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427发布日期:2023-12-14 05:0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已知的诸如电饭锅、电压力锅的烹饪器具,其内锅锅口处的密封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可拆盖上的硅胶密封圈来实现的,以防止烹饪空间中的蒸汽从内锅的锅口溢出。由于硅胶密封圈自身容易发黄失效,则会影响其密封性能。此外,硅胶密封圈的倒扣结构较容易滞留冷凝水和食物残渣,因此每次烹饪结束后都需要清洗硅胶密封圈,并且清洗操作复杂麻烦。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3、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的顶部外周设置有锅沿;以及

4、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所述盖体的外周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环形凸起沿着所述锅沿的周向接触所述锅沿,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5、其中,所述盖体还设置有渐缩部,所述渐缩部沿所述环形凸起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并且高于所述环形凸起,所述渐缩部的横截面构造为从下向上逐渐缩小。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在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的底部,使得内锅中的温度呈现上部低温下部高温的阶梯温差,而热蒸汽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热蒸汽在100℃时的密度小于常温下的空气密度,所以密度小的蒸汽就会向上扩散,其扩散速度与温差大小相关,温差越大其扩散越快。向上升的热蒸汽在遇到渐缩部后被吸热冷凝成冷凝水,当渐缩部上凝结的水量大于水表面张力的时候冷凝水就会沿着渐缩部向下流动,最终达到环形凸起和锅沿的接触位置处,并在该处形成水膜以隔绝或者阻碍蒸汽从该处泄漏。由此,省略了锅口密封圈,简化了结构,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7、可选地,所述环形凸起的纵向截面构造为圆弧形,并且/或者

8、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锅沿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

9、根据本方案,环形凸起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环形凸起和锅沿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以便于在环形凸起和锅沿之间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水膜。

10、可选地,所述渐缩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冷凝面,在所述盖体的纵向截面上,所述冷凝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满足:20°≤a≤60°。

11、根据本方案,当冷凝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满足上述范围时,不仅能够保证热蒸汽具有较大的冷凝面积,同时使得冷凝水能够快速回流到环形凸起和锅沿的接触位置处。

12、可选地,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将所述烹饪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并且所述出气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渐缩部。

13、根据本方案,能够使得出气孔设置在盖体的较高或者最高的位置处。

14、可选地,所述盖体还设置有中心部,所述中心部连接在所述渐缩部的内周边缘,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中心部。

15、根据本方案,能够使得出气孔位于盖体的中心,并且设置在盖体的较高或者最高的位置处。

16、可选地,在所述盖体的纵向截面上,所述中心部和所述渐缩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7、根据本方案,能够使得中心部整体位于渐缩部的顶端或者上方,进而使得出气孔位于盖体的较高或者最高位置处。

18、可选地,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外沿和连接部,所述外沿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外沿,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外沿和所述渐缩部之间。

19、根据本方案,连接部连接在外沿和渐缩部之间,能够引导渐缩部上的冷凝水向外沿流动,以在环形凸起和锅沿之间形成水膜。

20、可选地,在所述盖体的纵向截面上,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渐缩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并且/或者

21、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外沿,并且垂直于所述中心部。

22、根据本方案,盖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23、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引流面,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最大距离h1和所述引流面的高度h2之间的关系满足:0.08≤h2/h1≤0.3,并且/或者

24、所述环形凸起向下凸出于所述外沿的高度h3满足:0.5mm≤h3≤1.5mm。

25、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引流面,以便于将冷凝面上的冷凝水引导到环形凸起和锅沿的接触位置处;当出气孔与环形凸起之间的最大距离h1和引流面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使得引流面具有合适的高度以到达高效的引流,同时避免冷凝面上的冷凝水来不及引流就掉落到内锅中;当环形凸起向下凸出于外沿的高度h3满足上述范围时,能够使得环形凸起和锅沿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26、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内径d1和所述内锅的锅口直径d2之间的关系满足:-5mm≤d1-d2≤5mm。

27、根据本方案,当连接部的内径d1和内锅的锅口直径d2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使得冷凝水快速地引流到外沿和锅沿的接触位置处。

28、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可拆盖,所述外沿、所述连接部、所述渐缩部、所述中心部均设置于所述可拆盖,并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可拆盖的最高位置处。

29、根据本方案,可拆盖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成产成本。

30、可选地,所述环形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所述环形凸起同轴的设置。

31、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环形凸起,能够使得环形凸起和锅沿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冷凝面,在所述盖体的纵向截面上,所述冷凝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满足:20°≤a≤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将所述烹饪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并且所述出气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渐缩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置有中心部,所述中心部连接在所述渐缩部的内周边缘,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中心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的纵向截面上,所述中心部和所述渐缩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置有外沿和连接部,所述外沿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外沿,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外沿和所述渐缩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可拆盖,所述外沿、所述连接部、所述渐缩部、所述中心部均设置于所述可拆盖,并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可拆盖的最高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所述环形凸起同轴的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和加热装置,内锅的顶部外周设置有锅沿;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盖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环形凸起沿着锅沿的周向接触锅沿以在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还设置有渐缩部,渐缩部沿环形凸起的周向设置在环形凸起的内侧并且高于环形凸起,渐缩部的横截面构造为从下向上逐渐缩小。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向上升的热蒸汽在遇到渐缩部后被吸热冷凝成冷凝水,当渐缩部上凝结的水量大于水表面张力的时候冷凝水会沿着渐缩部向下流动,最终达到环形凸起和锅沿的接触位置处,在该处形成水膜以隔绝或者阻碍蒸汽从该处泄漏,且省略了锅口密封圈。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鹏,吕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