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6918发布日期:2023-08-10 00:3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门窗。


背景技术:

1、门窗是一种比较常见建筑物组成部分,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不仅是建筑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其门窗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现有的新型门窗在使用时,现有的玻璃板通过安装框安装在窗框的内侧,且玻璃板固定在安装框的内侧,在对玻璃板进行拆卸时,需要将安装框从窗框的内侧取下,较为繁琐,不便于对玻璃板进行更换;

3、2、现有的新型门窗在使用时,现有的窗户内侧缺乏防护结构,需要在窗户上外加防护结构,且外加的防护结构影响到门窗的造型,不便于进行使用。

4、因此,现有的新型门窗,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门窗,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利用主体组件中的安装板将玻璃板卡接在第一安装框的内侧,实现了对玻璃板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玻璃板进行更换的问题,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利用防护组件中的安装条和u型块对防护杆进行安装,并利用防护杆的设置增加了门窗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门窗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门窗,包括窗框,窗框的内侧前端设置有主体组件,窗框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

4、主体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窗框内侧前端的第一安装框,以及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框内的玻璃板;

5、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窗框内侧中心位置的安装条,以及通过u型块设置的防护杆。

6、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内侧前端的一侧,第一安装框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侧,玻璃板的顶端卡接在第一安装框的内侧顶部,玻璃板的底端卡接在安装板上。

7、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框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玻璃板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侧。

8、进一步地,安装槽内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安装板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的内侧。

9、进一步地,窗框内侧顶部和底部一侧的前端均开设有安装孔,窗框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框的前端面一侧转动连接有把手,第一安装框的顶部和底部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孔的内侧。

10、进一步地,安装条分别固定连接在窗框内侧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上,u型块均匀套接在安装条上,防护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u型块的相向面上。

11、进一步地,安装条的前端面上均匀开设有第三螺纹孔,u型块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第四螺纹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孔的内侧。

12、进一步地,窗框的内侧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窗纱。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在使用时,安装板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框底部的安装槽内侧,并利用第一安装框内侧顶部的第一凹槽和安装板上表面的第二凹槽实现对玻璃板的卡接,实现了对第一安装框和玻璃板之间进行安装,方便对玻璃板进行装卸,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玻璃板进行装卸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在使用时,防护杆通过u型块安装在安装条之间,通过防护杆将窗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部分,避免有人通过窗户进入到室内,并在不需要防护杆进行防护时,可以通过u型块带动防护杆向窗框的内部两侧进行移动,避免防护杆的存在影响到采光,解决了现有的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门窗,包括窗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侧前端设置有主体组件(2),所述窗框(1)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1)内侧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板(2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212)的内侧,所述玻璃板(23)的顶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内侧顶部,所述玻璃板(23)的底端卡接在所述安装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13),所述安装板(2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221),所述玻璃板(23)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213)和所述第二凹槽(22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2)内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4),所述安装板(22)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2),所述第二螺纹孔(222)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23),所述第一螺栓(22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222)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214)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内侧顶部和底部一侧的前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窗框(1)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前端面一侧转动连接有把手(211),所述第一安装框(21)的顶部和底部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15),所述安装杆(2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1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3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窗框(1)内侧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上,所述u型块(32)均匀套接在所述安装条(31)上,所述防护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块(32)的相向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31)的前端面上均匀开设有第三螺纹孔(311),所述u型块(32)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螺纹孔(321),所述第四螺纹孔(32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322),所述第二螺栓(32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四螺纹孔(321)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螺纹孔(311)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侧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框(4),所述第二安装框(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窗纱(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门窗,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内侧前端设置有主体组件,所述窗框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窗框内侧前端的第一安装框,以及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框内的玻璃板;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窗框内侧中心位置的安装条,以及通过U型块设置的防护杆。本技术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利用安装板将玻璃板卡接在第一安装框的内侧,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玻璃板进行更换的问题,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利用安装条和U型块对防护杆进行安装,并利用防护杆的设置增加了门窗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门窗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振昶,车文婷,王鹏飞,吴国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恒世卓(青岛)建筑设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