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站以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4940发布日期:2023-07-18 17:0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服务基站以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扫地机基站功能不能灵活选配,只能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一款产品进行不同版本的开发,常常出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开发多个版本的情况,比较浪费研发资源。同时,多款产品对于产品的管理和生产管理都有资源占用,不利于产品的快速生产和迭代。另外,市场上的扫地机基站的自动集尘方案,大多都是装设于基站上的固定式的集尘装置,没有既可以自动对接、又可以移动的具备清扫功能的集尘模块;在扫地机无法完成清洁的局部区域不能进行补充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兼容固定式集尘组件和可分离的移动集尘组件的服务基站和清洁系统,使得服务基站在任意模式下均能够实现对于扫地机器人的自动集尘,且在为清洁系统增加地面手动清洁的功能的同时以硬件复用的方式实现集尘功能,避免了升级改造造成的设备成本大幅增加。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基站,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用于收容扫地机器人,所述基座包括集尘风管,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出尘口对接;

4、第一集尘组件,所述第一集尘组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基座内,且具有与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二端对接的第一集尘口;和

5、第二集尘组件,所述第二集尘组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基座,且具有与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二端对接的第二集尘口;

6、其中,所述第一集尘组件和所述第二集尘组件择一地装设于所述基座,以使所述服务基站以第一集尘模式或者第二集尘模式运行;

7、其中,当所述服务基站以与所述第二集尘组件对应的第二集尘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二集尘组件可分离地装设于所述基座,且,

8、当所述第二集尘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时,所述第二集尘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用于经由所述尘盒出尘口收集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内容物;

9、当所述第二集尘组件与所述基座分离时,所述第二集尘组件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用于实施地面手动清洁。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尘组件包括:

11、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集尘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

12、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容纳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内腔,所述基座具有用于为所述第一风机提供电力的第一电源组件;

13、第一集尘腔,所述第一集尘腔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且经由所述第一集尘口与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二端对接;

14、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取所述第一集尘腔内的空气,以经由所述第一集尘口和尘盒出尘口将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内容物抽取至所述第一集尘腔内。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

16、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形成用于装设于基座的水箱支座的平面,所述第一集尘口开设于所述第一支座;

17、其中,所述第一内腔自所述第一支座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集尘腔装设于所述第一支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集尘腔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基座的顶面。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尘组件包括:

19、第一集尘袋;

20、第一尘袋支架,所述第一集尘袋经由所述第一尘袋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集尘腔内,所述第一尘袋支架包括第一对接尘管,所述第一对接尘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集尘袋的入口与所述第一集尘口之间。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尘腔具有与所述第一风机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一集尘口连通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的顶部。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响应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第一在位信号和所述第一电源组件的供电信号而启动,以使所述服务基站以第一集尘模式运行;

23、其中,所述扫地机器人的第一在位信号配置为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出尘口对接信号。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尘组件包括:

25、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二集尘口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

26、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暴露于所述基座的把手;

27、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内还具有用于为所述第二风机提供电力的第二电源组件;

28、第二集尘袋,所述第二集尘袋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集尘袋经由第二对接尘管与所述第二集尘口连通;

29、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抽取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空气,以经由所述第二集尘口和尘盒出尘口将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内容物抽取至所述第二集尘袋内。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尘管自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集尘袋对接,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集尘袋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尘管和第二风机之间。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

32、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

34、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装设于基座的水箱支座,且形成支撑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的下凹腔体;

35、第三对接尘管,所述第三对接尘管自所述下凹腔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所述第三对接尘管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二集尘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对接尘管连通。

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尘组件包括:

37、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装设于所述第二支座,以检测所述第二壳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在位信号。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响应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第一在位信号和所述第二在位信号而启动,以使所述第二集尘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39、其中,所述扫地机器人的第一在位信号配置为所述集尘风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出尘口对接信号。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嵌入于所述水箱支座内,所述水箱支座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支座共同支撑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41、所述水箱支座进一步包括隔离在所述水箱支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之间的减震组件。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具有用于为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充电的第三电源组件。

4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基站依据装设于基座1中的集尘组件的类型而改变集尘模式,而在工作在第二集尘模式的情况下,又以第二集尘组件30与基座1的连接情况而改变第二集尘组件30的工作模式。且在第二集尘模式下,实现了第二集尘组件30的硬件复用,既用于地面的手动清扫,又用于基座1的自动集尘功能,既节省了升级改造的设备成本,又在复用第二集尘组件的情况下避免了在基座1中重复设置集尘组件,能够降低基座1的成本和内部空间复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组件(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组件(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腔(23)具有与所述第一风机(22)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一集尘口连通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23)的底部,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23)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2)响应于所述扫地机器人(2)的第一在位信号和所述第一电源组件的供电信号而启动,以使所述服务基站以第一集尘模式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尘组件(3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尘管(322)自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集尘袋(34)对接,所述第二风机(3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顶部,所述第二集尘袋(34)位于所述第二对接尘管(322)和第二风机(3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31)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尘组件(3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33)响应于所述扫地机器人(2)的第一在位信号和所述第二在位信号而启动,以使所述第二集尘组件(30)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311)嵌入于所述水箱支座(3)内,所述水箱支座(3)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支座(311)共同支撑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具有用于为所述第二电源组件充电的第三电源组件。

15.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基站、以及所述扫地机器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基站,包括:用于收容扫地机器人的基座,其包括集尘风管,集尘风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出尘口对接;第一集尘组件,其可拆卸地装设于基座内,且具有与集尘风管的第二端对接的第一集尘口;和第二集尘组件,其可分离地装设于基座,且具有与集尘风管的第二端对接的第二集尘口;第一集尘组件和第二集尘组件择一地装设于基座,以对应地经由尘盒出尘口收集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内容物;当第二集尘组件装设于基座时,第二集尘组件用于经由尘盒出尘口收集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内容物;当第二集尘组件与基座分离时,第二集尘组件用于实施地面手动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涛,陈宁涛,孟向伟,王世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