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9946发布日期:2023-09-08 01:3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底盘。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cn114869089a(一种座椅底盘),公开了底盘设有弹簧组件,座椅的靠背通过该弹簧组件进行支撑,并调节靠背的倾仰角度,即可根据靠背的受力而调节倾仰角度,例如靠背所受到的力较小时,倾仰角度调节相对较小,靠背所受到的力较大时,倾仰角度调节相对较大;如此,体形强硕的用户与体形瘦小的用户使用时,靠背的倾仰角度会不相同,影响用户的体验,并且,同一用户对靠背的倾仰角度存在多种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底盘,调节组件能够对弹簧组件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实现初始弹力的调节,从而对靠背的倾仰角度进行档位调节,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适应同一用户的多种需求。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座椅底盘,包括壳体、活动支架、弹簧组件与调节组件;

4、活动支架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于壳体;

5、弹簧组件倾斜设置,弹簧组件与活动支架驱动连接,弹簧组件能够随活动支架的转动而进行伸缩运动;

6、调节组件包括凸轮,凸轮的边缘部设有多个档位槽,弹簧组件设有与之相配合档位柱,凸轮通过转动方式调节弹簧组件的倾斜度,从而调节弹簧组件的压缩量。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与护罩;

8、护罩的一端通过第二轴与活动支架连接;

9、护罩的另一端设有档位柱;

10、第一弹簧的一端通过第三轴与壳体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轴与护罩靠近档位柱的一端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杆与齿轮组,第一驱动杆、齿轮组与凸轮依次驱动连接。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

13、第一齿轮与第一驱动杆联动,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驱动连接,第三齿轮与凸轮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齿轮组还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于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6、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三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7、第三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支架的中部通过第一轴可转动的连接于壳体;

19、调节组件的凸轮与第三齿轮均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轴。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能够限定活动支架的角度或位置。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联动片、从动片、连杆与触动板;

22、联动片与第三驱动杆联动,联动片与从动片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从动片与触动板联动。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底盘的调节组件能够对弹簧组件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实现初始弹力的调节,从而对靠背的倾仰角度进行档位的快速调节,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适应同一用户的多种需求,提高功能性、适用性与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活动支架(2)、弹簧组件(3)与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3)包括第一弹簧(31)与护罩(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一驱动杆(41)与齿轮组(42),所述第一驱动杆(41)、所述齿轮组(42)与所述凸轮(43)依次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2)包括第一齿轮(421)与第三齿轮(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2)还包括第二齿轮(422),所述第二齿轮(422)设于所述第一齿轮(421)与第三齿轮(4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422)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421)的分度圆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2)的中部通过第一轴(7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壳体(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组件(5),所述锁定组件(5)能够限定活动支架(2)的角度或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调节组件(6),所述升降调节组件(6)包括联动片(61)、从动片(62)、连杆(63)与触动板(6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底盘,包括壳体、活动支架、弹簧组件与调节组件,活动支架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于壳体,弹簧组件倾斜设置,弹簧组件与活动支架驱动连接,弹簧组件能够随活动支架的转动而进行伸缩运动,调节组件包括凸轮,凸轮的边缘部设有多个档位槽,弹簧组件设有与之相配合档位柱,调节组件能够对弹簧组件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实现初始弹力的档位快速调节,实现靠背的倾仰调节,适应不同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罗兆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榆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