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烹饪机及其智能烹饪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7991发布日期:2023-10-11 11: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烹饪机及其智能烹饪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电,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烹饪机及其智能烹饪灶。


背景技术:

1、传统灶具需用户手动炒菜和颠锅,费时费力,并且无法满足小白型用户不会炒菜、不懂火候等痛点。现有智能烹饪灶的烹饪设备结构复杂,不使用时会占用和浪费燃气灶具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结构简单,有效保证烹饪温度曲线的科学性和烹饪效果,解决了小白型用户不会炒菜、不懂火候等痛点,同时能够满足自动烹饪与传统灶具烹饪相结合的烹饪场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灶。

2、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自动烹饪机,包括:烹饪容器;摆臂组件,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外;锅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口;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锅盖组件上,所述搅拌组件的自由端可伸入所述烹饪容器内或移离所述烹饪容器;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探温模块和第二探温模块,所述第一探温模块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上,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底温度,所述第二探温模块设置于所述搅拌组件上,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内温度。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链接模块,所述链接模块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探温模块和/或所述第二探温模块。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设有朝向所述烹饪容器开口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探温模块包括相连接测温段和插接段,所述测温段安装于所述烹饪容器底部并用于实时检测锅底温度,所述插接段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烹饪容器外侧壁,另一端朝外延伸并且有选择性地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链接模块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其能够与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的所述插接段进行电连接。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段对应所述链接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朝下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链接模块相配合插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探温模块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沿所述烹饪容器外侧壁设置,且其一端连接所述插接段,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烹饪容器底部并连接所述测温段。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下层盖和上层盖,所述下层盖连接固定于所述摆臂组件上,在所述下层盖上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所述上层盖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下层盖之间,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下通孔。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层盖上下移动,所述上层盖能够在下移关闭所述下通孔或上移打开所述下通孔之间切换;或者,所述上层盖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层盖转动或径向移动,在所述上层盖对应所述下通孔的位置处设有上通孔,通过调节所述上层盖与所述下层盖的相对位置,可改变所述上通孔与所述下通孔相配合形成的通气面积。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器和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上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锅盖组件并连接所述摆臂组件,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棒,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转动;所述第二探温模块安装于所述搅拌棒上,且其底部高于所述搅拌棒的最低点。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固定臂和摆动臂,所述固定臂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外,所述摆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臂的上端,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锅盖组件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连接所述锅盖组件和所述搅拌组件。

12、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3、智能烹饪灶,包括面板和加热器,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所述烹饪容器用于坐锅于所述加热器上,所述锅盖组件通过所述摆臂组件安装于所述面板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烹饪机,锅盖组件通过摆臂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烹饪容器外,用于打开或关闭烹饪容器的锅口,在锅盖组件上设有可转动的搅拌组件,结构简单,不仅便于向烹饪容器内添加食材和调料,而且在不使用锅盖组件时,可以将锅盖组件及连接其的搅拌组件一同移离烹饪容器,实现自动烹饪与传统灶具烹饪的自由切换,一机两用,满足自动烹饪与传统灶具烹饪相结合的烹饪场景;

16、2.通过搅拌组件、第一探温模块和第二探温模块配合下,可实现自动烹饪,有效保证烹饪温度曲线的科学性和烹饪效果,释放用户双手,解决了小白型用户不会炒菜、不懂火候等痛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链接模块(53),所述链接模块(53)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2)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探温模块(51)和/或所述第二探温模块(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2)设有朝向所述烹饪容器(1)开口的定位槽(211);所述第一探温模块(51)包括相连接测温段(511)和插接段(512),所述测温段(511)安装于所述烹饪容器(1)底部并用于实时检测锅底温度,所述插接段(51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烹饪容器(1)外侧壁,另一端朝外延伸并且有选择性地插设于所述定位槽(211)内;所述链接模块(53)设置于所述定位槽(211)内,且其能够与插设于所述定位槽(211)内的所述插接段(512)进行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512)对应所述链接模块(53)的位置处开设有朝下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链接模块(53)相配合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温模块(51)还包括过渡段(513),所述过渡段(513)沿所述烹饪容器(1)外侧壁设置,且其一端连接所述插接段(512),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烹饪容器(1)底部并连接所述测温段(5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3)包括下层盖(31)和上层盖(32),所述下层盖(31)连接固定于所述摆臂组件(2)上,在所述下层盖(31)上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311);所述上层盖(3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2)与所述下层盖(31)之间,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下通孔(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盖(32)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层盖(31)上下移动,所述上层盖(32)能够在下移关闭所述下通孔(311)或上移打开所述下通孔(311)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驱动器(41)和搅拌棒(42),所述搅拌棒(42)的上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锅盖组件(3)并连接所述摆臂组件(2),所述驱动器(41)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棒(42),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42)转动;所述第二探温模块(52)安装于所述搅拌棒(42)上,且其底部高于所述搅拌棒(42)的最低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2)包括固定臂(21)和摆动臂(22),所述固定臂(21)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外,所述摆动臂(2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臂(21)的上端,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锅盖组件(3)延伸的连接轴(221),所述连接轴(221)分别连接所述锅盖组件(3)和所述搅拌组件(4)。

10.智能烹饪灶,包括面板(61)和加热器(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机,所述烹饪容器(1)用于坐锅于所述加热器(62)上,所述锅盖组件(3)通过所述摆臂组件(2)安装于所述面板(6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机及其智能烹饪灶,自动烹饪机包括:烹饪容器;摆臂组件,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外;锅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口;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锅盖组件上;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探温模块和第二探温模块,所述第一探温模块设置于所述烹饪容器上,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底温度,所述第二探温模块设置于所述搅拌组件上,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烹饪容器的锅内温度。本技术的自动烹饪机,有效保证烹饪温度曲线的科学性和烹饪效果,解决了小白型用户不会炒菜、不懂火候等痛点,同时能够满足自动烹饪与传统灶具烹饪相结合的烹饪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吉明静,苏富全,梁之博,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