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1139发布日期:2023-08-17 16: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蜂巢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窗帘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蜂巢帘。


背景技术:

1、蜂巢帘也叫风琴帘,顾名思义,其在外形上类似手风琴拉开的立体形状,形似蜂巢,蜂巢帘的最大优势是它能满足各种类型家庭窗户的各种需求,不论是转角窗、椭圆弧形窗还是落地窗、斜面屋顶窗,甚至头顶天窗,蜂巢帘都可以为它们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其独特的蜂窝结构,能使空气存储于中空层,令室内保持恒温。

2、蜂巢帘一般包括帘杆、可折叠的帘体和拉绳等结构,帘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叠单元,帘体的每个折叠单元上均设有通孔,拉绳从每个折叠单元上的通孔中穿过,利用拉绳将帘体的下垂端往上收合或向下垂放,使得各个折叠单元折叠在一起或舒展开,从而实现蜂巢帘的开合。

3、但是,目前的蜂巢帘一般存在以下缺点:1、目前蜂巢帘的帘体一般是采用多个四边形或六边形结构的单元帘体相互粘接在一起而形成(具体可参考专利cn105804623a、cn211524647u等),其不仅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效率低,而且在粘接时上下单元帘体之间的位置容易出现偏差,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胶现象,从而影响蜂巢帘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2、蜂巢帘的帘杆上一般设有阻尼机构,拉绳与阻尼机构相连;当帘体在向上收合至一定位置后需要定位在当前位置时,利用阻尼机构将拉绳定位在当前位置,从而实现帘体的定位。然而,现有的阻尼机构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不仅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阻尼机构作为磨损件,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从而缩短了蜂巢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巢帘,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且结构稳定可靠,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一种蜂巢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百折帘单元,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包括百折帘布,所述百折帘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叠单元;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共同构成所述蜂巢帘的帘体。

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每个所述折叠单元为v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之间形成有v形槽,所述连接件对应所述v形槽设置;当所述蜂巢帘的帘体在折叠时,所述连接件能够收容在所述v形槽内。

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同时与所述百折帘布中的多个折叠单元相连;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拉绳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每个所述折叠单元上设有凸环部,且所述凸环部位于所述折叠单元上于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拉绳同时从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凸环部中穿过;所述拉绳位于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之间。

6、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百折帘布由多根丝线纺织而成,所述凸环部与所述丝线为一体结构,所述凸环部为所述丝线的部分位置弯曲并凸出于所述百折帘布的表面而形成。

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凸环部与所述百折帘布的表面通过粘接固定。

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折叠单元的弯折处形成有折边,所述凸环部设置于每个所述折叠单元的折边上。

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环形结构,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拉绳均从所述连接件中穿过,从而使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拉绳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1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同时与所述百折帘布中的多个折叠单元相连;所述蜂巢帘还包括帘杆,所述百折帘布与所述帘杆相连,所述帘杆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帘杆相固定;所述阻尼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阻尼件;所述拉绳从所述通孔中穿过,且所述拉绳与所述通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绳能够在受到外部拉力作用时在所述通孔内相对于所述阻尼件运动,并在失去外部拉力作用后与所述阻尼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固定。

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之间具有间隙,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之间的空间形成隔热腔。

12、本发明提供的蜂巢帘,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百折帘单元,该百折帘单元相当于现有的百折帘,由于百折帘布特殊的v形弯折结构,故该两个百折帘单元在连接后,两个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能够共同形成蜂巢结构,即两个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共同构成蜂巢帘的帘体。本发明创造性地使用两个百折帘相互连接形成蜂巢帘的帘体,并使用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无需传统的胶接工艺,不仅大大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而且其结构稳定可靠,提高了蜂巢帘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蜂巢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百折帘单元(1),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包括百折帘布(11),所述百折帘布(1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叠单元(111);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件(2)相连,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百折帘布(11)共同构成所述蜂巢帘的帘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叠单元(111)为v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111)之间形成有v形槽(111a),所述连接件(2)对应所述v形槽(111a)设置;当所述蜂巢帘的帘体在折叠时,所述连接件(2)能够收容在所述v形槽(111a)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还包括拉绳(12),所述拉绳(12)同时与所述百折帘布(11)中的多个折叠单元(111)相连;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拉绳(1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叠单元(111)上设有凸环部(112),且所述凸环部(112)位于所述折叠单元(111)上于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拉绳(12)同时从多个所述折叠单元(111)上的凸环部(112)中穿过;所述拉绳(12)位于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百折帘布(1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百折帘布(11)由多根丝线(110)纺织而成,所述凸环部(112)与所述丝线(110)为一体结构,所述凸环部(112)为所述丝线(110)的部分位置弯曲并凸出于所述百折帘布(11)的表面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部(112)与所述百折帘布(11)的表面通过粘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单元(111)的弯折处形成有折边(111b),所述凸环部(112)设置于每个所述折叠单元(111)的折边(111b)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环形结构,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拉绳(12)均从所述连接件(2)中穿过,从而使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拉绳(1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还包括拉绳(12),所述拉绳(12)同时与所述百折帘布(11)中的多个折叠单元(111)相连;所述蜂巢帘还包括帘杆(3),所述百折帘布(11)与所述帘杆(3)相连;所述帘杆(3)上设有阻尼件(4),所述阻尼件(4)与所述帘杆(3)相固定;所述阻尼件(4)上设有通孔(40),所述通孔(40)贯穿所述阻尼件(4);所述拉绳(12)从所述通孔(40)中穿过,且所述拉绳(12)与所述通孔(4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拉绳(12)能够在受到外部拉力作用时在所述通孔(40)内相对于所述阻尼件(4)运动,并在失去外部拉力作用后与所述阻尼件(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百折帘布(11)之间具有间隙,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1)的百折帘布(11)之间的空间形成隔热腔(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巢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百折帘单元,每个所述百折帘单元包括百折帘布,所述百折帘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叠单元;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两个所述百折帘单元的百折帘布共同构成所述蜂巢帘的帘体。该蜂巢帘使用两个百折帘相互连接形成蜂巢帘的帘体,并使用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无需传统的胶接工艺,不仅大大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而且其结构稳定可靠,提高了蜂巢帘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许胜平,李小一,许彦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乔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