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

文档序号:34155393发布日期:2023-05-14 16:3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

本技术属于栽培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


背景技术:

1、金钗石斛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干后呈金黄色,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生长,金钗石斛栽培时多将石斛栽培盆放置在栽培架上。

2、现有金钗石斛栽培架多为固定式结构,在家庭阳台种植金钗石斛的人员需要根据自家阳台面积订购对应尺寸的栽培架,有时会出现测算阳台尺寸大小偏差,进而导致订购栽培架的尺寸不符合阳台实际需求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可对栽培架的占地面积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通过转动内丝管使得连接杆和螺纹杆相对移动,继而连接杆和螺纹杆分别带动支撑架相对移动,继而使得左右侧置盆板相对移动,即可调节石斛栽培架的尺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九个置盆板,中间置盆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左右侧置盆板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左右侧置盆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块槽,两个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和螺纹杆,所述连接杆和螺纹杆的表面共同套设有内丝管,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内丝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焊接有圆板块,所述内丝管的内壁开设有与圆板块相适配的圆板槽,左右侧置盆板与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

3、优选的,所述横杆的表面与中间置盆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表面与左右侧置盆板之间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内丝管的表面磨砂处理有摩擦面。

5、优选的,所述置盆板的顶部开设有盆底槽。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黏连有三个橡胶垫。

7、优选的,左侧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挂钩。

8、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内丝管在圆板块的表面转动,使得内丝管带动螺纹杆在内丝管的内腔左移,继而螺纹杆带动右侧支撑架左移,同时内丝管通过圆板块和连接杆带动左侧支撑架右移,进而两个支撑架分别带动边侧置盆板相互靠近,即可达到调节栽培架整体占地尺寸,避免固定式栽培架与阳台实际尺寸不符需要换货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栽培架的适用性的目的。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摩擦面的设置,增大内丝管表面的摩擦,避免使用者直接转动内丝管时出现手滑的情况发生。

10、3、本实用新型通过盆底槽的设置,对金钗石斛盆进行限位,避免石斛盆在置盆板的顶部发生滑动移位的情况发生。

11、4、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对支撑架的底部进行包裹防护,避免支撑架在阳台地面移动时造成地面划损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九个置盆板(2),中间置盆板(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杆(3),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左右侧置盆板(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左右侧置盆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4)相适配的块槽(5),两个支撑架(1)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和螺纹杆(7),所述连接杆(6)和螺纹杆(7)的表面共同套设有内丝管(8),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与内丝管(8)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右端焊接有圆板块(9),所述内丝管(8)的内壁开设有与圆板块(9)相适配的圆板槽(10),左右侧置盆板(2)与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的表面与中间置盆板(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的表面与左右侧置盆板(2)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管(8)的表面磨砂处理有摩擦面(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盆板(2)的顶部开设有盆底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黏连有三个橡胶垫(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支撑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挂钩(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钗石斛栽培架,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九个置盆板,中间置盆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左右侧置盆板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左右侧置盆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块槽。本技术通过拧动内丝管在圆板块的表面转动,使得内丝管带动螺纹杆在内丝管的内腔左移,继而螺纹杆带动右侧支撑架左移,同时内丝管通过圆板块和连接杆带动左侧支撑架右移,进而两个支撑架分别带动边侧置盆板相互靠近,即可达到调节栽培架整体占地尺寸,避免固定式栽培架与阳台实际尺寸不符需要换货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栽培架的适用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强,张自斌,邓杰玲,黄昌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