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4364发布日期:2024-02-20 21:2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锅,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0144509u于2020年3月17日公开了一种电热锅,包括锅体和电热管,电热管包括外金属管,外金属管由呈弧形的、连接在一起的内圈和外圈组成,顶部为平面,外金属管内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与外金属管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电热丝两端设有接线端子;锅体底部设有与电热管形状相适配的凹槽,电热管焊接于凹槽内。此电热锅存在以下弊端:水容易从接线端子处流到电热丝上,造成短路,而且,没有温度监测和超温防护,锅体温度过高时电热丝还在工作,容易发生危险。

2、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便携式电热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便携式电热锅,包括外锅、设置在外锅内部的内锅、电热膜、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温度传感器、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和控制器,第一插接端子电连接第二温控器,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第一温控器,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分别与电热膜接触,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温度传感器与内锅接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外锅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与外锅之间形成密封腔体,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和第四插接端子设置在密封腔体内。

3、第一插接端子与外锅之间、第二插接端子与外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与外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4、电热膜与内锅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5、电热膜与外锅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

6、密封套上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和第四插接端子安装在安装孔上。

7、第一插接端子与安装孔之间、第二插接端子与安装孔之间、第三插接端子与安装孔之间、第四插接端子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

8、第一密封件一端套在第一插接端子或第二插接端子外周,第一密封件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接触且互不连接的第一密封部。

9、第二密封件一端套在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外周,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密封部,相邻两个第二密封部相互接触且互不连接。

10、第二温控器上设置有第一触点,第一温控器上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分别与电热膜的电极连接。

11、还包括电控板,电控板分别电连接电热膜、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设置在电控板上。

1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热锅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并控制内锅温度,若内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传感器及继电器等组成的控制器断开电源,若控制器失效,若内锅温度达到设定的内锅超温保护温度时,第一温控器断开加热电源,电热膜不再通电,若第一温控器失效,内锅温度超过设定的内锅超温保护温度时,第二温控器断开加热电源,电热膜不再通电,起到三重保护作用,防止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防止水从外锅与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之间的间隙进入外锅内,即使水进入外锅内,密封套和第三密封件可防止水流到电热膜、温控器、温度传感器的位置而造成短路,起到双重密封作用,电热锅插入通电底座上就可以使用,体积小、方便携带。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电热锅,包括外锅(1)和设置在外锅(1)内部的内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膜(3)、第一插接端子(4)、第二插接端子(9)、第一温控器(6)、第二温控器(5)、温度传感器(10)、第三插接端子(11)、第四插接端子(22)和控制器,第一插接端子(4)电连接第二温控器(5),第二插接端子(9)电连接第一温控器(6),第一温控器(6)、第二温控器(5)分别与电热膜(3)的电极连接,温度传感器(10)分别电连接第三插接端子(11)、第四插接端子(22),温度传感器(10)与内锅(2)接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0),外锅(1)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套(23),密封套(23)与外锅(1)之间形成密封腔体(7),第一插接端子(4)、第二插接端子(9)、第三插接端子(11)和第四插接端子(22)设置在密封腔体(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接端子(4)与外锅(1)之间、第二插接端子(9)与外锅(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8),第三插接端子(11)、第四插接端子(22)与外锅(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电热膜(3)与内锅(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电热膜(3)与外锅(1)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密封套(23)上设置有安装底板(15),安装底板(15)上设置有安装孔(16),第一插接端子(4)、第二插接端子(9)、第三插接端子(11)和第四插接端子(22)安装在安装孔(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接端子(4)与安装孔(16)之间、第二插接端子(9)与安装孔(16)之间、第三插接端子(11)与安装孔(16)之间、第四插接端子(22)与安装孔(16)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件(8)一端套在第一插接端子(4)或第二插接端子(9)外周,第一密封件(8)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接触且互不连接的第一密封部(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件(12)一端套在第三插接端子(11)、第四插接端子(22)外周,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密封部(18),相邻两个第二密封部(18)相互接触且互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第二温控器(5)上设置有第一触点(19),第一温控器(6)上设置有第二触点(20),第一触点(19)、第二触点(20)分别与电热膜(3)的电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板,电控板分别电连接电热膜(3)、第一温控器(6)、第二温控器(5)、温度传感器(10),控制器设置在电控板上。


技术总结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包括外锅、设置在外锅内部的内锅、电热膜、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温度传感器、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和控制器,第一插接端子电连接第二温控器,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第一温控器,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分别与电热膜的电极连接,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第三插接端子、第四插接端子,温度传感器与内锅接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外锅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与外锅之间形成密封腔体,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和第四插接端子设置在密封腔体内。本技术的便携式电热锅起到三重保护作用,防止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并起到双重密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锦泓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