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插接结构、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9510发布日期:2023-11-22 16:3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板件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烧烤炉,具体涉及一种板件插接结构、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201420555833.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宜于室内烧烤的自助式多功能无烟烧烤炉,由碳盒部分、水盒部分、聚热板部分、烧烤架部分、炉盖部分、炉体部分构成,碳盒部分在水盒部分两侧,碳盒部分、水盒部分通过轨道活性安装在炉体部分的下方,烧烤架部分、炉盖部分安装在炉体部分上方,聚热板部分与炉体部分焊接,具有简易方便、健康卫生,无烟尘、多功能、热效高等优点。

2、申请号为201820330274.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烟烧烤炉,涉及烧烤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烧烤过程中产生烟尘污染环境、有害物质污染食物的技术问题。该无烟烧烤炉包括炉体1、炭盒2和水盒3,所述炉体1顶部开口、具有若干个侧壁和一个底壁,所述炭盒2和所述水盒3均设置于所述炉体1内部,所述炉体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烧烤食品支撑部件4,所述水盒3位于所述烧烤食品支撑部件4下方,放置于所述烧烤食品支撑部件4的烧烤食品的油和碎屑能够滴落在所述水盒3里。如此设置,解决了油和碎屑落在燃烧的木炭上燃烧产生致癌物质和烟尘颗粒的问题,避免污染烧烤食品,降低环境污染。

3、申请号201520878248.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烟烧烤炉,包括炉体,炉体上部设有火口,火口上部的炉体上设有方形支架,火口下部的炉体上设有可抽拉的盛水盒,盛水盒两侧的炉体上设有可抽拉的放碳槽,放碳槽包括上部盛碳槽、下部的灰槽,盛碳槽与灰槽之间设有网状的格网,灰槽的侧壁上设有风口,设有风口一侧的盛碳槽的侧壁高于无风口一侧的侧壁;有益效果是:无油烟,烧烤健康环保,燃烧效率高。

4、现有技术中的无烟烧烤炉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防止烧烤食品的油和撒料落在燃烧的木炭上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物质。

5、现有技术中除了用木炭外,还可以采用电热方式,如中国专利电热无烟烧烤炉(201822052171.5)、静电式无烟烧烤炉(202120615770.2)、一种电加热无烟烧烤炉(201520473976.0)等。

6、现有的无烟烧烤炉都是焊接固定的一体结构,存在不方便携带、不方便清理。另外,焊接工艺成本高,有些厂家为节省成本,往往采用较薄的板子,烧烤时存在变形,耐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无烟烧烤炉存在的问题,申请人研究非平面板材的插接结构时,发现了一种板件插接结构,进而提供了基于该板件插接结构的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板件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所述下插板件包括第一下插直板和第二下插直板,所述第一下插直板和第二下插直板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第一下插直板和第二下插直板之间通过下插连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上插板件包括第一上插直板和第二上插直板,第一上插直板和第二上插直板之间通过上插连板连接为一体;其中:所述第一下插直板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下插插口,所述下插连板开设有延伸至第二下插直板处的第二下插插口;所述第一上插直板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上插插口,所述第二上插直板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上插插口;所述第一下插插口与第一上插插口插接配合,所述第二上插直板的边缘穿过所述第二下插插口,供所述第二下插直板插设在所述第二上插插口内。

4、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插直板和第二上插直板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5、其中,所述第一下插直板、第二下插直板和下插连板,第一上插直板、第二上插直板和上插连板之间均可以通过板材焊接、折弯、冲压、铣削或铸造等工艺形成的一体结构。

6、可选的,所述第二下插插口在第二下插直板处向上延伸。

7、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插接盒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采用上述的板件插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其中之一为第一侧板,另一个为第二侧板。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炉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炉腔的四周侧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采用上述的板件插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其中之一为第一侧板,另一个为第二侧板。

9、可选的,所述上插板件具有横向挡边,所述下插板件上设有插孔;还包括一挡件,该挡件穿过所述插孔并靠近所述横向挡边,所述挡件限制上插板件和下插板件相对移动。

10、可选的,所述横向挡边位于所述上插板件的上端,所述挡件为提手,该提手两端形成弯折段,两个弯折段分别伸入到相对两个下插板件的插孔内,并与所述横向挡边相配合。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无烟烧烤炉,包括上述的炉体,下插连板的第一下插直板位于下部,第二下插直板位于上部,相对的两个第二下插直板的间距小于相对的两个第一下插直板的间距;所述第一下插直板的内侧具有热源容置结构。

12、可选的,所述热源容置结构为:

13、方式一:含有进风孔的碳网,该碳网由下插板件的下部向内弯折形成;

14、或者,

15、方式二:含有进风孔的碳网,两个上插板件均设有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碳网的两端穿过所述穿孔。

16、可选的,当热源容置结构采用方式二时,所述两个上插板件的两侧和中部均设有供碳网穿过的穿孔。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平面板件的插接方式,通过下插板件的第一下插直板上的第一下插插口与上插板件的第一上插直板上第一上插插口配合,第二下插直板与第二上插直板的第二上插插口配合实现两板件在两平面内插接,上插连板可以抵靠在下插连板的下方,也可以根据需要留有空隙。该插接方式中的每个板件均有两处插接,且两处插接不在同一平面,因此插接后更加稳固,不容易晃动。

18、本实用新型的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方便拆卸、安装,从而具有便携、易于清理等效果。

1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所谓“上”、“下”、“内”、“外”、“横”、“竖”等均基于附图所示方位进行描述,是为了描述方便,并非构成对他们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使用时,这些板件的方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0、在本专利的描述中,所述“热源”,不限于传统的炭火烧烤,也包括木材、酒精、电烤、太阳能烘烤等形式;所谓“烧烤”,不限于只用于烧烤食材,也包括煮水、取暖等采用放置于一容器(炉身)的热源所具有功能。



技术特征:

1.板件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插直板和第二上插直板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插插口在第二下插直板处向上延伸。

4.插接盒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插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其中之一为第一侧板,另一个为第二侧板。

5.炉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炉腔的四周侧壁,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插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其中之一为第一侧板,另一个为第二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板件具有横向挡边,所述下插板件上设有插孔;还包括一挡件,该挡件穿过所述插孔并靠近所述横向挡边,所述挡件限制上插板件和下插板件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边位于所述上插板件的上端,所述挡件为提手,该提手两端形成弯折段,两个弯折段分别伸入到相对两个下插板件的插孔内,并与所述横向挡边相配合。

8.无烟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炉体,下插连板的第一下插直板位于下部,第二下插直板位于上部,相对的两个第二下插直板的间距小于相对的两个第一下插直板的间距;所述第一下插直板的内侧具有热源容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烟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容置结构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烟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当热源容置结构采用方式二时,所述两个上插板件的两侧和中部均设有供碳网穿过的穿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插接结构、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板件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下插板件和上插板件。下插板件包括第一、第二下插直板,第一、第二下插直板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之间通过下插连板连接;上插板件包括第一、第二上插直板,之间通过上插连板连接。第一下插直板开设有第一下插插口,下插连板开设有第二下插插口;第一上插直板开设有第一上插插口,第二上插直板开设有第二上插插口;第一下插插口与第一上插插口插接配合,第二上插直板穿过第二下插插口,与第二下插直板插设配合。本插接方式插接后更加稳固,不容易晃动。本插接盒体、炉体及无烟烧烤炉方便拆卸、安装,具有便携、易于清理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戚聿斌,王兰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得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