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锅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6812发布日期:2023-10-14 10: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式锅盖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锅盖架。


背景技术:

1、锅盖架放置在厨房内,方便锅盖的放置。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 cn210169912u;公开日:2020年3月24日)公开了一种防倾倒锅盖架,包括锅盖架主体、弧形凹槽和滑动块,所述锅盖架主体一侧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通过滑块与滑动块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半圆型凹槽,所述锅盖架主体一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半圆型凹槽,且第一半圆型凹槽与第二半圆型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锅盖架主体的中部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底端的中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锅盖架主体中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集水箱的外壁滑动连接,且集水箱的内部与通水孔的底端相通。

2、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是:其锅盖的放置空间已经被限定,只能适用于一定规格的锅盖放置,锅盖太大时难以放入锅盖架内,锅盖太小放入锅盖架后容易发生位移,放置不稳定,导致其使用局限性很大,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调节式锅盖架。

2、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

3、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底架和后底架,所述前底架上排列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后底架上排列设置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还包括多个架条,所述架条呈u字形,所述架条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卡钩,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涨紧地卡入到第一卡槽内,第二卡钩涨紧地卡入到第二卡槽内,相邻的两个架条围出锅盖卡放空间。

4、所述前底架包括第一前底架板和第二前底架板,所述第二前底架板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前底架板上,所述后底架包括第一后底架板和第二后底架板,所述第二后底架板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后底架板上,所述第一前底架板和第一后底架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前底架板和第二后底架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进行连接。

5、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套装有硅胶防滑套。

6、所述架条采用不锈钢材质。

7、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调节式锅盖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进行规模化生产;通过将架条活动卡装在前、后夹板上对应的卡槽内,可以根据锅盖规格的变化,选择调节两个相邻的架条的间距,进而满足对应锅盖的放置需求,使得锅盖的放置更加牢靠,有效提升其使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技术特征:

1.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底架和后底架,所述前底架上排列设置有第一卡槽(3),所述后底架上排列设置有与第一卡槽(3)对应的第二卡槽(12),还包括多个架条(7),所述架条(7)呈u字形,所述架条(7)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卡钩(4),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卡钩(13),所述第一卡钩(4)涨紧地卡入到第一卡槽(3)内,第二卡钩(13)涨紧地卡入到第二卡槽(12)内,相邻的两个架条(7)围出锅盖卡放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架包括第一前底架板(6)和第二前底架板(5),所述第二前底架板(5)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前底架板(6)上,所述后底架包括第一后底架板(10)和第二后底架板(11),所述第二后底架板(1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后底架板(10)上,所述第一前底架板(6)和第一后底架板(10)之间通过第一连杆(8)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前底架板(5)和第二后底架板(11)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上套装有硅胶防滑套(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条(7)的顶部具有供盖柄卡放的弧形下凹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条(7)采用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调节式锅盖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底架和后底架,所述前底架上排列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后底架上排列设置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还包括多个架条,所述架条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卡钩,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涨紧地卡入到第一卡槽内,第二卡钩涨紧地卡入到第二卡槽内,相邻的两个架条围出锅盖卡放空间。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地改变架条的位置,调节锅盖卡放空间的大小,与锅盖的规格相适应,提高其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凯勒卫浴洁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