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及止鼾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8815发布日期:2023-11-30 06:0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及止鼾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医疗保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及止鼾枕。


背景技术:

1、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疾病。由于打鼾与睡眠体位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在睡眠中及时调整头部位置就能使打鼾停止。

2、现有止鼾枕包括支撑部、控制盒,控制盒通过软管将支撑部内的气袋组件相连接,利用控制盒可控制气袋组件的充放气,从而推动头部进行位置调节,以达到止鼾的目的。

3、在支撑部设置有接头,使软管通过接头与气袋组件相连通,由于接头沿与床头垂直的方向设置并相对于支撑部固定,使支撑部不能紧靠着床头,导致止鼾枕整体占用空间较大,影响用户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及止鼾枕,占用空间小,提高用户使用感。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接头结构,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支撑部内,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身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控制盒和气袋组件之间;

3、其中,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部旋转,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接头结构的出口方向相对于所述身体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

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接头结构包括:

5、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内;

6、旋转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并分别与所述控制盒和气袋组件相连通。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8、第一固定座;

9、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正对设置,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

10、连接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12、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中至少一个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柱。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彼此靠近的一侧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转动。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15、第一旋转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

16、第二旋转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正对设置并与其相连接;

17、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形成气腔。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旋转件彼此靠近的一侧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滑块,另一个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其滑动配合。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为弧形结构。

2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所述管夹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盒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腔相连通。

2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容置麦克风。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鼾枕,包括:

23、支撑部;

24、气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内;

25、上述的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内;

26、控制盒,与所述气袋组件相连通;

27、其中,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部旋转,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接头结构的出口方向相对于所述身体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

2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接头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旋转角度为a,其中,-90°≤a≤90°。

2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鼾枕还包括:

30、主管路,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并与所述控制盒相连通;

31、副管路,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内部并穿设于所述旋转接头结构,所述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袋组件相连通。

3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沿与所述床头平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沿与所述床头垂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主管路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支撑部内,即旋转接头结构隐藏在支撑部内部,不会占用外置空间,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控制盒和气袋组件之间,用于气袋组件的充放气,从而推动头部进行位置调节,以达到止鼾的目的。旋转接头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部旋转,即旋转接头结构不是相对用于支撑部固定设置而是活动设置,以活动调节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的相对位置。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垂直的方向引出时,可与床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平行的方向引出时,避免与床头发生干涉,减少整体占用空间,以满足用户多种使用需要。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鼾枕,气袋组件和旋转接头结构均设置于支撑部内,气袋组件和旋转接头结构隐藏在支撑部内部,不会占用外置空间。控制盒与气袋组件相连通,用于气袋组件的充放气,从而推动头部进行位置调节,以达到止鼾的目的。旋转接头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部旋转,即旋转接头结构不是相对用于支撑部固定设置而是活动设置,以活动调节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的相对位置。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垂直的方向引出时,可与床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平行的方向引出时,避免与床头发生干涉,减少整体占用空间,以满足用户多种使用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支撑部内,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身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控制盒和气袋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彼此靠近的一侧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旋转件彼此靠近的一侧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滑块,另一个对应所述滑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其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之间,所述管夹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盒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容置麦克风。

1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旋转角度为a,其中,-90°≤a≤9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沿与床头平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沿与所述床头垂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主管路选择性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接头结构及止鼾枕,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该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支撑部内,支撑部用于支撑身体的至少部分,旋转接头结构设置于控制盒和气袋组件之间。其中,旋转接头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部旋转,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接头结构的出口方向相对于所述身体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旋转接头结构不是相对用于支撑部固定设置而是活动设置,以活动调节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的相对位置。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垂直的方向引出时,可与床头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旋转接头结构的引出端从与床头平行的方向引出时,避免与床头发生干涉,减少整体占用空间,以满足用户多种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艺,庄阿忠,李天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松霖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