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7116发布日期:2023-10-22 07: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座、开盖按钮和弹簧,其中按钮座具有一侧敞开的空腔,开盖按钮浮动安装在空腔内,而弹簧夹装在开盖按钮与空腔的底壁之间,以用于驱动开盖按钮复位,按压开盖按钮可打开烹饪器具的锅盖。为了实现开盖按钮顺畅移动,现有开盖按钮与空腔的侧壁之前存在间隙,按压时按在开盖按钮的边缘位置或者其他非开盖按钮的中心位置时,由于受力不平衡,容易造成开盖按钮倾斜,从而使开盖按钮的边缘与空腔的内侧壁发生摩擦造成卡滞,进而出现无法回弹复位的情况,不利于下次开盖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及烹饪器具,能够有效防止开盖按钮与安装座发生干涉而出现卡滞的情况,保证了开盖按钮顺畅移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座、弹性件和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包括分别浮动安装在所述按钮座上的外按钮和内按钮,所述内按钮设有滑动贯穿所述按钮座的开盖顶柱,所述弹性件夹装在所述外按钮和内按钮之间,所述内按钮设有矫正结构,所述矫正结构在所述外按钮被按压时对所述外按钮进行矫正,以防止所述外按钮与按钮座发生干涉。

4、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外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设于所述按压部内侧的配合部,所述外按钮被按压时所述配合部与矫正结构插接配合,以使所述矫正结构通过矫正所述配合部矫正所述外按钮。

5、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按压部中心处的凸起结构,所述矫正结构为设于所述内按钮中心处的矫正槽。

6、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矫正槽为弧形槽,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按压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用于引导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所述矫正槽内。

7、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凸筋,所述凸筋远离所述按压部一端设有所述导向弧面。

8、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矫正结构外侧。

9、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外按钮的内侧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内按钮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

10、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环形凸筋,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环形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环形凸筋套装,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11、在上述开盖按钮组件中,所述按钮座的底壁设有内卡孔和外卡孔,所述内按钮设有穿过所述内卡孔的内弹性卡臂,所述内弹性卡臂穿出内卡孔的一端设有内防脱部,所述外按钮设有位于所述内弹性卡臂外侧并穿过所述外卡孔的外弹性卡臂,所述外弹性卡臂穿出外卡孔的一端设有外防脱部。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铰接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卡扣件,所述锅体上安装有上述任意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开盖按钮组件,所述锅体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开盖顶柱相抵的按钮板,所述按钮板具有与所述卡扣件扣合的锁定位置和与所述卡扣件分离的解锁位置,按压所述开盖按钮以使所述开盖顶柱驱动所述按钮板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的开盖按钮组件安装在烹饪器具上后,烹饪器具中用于解除锅盖锁定的按钮板会与开盖顶柱相抵,按钮板通过开盖顶柱将内按钮向着外按钮方向推动,并通过弹性件将外按钮撑起。开盖时,按压外按钮,弹性件被压缩后并驱动内按钮带动开盖顶柱向着按钮板方向运动,以使开盖顶柱推动按钮板运动解除对锅盖的锁定。在按压时若按在外按钮的边缘位置或者其他非外按钮的中心位置时,外按钮会产生一定角度的偏斜,内按钮上的矫正结构则能对外按钮进行矫正,以减少或者消除外按钮的偏斜量,进而防止外按钮在移动过程中与按钮座发生干涉而出现卡滞的情况;最后,通过对外按钮矫正,还可使得弹性件被均匀压缩,以使内按钮受力平衡,进而使内按钮在后续移动时更加平顺,由此保证了开盖按钮顺畅移动。

15、外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设于按压部内侧的配合部,外按钮被按压时配合部与矫正结构插接配合,以使矫正结构通过矫正配合部矫正外按钮。如此设计,能在按压外按钮的过程中使配合部与矫正结构完成插接配合,以此通过两者的插接配合实现对配合部的矫正,最终实现对外按钮的矫正,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16、配合部为设于按压部中心处的凸起结构,矫正结构为设于内按钮中心处的矫正槽。如此设计,能够通过凸起结构的设置增强按压部的结构强度,以避免按压部在被按压时发生变形。

17、矫正槽为弧形槽,凸起结构远离按压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导向弧面用于引导凸起结构插入矫正槽内。如此设计,在外按钮被按压后并产生一定角度偏斜的情况下,可通过导向弧面引导凸起结构顺畅插入弧形槽内,以此通过弧形槽实现对凸起结构的矫正,进而减少或者消除外按钮的偏斜量。

18、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凸筋,凸筋远离按压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如此设计,可减小按压部对应凸起结构处的厚度,以避免外按钮的表面出现缩水等外观缺陷;此外,还能减少凸起结构与弧形槽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利于凸起结构顺畅插入弧形槽内。

19、弹性件套装在矫正结构外侧。如此设计,可使整个开盖按钮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

20、外按钮的内侧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内按钮设有第二定位结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如此设计,能够对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进行定位,以避免弹性件在伸缩时发生偏斜,进而进一步减少了外按钮的偏斜量。

21、第一定位结构为环形凸筋,第二定位结构为环形凹槽,弹性件的一端与环形凸筋套装,另一端插入环形凹槽内。如此设计,能够通过环形凸筋的设置进一步增强按压部的结构强度,以避免按压部在被按压时发生变形。

22、按钮座的底壁设有内卡孔和外卡孔,内按钮设有穿过内卡孔的内弹性卡臂,内弹性卡臂穿出内卡孔的一端设有内防脱部,外按钮设有位于内弹性卡臂外侧并穿过外卡孔的外弹性卡臂,外弹性卡臂穿出外卡孔的一端设有外防脱部。如此设计,可方便内按钮和外按钮各自的安装和拆卸,进而提升开盖按钮组件的组装效率以及方便后期开盖按钮组件的拆卸维修。

23、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座、弹性件和开盖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按钮包括分别浮动安装在所述按钮座上的外按钮和内按钮,所述内按钮设有滑动贯穿所述按钮座的开盖顶柱,所述弹性件夹装在所述外按钮和内按钮之间,所述内按钮设有矫正结构,所述矫正结构在所述外按钮被按压时对所述外按钮进行矫正,以防止所述外按钮与按钮座发生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设于所述按压部内侧的配合部,所述外按钮被按压时所述配合部与矫正结构插接配合,以使所述矫正结构通过矫正所述配合部矫正所述外按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按压部中心处的凸起结构,所述矫正结构为设于所述内按钮中心处的矫正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槽为弧形槽,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按压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用于引导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所述矫正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凸筋,所述凸筋远离所述按压部一端设有所述导向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矫正结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按钮的内侧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内按钮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环形凸筋,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环形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环形凸筋套装,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座的底壁设有内卡孔和外卡孔,所述内按钮设有穿过所述内卡孔的内弹性卡臂,所述内弹性卡臂穿出内卡孔的一端设有内防脱部,所述外按钮设有位于所述内弹性卡臂外侧并穿过所述外卡孔的外弹性卡臂,所述外弹性卡臂穿出外卡孔的一端设有外防脱部。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铰接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开盖按钮组件,所述锅体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开盖顶柱相抵的按钮板,所述按钮板具有与所述卡扣件扣合的锁定位置和与所述卡扣件分离的解锁位置,按压所述开盖按钮以使所述开盖顶柱驱动所述按钮板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开盖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座、弹性件和开盖按钮,开盖按钮包括分别浮动安装在按钮座上的外按钮和内按钮,内按钮设有滑动贯穿按钮座的开盖顶柱,弹性件夹装在外按钮和内按钮之间,内按钮设有矫正结构,矫正结构在外按钮被按压时对外按钮进行矫正,以防止外按钮与按钮座发生干涉。此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铰接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上设有卡扣件,锅体上安装有上述开盖按钮组件,锅体内转动安装有与开盖顶柱相抵的按钮板,按钮板具有与卡扣件扣合的锁定位置和与卡扣件分离的解锁位置,按压开盖按钮以使开盖顶柱驱动按钮板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兆达,李青松,周高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