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4073发布日期:2023-08-18 08:0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动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电动升降桌。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两腿电动升降桌,所采用的布局均为地脚上安装有立柱,两立柱贴近桌面的位置设有横梁,横梁中设有控制器。控制上有各种插头,其中还设有ac/dc插头,用于从外部接入电源线,以驱动桌面的升降。

2、这样做的好处是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但在实际使用中,不论是居家使用或是办公使用,由于其臃肿的走线,总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

3、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居家还是在办公室中,很多人都通过电脑来展开生产生活,成为了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部分电脑为了数据传输稳定,都需要使用有线网线连接。直接将网线拉到桌面上,网线悬空容易被绊倒,而且在不使用时网线会从桌面上滑落,给下一次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升降桌,能够较好的设置网线位置,方便用户取放。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动升降桌,包括桌面、横梁、升降机构和驱动升降机构升降的电机,所述横梁支撑于所述桌面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和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分别连接于横梁的端部,所述横梁内设有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器,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内穿设有网线,所述桌面上开有供网线端部穿出的开孔,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电缆。

3、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升降立柱与所述横梁相通,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第一网线入口,所述横梁上开有与开孔相通的第一网线出口。

4、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横梁侧壁的外侧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横梁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卷线器相通的第二网线入口和第二网线出口。

5、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横梁内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网线的端部穿过所述卷线器后从开孔伸出桌面。

6、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网线成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内侧壁之间。

7、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电缆成螺旋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

8、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电缆入口。

9、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电缆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内孔的侧壁之间。

10、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每根升降立柱均连有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电机电连接。

11、在上述电动升降桌中,所述开孔上设有过线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3、网线穿过第一升降立柱并且从桌面穿出,解决了目前网线悬空设置容易被绊倒的问题。利用第一升降立柱的空心结构,将网线穿入其中,通过第一升降立柱为网线提供保护,并且从桌面上的开孔穿出,使得网线不再悬空设置,同时利用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分开设置的特性,将电缆设置在第二升降立柱内,既能利用第二升降立柱对电缆进行隐藏和保护,还能实现强电和弱电的分离,减少电缆对网线信号的干扰。

14、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立柱与所述横梁相通,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第一网线入口,所述横梁上开有与开孔相通的第一网线出口。通过横梁可以扩展导线在沿桌面横向上的位移,并对横向位置的网线进行保护,让网线从升降立柱穿入横梁,避免了网线外露,也可以调整网线穿出到桌面更加合理的位置。

15、进一步的方案,横梁侧壁的外侧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横梁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卷线器相通的第二网线入口和第二网线出口。设有卷线器,对网线进行收纳,用户需要多少就可以撤出多少网线,避免网线在桌面上露出过多长度,使得桌面更加整洁清爽,在网线使用完毕后,也可以通过卷线器将网线收纳,方便后续使用,利用横梁为载体将卷线器固定在横梁的侧壁上,避免卷线器对横梁内其他部件造成影响,在横梁的侧壁上

1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内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网线的端部穿过所述卷线器后从开孔伸出桌面。设有卷线器,对网线进行收纳,用户需要多少就可以撤出多少网线,避免网线在桌面上露出过多长度,使得桌面更加整洁清爽,网线使用完毕后,也可以通过卷线器将网线收纳,方便后续使用,在横梁内有足够空间的前提下,将卷线器固定在横梁内,通过横梁对卷线器进行保护,并且避免卷线器外露影响到整体美观。

1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网线成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内侧壁之间。网线成螺旋状环绕,既可以避开电机和升降杆,而且螺旋状的网线可以存储更多的长度,适应升降立柱的长度变化。

18、进一步的方案,电缆成螺旋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电缆成螺旋状设置在第二升降立柱内,以便适应第二升降立柱的长度变化。

19、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电缆入口。电缆从第二升降立柱的底端进入到第二升降立柱内,减少外露电缆长度,尽可能的多对电缆进行保护。

20、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电缆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内孔的侧壁之间。利用升降杆和第二内孔之间的间隙布置电缆,防止电缆与升降杆之间出现干涉。

21、进一步的方案,每根升降立柱均连有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电机电连接。使两边的升降立柱可以实现同步升降控制,有利于保持升降时桌面的受力平衡。

22、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孔上设有过线盒。过线盒可以对网线进行保护,防止网线与开孔侧壁摩擦造成网线受损。



技术特征:

1.电动升降桌,包括桌面、横梁、升降机构和驱动升降机构升降的电机,所述横梁支撑于所述桌面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和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分别连接于横梁的端部,所述横梁内设有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内穿设有网线,所述桌面上开有供网线端部穿出的开孔,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电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与所述横梁相通,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第一网线入口,所述横梁上开有与开孔相通的第一网线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横梁侧壁的外侧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横梁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卷线器相通的第二网线入口和第二网线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内固定有收纳所述网线的卷线器,所述网线的端部穿过所述卷线器后从开孔伸出桌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网线成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内侧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成螺旋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底端开有电缆入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内沿轴线开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电缆环绕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内孔的侧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每根升降立柱均连有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电机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上设有过线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动升降桌,包括桌面、横梁、升降机构和驱动升降机构升降的电机,横梁支撑于桌面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分别连接于横梁的端部,横梁内设有控制电机工作的控制器,第一升降立柱内穿设有网线,桌面上开有供网线端部穿出的开孔,第二升降立柱内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电缆。本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目前网线悬空设置容易被绊倒的问题。利用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分开设置的特性,将网线设置在第一升降立柱内,将电缆设置在第二升降立柱内,既能利用第二升降立柱对电缆进行隐藏和保护,还能实现强电和弱电的分离,减少电缆对网线信号的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峰,周少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