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6595发布日期:2023-12-01 17:4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羽绒被,具体涉及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立衬工艺加工所获得的立衬羽绒被,由于其上下层面料之间立衬条的存在,使得相邻两个立衬条与上下层面料所形成的通道内的羽绒有一个相对立体的空间,能完全释放羽绒的蓬松性能,增加羽绒被内部静止空气的含量,从而增加其保暖性能。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立衬羽绒被在使用的时候,依然存在问题,具体为,两个立衬条与上下层面料所形成的通道内的羽绒容易从立衬条和上下层面料的缝线位置处漏出,或进入另一通道内,或从羽绒被内漏出,即易出现窜绒、钻绒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若干个缝制在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立衬布,所述上层面料与立衬布、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的缝线位置处以及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均缝制有支撑件;

4、所述立衬布为两层面料复合而成,两层面料的上下两端均互为相反方向平铺并分别与上层面料、下层面料缝制在一起;

5、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布料本体,所述支撑布料本体中部弯折使支撑布料本体的首尾两端相接触;

6、所述支撑布料本体首尾两端合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支撑布料本体中部经相互卡接的压件一、压件二热压后形成多层褶皱,且每层褶皱的最深处均热压固定有支撑筋条,所述每层褶皱的部分的上下两内侧面均通过黏胶层相互黏结,经黏胶层黏结后的每层褶皱的上下两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当支撑布料本体缝制在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的缝线位置处,支撑布料本体首端通过第一道缝线缝制在立衬布上,支撑布料本体尾端通过第二道缝线缝制在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上;

8、当支撑布料本体缝制在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支撑布料本体首端通过第一道缝线缝制在上层面料上,支撑布料本体尾端通过第二道缝线缝制在下层面料上;

9、所述第一道缝线、第二道缝线均位于第一腔体内部。

10、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的一侧缝合在一起,将支撑件在压件一的支撑作用下缝制在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内侧面上;

12、步骤二:在立衬布的首尾两端的两侧均缝制上支撑件,依次将缝制有支撑件的立衬布放置在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压件一的支撑作用下,令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支撑件尾端缝制在一起;

13、步骤三:如步骤一方式缝制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另一侧以及缝制支撑件;

14、步骤四:将压件二放置在支撑件外侧面,压件二与压件一相互卡接,在支撑件外侧面放置若干个支撑筋条,经过压件一和压件二的压制作用、加热作用将支撑件中部热压形成褶皱,且将支撑筋条热压固定在每个褶皱的最深位置处;

15、步骤五:通过压件一输送胶黏剂至每层褶皱的上下两内侧面之间,通过压件二的抵压作用使得每层褶皱的部分的上下两面黏结固定在一起;

16、步骤六:热压以令上层面料侧边与支撑件首端、下层面料侧边与支撑件尾端、上层面料与立衬布、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相互粘结固定;

17、步骤七:抽出压件一、压件二,将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前后两侧边缝制并进行充绒,再经热压定型即可获得防窜绒立衬羽绒被。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压件一包括扇形的第一定位板、若干个开设于第一定位板外弧面边沿的第一凹槽、两个分别开设于第一定位板两条直线边沿的凹陷通道,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定位板内部开设有主管路,所述第一凸起上开通有与主管路相连通的支管路。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压件二包括扇形的第二定位板、若干个开设于第二定位板内弧面边沿的第二凹槽,相邻两个第二凹槽之间为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端头位置处设有加热压板,所述第二凸起两侧壁上设有按压凸起。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四中,热压温度为200-220℃,热压压力为6-8mpa。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六中,热压温度为145-155℃,热压压力为4-6mpa。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发明在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的缝线位置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缝制支撑件,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立衬羽绒被的防窜绒、钻绒的效果;

24、2)本发明中支撑布料本体中部形成多层褶皱,窜绒、钻绒多是在挤压力作用下,羽绒随着气流向着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缝线位置处移动,而每次挤压后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气体排出的作用下,使得相邻褶皱之间相互闭合,可捕获向着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缝线位置处移动的羽绒,从而使羽绒不易进入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部,则也不易随着第二道缝线漏出,以提高面料的防窜绒、钻绒的效果;

25、3)本发明中若挤压力所产生的气流不足以使相邻褶皱相互分离,则褶皱形成第一道阻挡,使羽绒不易进入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部,第二腔体和黏胶层形成第二道阻挡,使羽绒不易进入第一腔体内部,以提高立衬羽绒被的防窜绒、钻绒的效果;

26、4)本发明中支撑筋条的作用在于其能支撑相邻的褶皱,使得褶皱能保持褶皱的形态,不易变形,以此来提高立衬羽绒被的长久的防窜绒、钻绒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若干个缝制在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之间的立衬布(3),所述上层面料(1)与立衬布(3)、下层面料(2)与立衬布(3)的缝线位置处以及上层面料(1)和下层面料(2)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均缝制有支撑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当支撑布料本体(41)缝制在上层面料(1)或下层面料(2)与立衬布(3)的缝线位置处,支撑布料本体(41)首端通过第一道缝线(51)缝制在立衬布(3)上,支撑布料本体(41)尾端通过第二道缝线(52)缝制在上层面料(1)或下层面料(2)上;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一(6)包括扇形的第一定位板(61)、若干个开设于第一定位板(61)外弧面边沿的第一凹槽(62)、两个分别开设于第一定位板(61)两条直线边沿的凹陷通道(66),相邻两个第一凹槽(62)之间为第一凸起(63),所述第一定位板(61)内部开设有主管路(64),所述第一凸起(63)上开通有与主管路(64)相连通的支管路(6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二(7)包括扇形的第二定位板(71)、若干个开设于第二定位板(71)内弧面边沿的第二凹槽(72),相邻两个第二凹槽(72)之间为第二凸起(73),所述第二凸起(73)端头位置处设有加热压板(74),所述第二凸起(73)两侧壁上设有按压凸起(7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热压温度为200-220℃,热压压力为6-8mpa。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热压温度为145-155℃,热压压力为4-6mpa。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及其加工方法,所述防窜绒立衬羽绒被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若干个缝制在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的立衬布,所述上层面料与立衬布、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的缝线位置处以及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均缝制有支撑件;所述立衬布为两层面料复合而成,两层面料的上下两端均互为相反方向平铺并分别与上层面料、下层面料缝制在一起;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布料本体,所述支撑布料本体中部弯折使支撑布料本体的首尾两端相接触。本发明在上层面料或下层面料与立衬布的缝线位置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左右两侧边缝线位置处缝制支撑件,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立衬羽绒被的防窜绒、钻绒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明,张传贵,高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