹,所述螺纹处固定有磁铁环,所述磁铁环通过磁性固定底部内侧的铁质半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式靠背,包含由上下两个气囊组成的靠背气囊以及2块挤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气囊处设有一根外延氧气管,用于为使用者提供氧气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椅腿组a和所述可翻转椅腿组b2上设有轮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延展功能的座椅装置,该装置包含底座、充气式靠背、可翻转椅腿组a、b1和b2和电源等。所述底座包括可分离的前部底座和中部底座。前部底座、中部底座内设有内嵌式气囊,可用以填充分离状态下出现的间隙。本发明除了通常坐姿模式外,还拓展了平躺模式,按摩模式与担架模式。平躺模式下底座分离,可翻转椅腿组a对前部底座的内嵌式气囊充气、可翻转椅腿组b1、b2相互配合,对中部底座间隙进行补充,并保持对座椅装置整体的支撑。内嵌式气囊与靠背气囊中的气体通过气阀循环往复实现对使用者颈椎脊柱的挤压按摩。担架模式下包括单人推拉和双人抬送模式,且装置还设计有氧气供给,大幅提升了伤员救治过程的平稳度、舒适性与时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欣,吴俊义,邵中魁,董源,褚长勇,张巨勇,陆志平,龚友平,陈昌,王万强,陈国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