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8181发布日期:2023-12-21 14:1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升降长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升降长椅。


背景技术:

1、在公共场所进行洽谈或进食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固定高度的桌椅,以满足人员休息或进食的需求。如使用固定高度的椅子和固定高度的桌子。

2、现有技术中,在公共场所使用固定高度的椅子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需求。如在家长携带孩童进食的情况下,由于孩童身高较低双手难以够到桌面上的食物,从而对孩童会造成不便。又如在洽谈双方的身高有较大的差距的情况下,无疑会造成一方对另一方进行仰视或俯视,从而影响洽谈人员之间的办事效率。

3、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公共场所中使用固定高度的椅子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需求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升降长椅,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公共场所中使用固定高度的椅子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升降长椅,包括:

3、底座单元,所述底座单元为开口向上的中空结构;

4、坐板单元,所述坐板单元呈开口向下的中空结构,并可滑动扣设于所述底座单元内;

5、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内;

6、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用于随所述驱动单元进行转动;

7、两从动单元,两所述从动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内,其底端埋设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底壁,且其顶端的第三齿轮元件套设于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二端;

8、两支撑单元,两所述支撑单元间隔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坐板单元内,且其底端螺纹套设对应的所述从动单元的螺纹轴元件,用于在所述螺纹轴元件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9、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侧端,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坐板单元包括:

11、坐板元件;

12、四限位元件,四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坐板元件的四外侧壁,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底座单元的内侧壁开设的限位滑槽内;

13、若干滚轮元件,若干所述滚轮元件对应设置于四所述限位元件的侧壁,并与所述限位滑槽的底壁滑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15、电机元件,所述电机元件通过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6、第一链轮元件,所述第一链轮元件套设于所述电机元件的输出轴,并套设于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端内。

17、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单元包括:

18、第一支撑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

19、螺纹轴元件,所述螺纹轴元件的下端转动嵌设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底壁,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内,其上端螺纹套设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下端,用于在自身转动的情况下,带动所述支撑单元上下移动;

20、第一齿轮元件,所述第一齿轮元件套设于所述螺纹轴元件的中部,用于带动所述螺纹轴元件转动;

21、第二齿轮元件,所述第二齿轮元件啮合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元件的侧端;

22、连接轴元件,所述连接轴元件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元件的侧端;

23、两第二支撑元件,两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内,顶端套设所述连接轴元件;

24、第三齿轮元件,所述第三齿轮元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元件远离所述第二齿轮元件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二端。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

26、第一环形框架,所述第一环形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内;

27、若干第一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环形框架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框架的顶端,并均朝向所述第一环形框架的中心轴设置;

28、第二环形框架,所述第二环形框架架设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并套设所述螺纹轴元件的下端;

29、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框架内,且其内环套设所述螺纹轴元件的下端。

30、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轴元件包括:

31、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嵌设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底壁;

32、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内,其顶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第一轴承螺纹套设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下端。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

3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底壁,且其顶端开设有旋转孔;

35、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嵌设于所述旋转孔内,并套设所述连接轴元件。

3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37、第一框架元件,所述第一框架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坐板单元的内顶壁;

38、若干第二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底端,并均朝向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中心轴设置;

39、第二框架元件,所述第二框架元件设置于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并套设所述螺纹轴元件,且其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4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

41、第三支撑元件,所述第三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坐板单元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元件包括:

43、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顶端,并与所述坐板单元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44、两斜撑板,两所述斜撑板交叉设置于所述方形框架内,并与所述第一框架元件的顶端固定连接。

4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6、(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长椅,通过驱动单元带动传动单元进行转动,传动单元带动从动单元转动,继而从动单元带动坐板单元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公共场所中使用固定高度的椅子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需求的问题;

47、(2)通过坐板单元对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以及从动单元进行遮盖,避免其裸露于外部,增加了电动升降长椅的美观性;

48、(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人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元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升降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长椅,安装于墙体的侧端,其包括底座单元、坐板单元、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从动单元、两支撑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底座单元为开口向上的中空结构;坐板单元呈开口向下的中空结构,并可滑动扣设于底座单元内;驱动单元设置于底座单元内;传动单元的第一端套设于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两从动单元间隔设置于底座单元内,其底端埋设于底座单元的内底壁,且其顶端的第三齿轮元件套设于传动单元的第二端;两支撑单元间隔且固定设置于坐板单元内,且其底端螺纹套设对应的从动单元的螺纹轴元件;控制单元设置于底座单元的侧端,并与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人员。

技术研发人员:纪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