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机的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5721发布日期:2023-10-21 18: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破壁机的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破壁机,尤其涉及破壁机的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1、破壁机是一种先于肠胃将果蔬细胞壁打破,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一款食品处理设备。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类自动进水的破壁机,破壁机本身配置有水箱,通过供水系统进行供水,但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其搅拌杯为不可拆卸的固定结构,该类搅拌杯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例如将搅拌杯从破壁机内单独取出并对其内部进行清洗、液体倾倒等操作;若是采用可拆卸的结构,卸下搅拌杯时,搅拌杯的水孔会与供水系统的管路分离,会导致搅拌杯从水孔处往外漏水,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破壁机的水路结构,通过设置的供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破壁机卸下搅拌杯时,搅拌杯水孔与供水管路分离,会导致搅拌杯从水孔处往外漏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包括:第一段供水管路、供水连接管和第二段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与所述供水连接管接通,所述供水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即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通过所述供水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接通,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设置在搅拌杯的手柄内部,所述供水连接管设置在底座的内胆中,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设置在底座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包括: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一端接通的第一连接管和与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接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包括:泵体、与所述泵体进水端接通的第二水管、与所述泵体出水端接通的第三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机构。

3、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部安装有硅胶出水头,所述硅胶出水头与搅拌杯内腔接通,所述硅胶出水头上设置有刀口。

4、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凸管、阀球、第一复位弹簧和套管,所述凸管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中,所述阀球安装于所述凸管一端并将所述凸管的管口封堵,所述套管安装于所述阀球上方,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套管外壁上。

5、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供水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凸管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管接通。

6、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凸管的剖面呈“凸”字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管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凸管配合使用的凸腔,所述凸管套接在所述凸腔中且与所述凸腔紧密配合,所述凸管大径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

7、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凸管内部通孔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扩大,即所述凸管两端为阔口式,所述套管的直径从一端向着另一端呈阶梯递减。

8、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顶部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套管外底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触面和所述第二抵触面相抵触。

9、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底座内顶部设置有通孔安装腔,所述出水机构安装于所述通孔安装腔中,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外壳、过滤片和顶杆,所述顶杆下端设置有若干插柱,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插柱插接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

10、在上述的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顶杆与所述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片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插柱的上方,所述外壳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壁紧密贴合在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水管接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供水系统有着止水的功能,使得破壁机主体从底座中卸下后不漏水;阀球处于永封状态,当需要出水时,可通过泵体供水对阀球施加向上的水压,使阀球与凸管分离,打开凸管管口,水在泵体的作用下进入到搅拌杯中;当需要关闭凸管时,只需停止泵体的供水即可完成。

13、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列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段供水管路、与第一段供水管路接通的供水连接管和与所述供水连接管接通的第二段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包括: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一端接通的第一连接管和与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接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凸管、阀球、第一复位弹簧和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管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中,所述阀球安装于所述凸管一端并将所述凸管的管口封堵,所述套管安装于所述阀球上方,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套管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管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凸管配合使用的凸腔,所述凸管套接在所述凸腔中且与所述凸腔紧密配合,所述凸管大径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部安装有硅胶出水头,所述硅胶出水头与搅拌杯内腔接通,所述硅胶出水头上设置有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顶部设置有第一抵触面,所述套管外底部设置有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触面和所述第二抵触面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包括:泵体、与所述泵体进水端接通的第二水管、与所述泵体出水端接通的第三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顶部设置有通孔安装腔,所述出水机构安装于所述通孔安装腔中,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外壳、过滤片和顶杆,所述顶杆下端设置有若干插柱,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插柱插接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所述插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片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插柱的上方,所述外壳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壁紧密贴合在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水管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凸管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水管接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破壁机的水路结构,包括:第一段供水管路、供水连接管和第二段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与所述供水连接管接通,所述供水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段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段供水管路包括: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一端接通的第一连接管和与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接通的第二连接管。本技术设置的供水系统有着止水的功能,使得破壁机主体从底座中卸下后不漏水;阀球处于永封状态,当需要出水时,可通过泵体供水对阀球施加向上的水压,使阀球与凸管分离,打开凸管管口,水在泵体的作用下进入到搅拌杯中;当需要关闭凸管时,只需停止泵体的供水即可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蒋博,许波,谢港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百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