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结构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9996发布日期:2023-12-28 01:2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结构及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饮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连杆结构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1、饮水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饮水机上常用的出水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和电子自动控制。相比于电子自动控制的出水方式,手动控制的出水方式需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按着取水按键进行取水,而当使用者单次取水量较大或者携带过滤系统的饮水机出水速度低时,需要使用者长时间保持取水动作直至取满所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结构及饮水机,旨在解决由于使用者单次取水量较大或者携带过滤系统的饮水机出水速度低时,需要使用者长时间保持取水动作直至取满所需的饮用水,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结构,包括:

3、壳体,限定有容纳腔;

4、推杆,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所在的推杆段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环形槽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导向段、限位段及第二导向段;

5、拉杆,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拉杆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设在所述环形槽中;

6、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推杆连接;

7、所述推杆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滑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拉杆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滑动过程中,使得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导向段滑动,并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滑动至限位段后,拉紧所述推杆,以避免所述推杆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反向滑动,以及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限位段滑动至所述第二导向段后,释放所述推杆,使得所述推杆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反向滑动。

8、本申请采用推杆和拉杆的配合,当按压推杆使得推杆在壳体内滑动时,推杆压缩弹性件,拉杆的限位部沿第一导向段向限位段滑动。当拉杆的限位部滑动至限位段后,拉杆拉紧推杆,限制推杆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滑动。当将连杆结构应用到饮水机上时,连杆结构连接在出水按键与水龙头之间。在出水按键被按压带动推杆滑动,直至使得拉杆的限位部位于环形槽的限位槽之后,通过拉杆与推杆的配合可以使得水龙头维持开启状态(即,处于开启状态并锁定),从而便于在单次取水量较大或者饮水机出水速度低时进行取水。取水结束后,继续按压出水按键,将继续带动推杆滑动,使得限位部从限位段滑动至第二导向段。当作用在出水按键的外力被释放后(即,当用户松开出水按键后)推杆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滑动,此时水龙头在推杆反向滑动的过程中,由开启状态恢复至关闭状态,使得饮水机停止出水。整个出水过程中,使用者无需长时间保持取水动作直至取满所需的饮用水,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端限定出避让部,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避让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于所述容纳腔内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之间限定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臂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还具有转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转轴部连接,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内,所述拉杆通过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止反结构,所述转轴部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抵接件及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延伸段靠近所述转轴部的一侧具有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之间,所述牵引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滑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及所述第二抵接件配合,使所述转轴部沿其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止反结构配合,限制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反向滑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反结构包括沿所述环形槽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环形槽槽底的多个台阶,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导向段、所述限位段及所述第二导向段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与所在台阶的台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台阶与前一台阶之间的高度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经所述限位段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段、限位段及第二导向段分别对应的所述台阶的高度逐渐减小。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经所述限位段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滑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环形槽槽底的台阶高度呈等差数列变化。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主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牵引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上并朝向避让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牵引主体的两侧;

18、所述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滑动过程中与第一抵接件配合,使所述转轴部带动所述限位部朝远离所述环形槽槽底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末级台阶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段的首级台阶上;

19、所述第二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滑动过程中与第二抵接件配合,使所述转轴部带动所述限位部朝靠近所述环形槽槽底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始终与所在台阶的台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台阶与前一台阶之间的高度差。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还包括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段远离第一延伸段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段与所述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两侧。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

22、机体;

23、按键,设置于所述机体上;

24、水龙头,设置与所述机体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

25、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杆结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并连接所述按键和水龙头,所述连杆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滑动至所述限位段时,使所述拉杆拉紧所述推杆,使得所述水龙头处于维持开启的锁定状态,以及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限位段滑动至所述第二导向段后,所述拉杆释放所述推杆,使得所述水龙头解除所述锁定状态;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龙头内还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具有弹性并被配置为驱使所述水龙头关闭,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及行程均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一端限定出避让部,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避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于所述容纳腔内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之间限定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臂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还具有转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转轴部连接,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内,所述拉杆通过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止反结构,所述转轴部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抵接件及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延伸段靠近所述转轴部的一侧具有牵引部,所述牵引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之间,所述牵引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滑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及所述第二抵接件配合,使所述转轴部沿其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止反结构配合,限制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反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反结构包括沿所述环形槽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环形槽槽底的多个台阶,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导向段、所述限位段及所述第二导向段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与所在台阶的台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台阶与前一台阶之间的高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经所述限位段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段、限位段及第二导向段分别对应的所述台阶的高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导向段,经所述限位段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滑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环形槽槽底的台阶高度呈等差数列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主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牵引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上并朝向所述避让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牵引主体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段远离第一延伸段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段与所述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两侧。

12.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内还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具有弹性并被配置为驱使所述水龙头关闭,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及行程均相同。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杆结构及饮水机,连杆结构包括壳体限定有容纳腔;推杆穿设在壳体上,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所在的推杆段位于容纳腔内,环形槽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导向段、限位段及第二导向段;拉杆与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容纳腔内,拉杆具有限位部,限位部插设在环形槽中;弹性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与推杆连接;推杆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滑动,并压缩弹性件,拉杆用于在推杆滑动过程中,使得限位部沿第一导向段滑动,并在限位部自第一导向段滑动至限位段后,拉紧推杆,以避免推杆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反向滑动,以及在限位部自限位段滑动至第二导向段后,释放推杆,使得推杆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反向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森,耿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