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4027发布日期:2023-09-14 01:5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吧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茶吧机,一般包括柜体、吧台和花架,吧台安装在柜体的顶部,花架安装在吧台上,吧台用于放置水壶,从而可以通过水壶接水和烧水,花架上设置有出水嘴,出水嘴通过管路与柜体内的水桶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出水嘴向水壶防水。

2、上述茶吧机,花架与吧台一般是通过螺丝相固定的,当需要对茶吧机进行收纳存放时,为了减小茶吧机的整体高度,一般会将花架与吧台相分离,然后将花架平放在吧台上,然而,由于目前茶吧机中花架与吧台是通过螺丝固定的,使得将花架与吧台相分离时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吧机,其使得将花架与吧台相分离时操作较为方便,从而便于将茶吧机进行收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吧机,包括柜体、吧台和花架;

3、吧台安装在柜体的顶部,吧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4、花架的底部设置有插块,插块可拆卸的插接在凹槽内,插块上设置有第一卡齿;

5、吧台上设置有活动块、用于驱动活动块移动以使活动块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卡齿,当活动块处于第一工位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相互扣合以使插块被固定在凹槽内;当活动块处于第二工位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相互脱开以使插块能够从凹槽内拔出。

6、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旋钮和弹簧,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吧台上,活动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块上,活动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拨块,旋钮可转动的设置在吧台上,旋钮连接有旋钮杆,旋钮杆上设置有第二拨块,第二拨块与第一拨块相抵靠,以使旋钮在正向旋转时第二拨块通过第一拨块带动活动块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吧台相抵,弹簧用于驱动活动块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

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槽孔,第一拨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槽孔内。

8、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的背离第二卡齿的一侧设置有凹部,弹簧位于凹部内。

9、作为优选,所述凹槽靠近吧台的后侧面。

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1、本实用新型的茶吧机在需要进行收纳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块由第一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使得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相互脱开,此时插块就能够从凹槽内拔出,从而可以使得花架与吧台相分离,此时可以将花架平放在吧台上,从而减小了茶吧机的整体高度,便于对茶吧机进行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吧台(20)和花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块(22)、旋钮(23)和弹簧(24),固定块(22)固定安装在吧台(20)上,活动块(21)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块(22)上,活动块(2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拨块(212),旋钮(23)可转动的设置在吧台(20)上,旋钮(23)连接有旋钮杆(231),旋钮杆(231)上设置有第二拨块(232),第二拨块(232)与第一拨块(212)相抵靠,以使旋钮(23)在正向旋转时第二拨块(232)通过第一拨块(212)带动活动块(21)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21)和吧台(20)相抵,弹簧(24)用于驱动活动块(21)从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上设置有槽孔(221),第一拨块(212)可滑动的设置在槽孔(2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1)的背离第二卡齿(211)的一侧设置有凹部(213),弹簧(24)位于凹部(2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6)靠近吧台(20)的后侧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吧机,包括柜体、吧台和花架;吧台安装在柜体的顶部,吧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花架的底部设置有插块,插块可拆卸的插接在凹槽内,插块上设置有第一卡齿;吧台上设置有活动块、用于驱动活动块移动以使活动块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卡齿,当活动块处于第一工位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相互扣合以使插块被固定在凹槽内;当活动块处于第二工位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相互脱开以使插块能够从凹槽内拔出。本技术使得将花架与吧台相分离时操作较为方便,从而便于将茶吧机进行收纳。

技术研发人员:丁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约平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