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和马桶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8069发布日期:2023-10-02 07: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器和马桶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一种阻尼器和马桶盖板。


背景技术:

1、现有座便器盖板大都采用液压阻尼机构实现旋转缓冲慢落功能,通过在阻尼器内设置渐变的过油通道实现盖板打开时轻便,关闭时慢落静音的功能,以避免座便器盖板突然翻落产生拍击噪音,影响体验感。

2、在实际使用座便器盖板时,人们有时会直接用手快速按压缓冲回落过程中的盖板,使盖板瞬间强制旋转阻尼机构工作,使其内部液压过载,从而缩短其寿命甚至造成其失效。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液压阻尼机构,其包括一具有油腔的壳体及一与油腔密封旋动挠油配合的转轴,油腔壁上的两隔筋与转轴径面可抵触贴合,转轴径面上的两凸翼在隔筋间随转轴旋动,各凸翼径端上安装的阀片与油腔壁、隔筋密封渗油时形成的液压差制动转轴转速,壳体后端安装一可调节的过载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包括一封腔板、一橡胶圈和一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壳体后端的螺纹口旋接固定,橡胶圈密封安装在封腔板与调节螺母之间,橡胶圈顶压封腔板轴向封闭油腔且贴触隔筋底面、转轴端面、凸翼端面及阀片端面;转轴在阻尼状态下快速转动时,油腔内液压可自动调节稳定,可避免损伤或阻尼功能失效。

3、采用这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阻尼器,在盖板关闭时,其无法实现前快后慢的阻尼效果;并且盖板打开时,需要打开至70°左右才有阻尼效果,无法在开启小角度再关闭时即有阻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阻尼机构的阻尼力较为恒定的缺陷,提出一种阻尼器和马桶盖板,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过油间隙且配合附加阻尼力能提供变化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需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和两叶片;所述壳体设有油腔以供注入阻尼油,所述转轴可沿轴向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油腔,所述叶片与所述转轴为活动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旋转实现挠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所述油腔侧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若干第一过油间隙;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油腔外的随动轮和弹性件;所述随动轮与所述转轴为同轴固定且设有凸块,所述弹性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且可在与所述凸块接触后提供附加阻尼力。

4、优选的,所述壳体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油腔的轴向方向的一端;所述随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随动轮的背对所述转轴一侧的边缘。

5、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侧壁设有凹部和限位筋;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随动轮背对所述转轴一侧中部位置且设有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端部卡于所述凹部,所述第二弹性臂沿径向倾斜延伸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筋且可在与所述凸块接触后形变以提供附加阻尼力。

6、优选的,所述油腔侧壁设有两凸筋,两所述凸筋为径向延伸且相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凸筋相对所述转轴的端面与所述转轴外周之间具有第二过油间隙;两所述叶片分别位于所述凸筋的两侧;所述转轴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二过油间隙大小实现调整所述阻尼油的阻尼力。

7、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周被两所述叶片分隔成中心对称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半径为沿周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8、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周设有两径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叶片相对所述转轴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条外并设有若干过油孔,若干所述过油孔为沿径向贯通所述叶片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所述叶片背对所述转轴一侧与所述油腔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

9、优选的,所述油腔的随动轮所在端内壁设有通孔和两过油凹槽;两所述过油凹槽相对所述通孔中心对称且分别位于所述凸筋的不同侧;所述转轴对应端穿过所述通孔。

10、优选的,两所述过油凹槽沿所述通孔周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所述叶片旋转至两所述过油凹槽的间隔处时,所述第二过油间隙最小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块接触。

11、优选的,还包括有盖片和调节件,所述盖片固定于所述油腔轴向方向的另一端且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调节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随动轮所在端以限位所述随动轮和所述弹性件。

12、一种马桶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设有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

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壳体、转轴和两叶片,叶片、壳体的油腔侧壁和转轴之间具有若干第一过油间隙,在油腔外设置了随动轮和弹性件,弹性件可在与随动轮的凸块接触后提供附加阻尼力,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过油间隙且配合附加阻尼力能提供变化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需求。

15、2、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内还设有安装槽,随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内,安装槽侧壁设有凹部和限位筋,弹性件第一弹性臂端部卡于凹部,第二弹性臂沿径向倾斜延伸至抵靠于限位筋且可在与凸块接触后形变以提供附加阻尼力,通过调节弹性件力值大小可调节附加阻尼力大小。

16、3、本实用新型中,油腔侧壁设有两凸筋,凸筋相对转轴的端面与转轴外周之间具有第二过油间隙,转轴旋转可调节第二过油间隙大小实现调整阻尼油的阻尼力,通过第二过油间隙与附加的阻尼力配合实现提供变化的阻尼力,满足转轴旋转角度不同对阻尼力的不同需求。

17、4、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外周设有两凸条,叶片设有凹槽以可活动地套设于凸条外,叶片上还设有若干过油孔,凹槽与凸条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叶片背对所述转轴一侧与油腔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油腔内壁还设置有过油凹槽,即在不同位置设置阻尼油流动通道以确保叶片挠油时的过油速度。

18、5、本实用新型中,将阻尼器应用于盖板中,盖板下落时能实现前快后慢的转动效果,盖板打开小角度后关闭时,也能具有阻尼感;另外,可通过调节转轴、油腔侧壁以及叶片间的过油间隙,或调整阻尼油的粘度指数及容量,以及调节弹性件力值大小来调节阻尼力及盖板下落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和两叶片;所述壳体设有油腔以供注入阻尼油,所述转轴可沿轴向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油腔,所述叶片与所述转轴为活动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旋转实现挠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所述油腔侧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若干第一过油间隙;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油腔外的随动轮和弹性件;所述随动轮与所述转轴为同轴固定且设有凸块,所述弹性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且可在与所述凸块接触后提供附加阻尼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油腔的轴向方向的一端;所述随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随动轮的背对所述转轴一侧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侧壁设有凹部和限位筋;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随动轮背对所述转轴一侧中部位置且设有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端部卡于所述凹部,所述第二弹性臂沿径向倾斜延伸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筋且可在与所述凸块接触后形变以提供附加阻尼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侧壁设有两凸筋,两所述凸筋为径向延伸且相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凸筋相对所述转轴的端面与所述转轴外周之间具有第二过油间隙;两所述叶片分别位于所述凸筋的两侧;所述转轴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二过油间隙大小实现调整所述阻尼油的阻尼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被两所述叶片分隔成中心对称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半径为沿周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设有两径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叶片相对所述转轴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条外并设有若干过油孔,若干所述过油孔为沿径向贯通所述叶片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所述叶片背对所述转轴一侧与所述油腔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过油间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的随动轮所在端内壁设有通孔和两过油凹槽;两所述过油凹槽相对所述通孔中心对称且分别位于所述凸筋的不同侧;所述转轴对应端穿过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过油凹槽沿所述通孔周向延伸且间隔设置;所述叶片旋转至两所述过油凹槽的间隔处时,所述第二过油间隙最小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块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片和调节件,所述盖片固定于所述油腔轴向方向的另一端且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调节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随动轮所在端以限位所述随动轮和所述弹性件。

10.一种马桶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设有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


技术总结
一种阻尼器和盖板,包括壳体、转轴和两叶片;所述壳体设有油腔以供注入阻尼油,所述转轴可沿轴向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油腔,所述叶片与所述转轴为活动连接且可跟随所述转轴旋转实现挠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所述油腔侧壁和所述转轴之间具有若干第一过油间隙;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油腔外的随动轮和弹性件;所述随动轮与所述转轴为同轴固定且设有凸块,所述弹性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且可在与所述凸块接触后提供附加阻尼力。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过油间隙且配合附加阻尼力能提供变化的阻尼力,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跃钦,洪其城,詹志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