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洗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0121发布日期:2023-09-08 06:2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易清洗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厨房电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易清洗烹饪容器。


背景技术:

1、电饭煲已成为现在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现有一些电饭煲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通常在内胆的内壁喷涂有防护涂层,防护涂层能够有效减少烹饪时食物的粘锅现象,优化烹饪效果,同时方便使用后的清洗。然而,采用防护涂层的内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受硬物刮擦以及酸性、盐性食物的腐蚀等影响,容易导致防护涂层的破坏甚至脱落,具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2、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发明的一种不设任何不粘涂层的0涂层内锅,其通过在内锅外设置冷却风扇,在烹饪阶段的末期,通过进风口使外部冷气流进入,对内胆的外表面进行风冷降温,使内胆外表面温度快速降低,从而当内胆内部的高温蒸汽与内胆表面接触时,会迅速冷凝液化为冷凝水,进而在食物和内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防止食物与内锅表面粘连,起到不沾效果。然而该方案由于需要额外增加冷却风扇等结构,锅体的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设计,还需要对冷却风扇匹配相应的工作程序,进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清洗烹饪容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易清洗烹饪容器,包括匀热铝层和内不锈钢层,所述匀热铝层用于将烹饪容器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壁,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经拉丝形成多圈微米级的环形凹槽,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还设有金属匀热防粘层,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覆盖在环形凹槽上,且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小于匀热铝层。

3、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饭盒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壁周向上深度一致;或者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壁周向上深度可变的设置。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为铬金属材质。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为t,0.5μm≤t≤2.5μm。

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d1为2μm-100μm;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d2为2μm-100μm。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d2大于连接部的宽度d1。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2μm-100μm。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任一环形凹槽与至少另一所述环形凹槽沿锅壁径向至少部分重叠。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延伸至烹饪容器翻边,所述凹槽与连接部在翻边形成至少一个导气纹槽。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锅体,以及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内锅,该内锅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易清洗烹饪容器。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内不锈钢层的内壁进行拉丝工艺处理,使得烹饪容器的内表面上形成若干圈环形凹槽,然后在设有环形凹槽的内不锈钢层内壁上设置金属匀热防粘层,其中拉丝形成的环形凹槽为微米级的环形凹槽,使得烹饪容器的内不锈钢层内壁实现了抛光效果,同时烹饪容器经过拉丝工艺处理形成若干环形凹槽后,使得内不锈钢层的内壁具有一定的微米级粗糙度,在这样的内不锈钢层表面设置金属匀热防粘层,有助于提升金属匀热防粘层与内不锈钢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二者结合更加紧密,保障了金属匀热防粘层在内不锈钢层表面覆盖的结合可靠性,避免了由于结合不紧密影响热量传递效率的问题。此外,匀热铝层位于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外侧,在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时,是从烹饪容器的外部加热,因此相对金属匀热防粘层而言,匀热铝层更加接近热源,能够起到有效的储能和传热作用,避免烹饪容器本身的热量上升或下降速度过快。另一方面,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相对匀热铝层的厚度而言相对较薄,因此金属匀热防粘层可以将匀热铝层中的热量快速的传递给食材,实现烹饪容器与食材之间的热交换,避免烹饪容器的热量被隔离、存储在内不锈钢层上,造成局部过热的风险,通过采用上述设置的烹饪容器,在不额外设置涂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烹饪过程中对食材的均匀加热以及不粘效果,避免发生糊锅、粘锅的问题。

15、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表面周向上深度一致;或者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表面周向上深度可变的设置。在烹饪容器内表面上形成深度一致的环形凹槽所需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有助于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内不锈钢层内壁上形成深度不一致的环形凹槽,有助于增加内不锈钢层的粗糙度,进一步优化金属匀热防粘层与内不锈钢层表面之间附着的牢固性。

16、2.所述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d1为2μm-100μm;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d2为2μm-100μm。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2μm-100μm。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d1设采用上述参数设置,能够防止连接部宽度过大,造成环形凹槽在单位面积上占比过小,进而使得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表面上的面积和数量过小,造成烹饪容器内表面部分区域无法有效地产生不粘效果,降低烹饪容器的不粘性能。另外,将环形凹槽的宽度d2设置在2μm-100μm之间,能避免环形凹槽的尺寸过大,影响不粘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2μm-100μm,避免环形凹槽的深度过浅影响不粘效果,同时避免环形凹槽过深导致米汤等杂质残留在凹槽中难以清理。

17、3.将环形凹槽的宽度d2设置成大于连接部的宽度d1,使得在单位面积上或环形凹槽与其连接部形成的单位阵列中,环形凹槽的面积占比大于连接部的面积占比,即内不锈钢层上环形凹槽的面积和数量尽量多,有助于提升内不锈钢层内壁的粗糙程度,进一步优化金属匀热防粘层在内不锈钢层上的附着效果,提升烹饪容器的良品率和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技术特征:

1.易清洗烹饪容器,包括匀热铝层和内不锈钢层,所述匀热铝层用于将烹饪容器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经拉丝形成多圈微米级的环形凹槽,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还设有金属匀热防粘层,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覆盖在环形凹槽上,且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小于匀热铝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表面周向上深度一致;或者所述环形凹槽在烹饪容器内表面周向上深度可变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为铬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为t,0.5μm≤t≤2.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d1为2μm-100μm;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d2为2μm-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d2大于连接部的宽度d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2μm-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任一环形凹槽与至少另一所述环形凹槽沿锅壁径向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延伸至烹饪容器翻边,所述凹槽与连接部在翻边形成至少一个导气纹槽。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锅体,以及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易清洗烹饪容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包括匀热铝层和内不锈钢层,所述匀热铝层用于将烹饪容器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壁,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经拉丝形成多圈微米级的环形凹槽,所述内不锈钢层的内壁还设有金属匀热防粘层,所述金属匀热防粘层覆盖在环形凹槽上,且金属匀热防粘层的厚度小于匀热铝层。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崔卫民,曹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