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隐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4709发布日期:2023-10-21 18:0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开隐形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开隐形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房屋的门与墙做成整体,即门在关闭状态下门与墙处在同一水平面,达到门既是墙的隐形效果。

2、但是,由于内开门的门框在安装时,需要将门套立挺固定在墙体,使得门套两侧均需要连接件进行固定,而门套立挺的两侧采用连接件则无法使门与墙真正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使得门无法达到所需的隐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开隐形门,以解决现有内开隐形门的门套立挺的两侧需要连接件固定在墙体,所带来的隐形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内开隐形门,包括:门框、门扇、连接件和墙板;

4、门扇可开合设置于门框;

5、门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启口;

6、门扇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开启口配合的第二开启口;

7、墙板安装于墙体,墙板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槽,门框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的第二槽。

8、优选的,门框,包括:门套立挺、侧挡、拉片和门挡;

9、两个门套立挺分别设置于门洞两侧;

10、侧挡设置于门套立挺的第一侧,门套立挺的第二侧通过拉片固定于墙体;

11、门套立挺的第二侧还通过连接件与墙板相连;

12、门挡设置于门套立挺的第二侧,门挡与墙板相接形成第一开启口。

13、优选的,拉片为l型金属片。

14、优选的,拉片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且拉片的第一端位于墙板与墙体之间;

15、拉片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门套立挺固定,且拉片的第二端位于门套立挺与墙体之间。

16、优选的,门框,包括:门套立挺、横挺、侧挡和门挡;

17、两个门套立挺分别设置于门洞两侧;

18、横挺设置于门洞的上部,且横挺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门套立挺相连;

19、侧挡设置于门套立挺第一侧;

20、门套立挺的第二侧通过连接件与墙板相连;

21、门挡设置于门套立挺的第二侧,且位于门套立挺与门扇之间。

22、优选的,连接件为z型结构;

23、门挡开设有用于卡接连接件的第二槽;

24、第一槽与第二槽均与门套立挺垂直。

25、优选的,第一开启口和/或第二开启口采用异型封边设备进行封边处理。

26、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隐形门,将门扇可开合设置于门框,并在门框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开启口;门扇的两侧均开设与第一开启口配合的第二开启口;以及在墙板开设用于固定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槽,门框开设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的第二槽。通过上述公开的内开隐形门,由于连接件的第一端是设置在墙板的第一槽内,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在门框的第二槽内,因此,能够将连接件隐藏起来,并对门框进行牢固固定,且门扇通过第二开启口与门框的第一开启口配合,在门扇关闭时,能够使门扇与墙板处于同一平行,进而在视觉上实现了门的隐形,达到了所需要的隐形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扇、连接件和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包括:门套立挺、侧挡、拉片和门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为l型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的第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且所述拉片的第一端位于墙板与所述墙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包括:门套立挺、横挺、侧挡和门挡;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z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启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启口采用异型封边设备进行封边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开隐形门。将门扇可开合设置于门框,并在门框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开启口;门扇的两侧均开设与第一开启口配合的第二开启口;以及在墙板开设用于固定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槽,门框开设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的第二槽。通过上述公开的内开隐形门,由于连接件的第一端是设置在墙板的第一槽内,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在门框的第二槽内,因此,能够将连接件隐藏起来,并对门框进行牢固固定,且门扇通过第二开启口与门框的第一开启口配合,在门扇关闭时,能够使门扇与墙板处于同一平行,进而在视觉上实现了门的隐形,达到了所需要的隐形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曾丽,季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闼闼家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