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4688发布日期:2023-11-06 20: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


背景技术:

1、目前,桌子为生活中常用家具,现有的家具结构大多为五金件或以胶来连接、固定,安装、拆卸、运输皆不方便。

2、为了减少对五金件的依赖,已经有了榫卯结构的桌子,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776217u的专利文献。

3、但是,这种桌子,桌腿为平面支撑,支撑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设计出一种卯榫结构的桌子,增加桌腿的支撑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3、一种桌子,包括桌面,桌面包括桌面框与中间板材,桌面的x轴方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一组桌腿,桌腿内部之间、及桌腿与桌面之间均通过卯榫结构连接,桌腿连接在桌面框上;桌腿包括底面方形支撑框,桌面与方形支撑框之间设有立体框架支撑结构,立体框架支撑结构沿y轴方向依次分为三组支撑结构:前支撑结构、中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该三组支撑结构沿x轴方向设置,该三组支撑结构通过横撑连接为一体。

4、该三组支撑结构均呈向外凸出的拱形。

5、三组支撑结构具体为:前支撑结构包括a柱、b柱与c柱,b柱倾斜设置,a柱与c柱分别分布在b柱的下、上两侧,使a柱、b柱与c柱的整体呈x状,a柱与b柱的下端部固定在方形支撑框上,b柱与c柱的上端部固定在d柱上,d柱的一个端部固定在桌面上;后支撑结构的结构与前支撑结构相同;中支撑结构包括上柱与下柱,上柱的上端部固定在桌面上,上柱的下端部固定在下柱的上端部,下柱的下端部固定在人字结构的顶部,人字结构包括前柱而后柱,前柱的下端固定在前支撑结构的a柱与方形支撑框的交汇处,后柱的下端固定在后支撑结构的a柱与方形支撑框的交汇处。

6、前支撑结构包括前斜支撑,前斜支撑的下端部连接在c柱与d柱上的交汇处,其上端部固定在桌面上。

7、中支撑结构包括中斜支撑,中斜支撑的下端部连接在下柱上,其上端部固定在桌面上。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桌腿分为去前中后三组支撑件,而且增加横撑使三组支撑件横纵交错,成为立体框架支撑结构,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对木材的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桌子,包括桌面(10),桌面(10)的x轴方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一组桌腿,桌腿内部之间、及桌腿与桌面(10)之间均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该三组支撑结构均呈向外凸出的拱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三组支撑结构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前支撑结构(30)包括前斜支撑(35),前斜支撑(35)的下端部连接在c柱(33)与d柱(34)上的交汇处,其上端部固定在桌面(1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子,其特征在于:中支撑结构(40)包括中斜支撑(45),中斜支撑(45)的下端部连接在下柱(41)上,其上端部固定在桌面(10)上。


技术总结
一种桌子,包括桌面,桌面包括桌面框与中间板材,桌面的x轴方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一组桌腿,桌腿内部之间、桌腿内部之间、及桌腿与桌面之间均通过卯榫结构连接,桌腿连接在桌面框上;桌腿包括底面方形支撑框,桌面与方形支撑框之间设有立体框架支撑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桌腿分为去前中后三组支撑件,而且增加横撑使三组支撑件横纵交错,成为立体框架支撑结构,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对木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逯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斩钉截铁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