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0212发布日期:2023-10-22 00: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就诊患者仍然以中老年人群为主。颈椎病的发生与患者职业紧密相关,如会计、办公室人员、打字员、抄写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长时间用笔记本电脑、低头玩手机人群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2、在治疗颈椎病时,除了口服药物,外部中药热敷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人在清醒时需要正常工作生活,因此无法长期佩戴外部热敷中药,这就导致药物作用时间短,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现在的枕头高度固定,并不能适用所有人,这就让颈椎病患者在休息时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更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3、目前,专利号为cn21577703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病人用新型枕头,颈椎病人用新型枕头,包括:中间枕头,所述中间枕头上开设有第一放置腔;两个侧边枕头,两个所述侧边枕头分别设于所述中间枕头的两侧,两个所述侧边枕头上均开设有第二放置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病人用新型枕头通过设置中间枕头和两个侧边枕头,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颈椎病人不同睡姿进行多方位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颈椎病人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拉链,使得颈椎病人能够根据需要,快速的实现对第一枕芯的取放,完成对中间枕头高度的调整,设置两个第二拉链,使得颈椎病人能够根据需要,快速的实现对第二枕芯的取放,完成对两个侧边枕头高度的调整。但是该申请方案虽然可以调节枕头高度,但是其高度调节范围较窄,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可以在患者休息时进行中药热敷,确保药效利用完全,可以自动调整枕头高度,使患者无论侧卧还是平躺,其颈部都能处于最舒适的姿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包括枕头本体,所述的枕头本体包括中药药包、加热器、枕头调节结构和枕头外壳,枕头外壳上部安装枕头调节结构,枕头调节结构上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的边缘与枕头外壳缝合,加热器上部覆盖中药药包,枕头本体外罩枕套;所述的枕头调节结构包括可调节上板、底板以及两个升降调节装置,可调节上板和底板之间由两个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丝杠轴承、控制板一、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杠、丝杠驱动装置、控制板二、升降控制撑杆一和升降控制撑杆二,底板上部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分别对向安装丝杠轴承,两个丝杠轴承之间的底板上部表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丝杠驱动装置,丝杠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丝杠连接其两侧的丝杠轴承,两个丝杠上分别螺接控制板一和控制板二,控制板一和控制板二在丝杠的控制下靠近或者远离,控制板一通过转轴连接升降控制撑杆二的下端,控制板二通过转轴连接升降控制撑杆一的下端,升降控制撑杆一和升降控制撑杆二交叉布置,升降控制撑杆一的上端通过万向轴和滑轮连接至可调节上板下表面的滑轨,升降控制撑杆二的上端通过万向轴连接至可调节上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中药药包边缘通过卡扣连接枕头外壳。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枕头本体后部配备头部及躯干感应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枕头本体侧边配备电池仓。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可调节上板外部包裹硅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加热器为分区发热。

8、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与常规枕头相比,通过在枕头内部设置可以自由调节枕头高度的枕头调节结构,并且通过中药药包和加热器为患者提供一整夜的中药热敷,可以在患者休息时进行中药热敷,确保药效利用完全进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可以自动调整枕头高度,使患者无论侧卧还是平躺,其颈部都能处于最舒适的姿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头本体(1)包括中药药包(1-1)、加热器(1-2)、枕头调节结构(1-3)和枕头外壳(1-4),枕头外壳(1-4)上部安装枕头调节结构(1-3),枕头调节结构(1-3)上部设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边缘与枕头外壳(1-4)缝合,加热器(1-2)上部覆盖中药药包(1-1),枕头本体(1)外罩枕套;所述的枕头调节结构(1-3)包括可调节上板(1-3-1)、底板(1-3-7)以及两个升降调节装置,可调节上板(1-3-1)和底板(1-3-7)之间由两个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丝杠轴承(1-3-2)、控制板一(1-3-3)、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丝杠(1-3-4)、丝杠驱动装置(1-3-5)、控制板二(1-3-6)、升降控制撑杆一(1-3-8)和升降控制撑杆二(1-3-9),底板(1-3-7)上部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分别对向安装丝杠轴承(1-3-2),两个丝杠轴承(1-3-2)之间的底板(1-3-7)上部表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丝杠驱动装置(1-3-5),丝杠驱动装置(1-3-5)分别驱动丝杠(1-3-4)连接其两侧的丝杠轴承(1-3-2),两个丝杠(1-3-4)上分别螺接控制板一(1-3-3)和控制板二(1-3-6),控制板一(1-3-3)和控制板二(1-3-6)在丝杠(1-3-4)的控制下靠近或者远离,控制板一(1-3-3)通过转轴连接升降控制撑杆二(1-3-9)的下端,控制板二(1-3-6)通过转轴连接升降控制撑杆一(1-3-8)的下端,升降控制撑杆一(1-3-8)和升降控制撑杆二(1-3-9)交叉布置,升降控制撑杆一(1-3-8)的上端通过万向轴和滑轮连接至可调节上板(1-3-1)下表面的滑轨,升降控制撑杆二(1-3-9)的上端通过万向轴连接至可调节上板(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药包(1-1)边缘通过卡扣连接枕头外壳(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头本体(1)后部配备头部及躯干感应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头本体(1)侧边配备电池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上板(1-3-1)外部包裹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1-2)为分区发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中药枕头结构,所述的枕头本体(1)包括中药药包(1‑1)、加热器(1‑2)、枕头调节结构(1‑3)和枕头外壳(1‑4),枕头外壳(1‑4)上部安装枕头调节结构(1‑3),枕头调节结构(1‑3)上部设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边缘与枕头外壳(1‑4)缝合,加热器(1‑2)上部覆盖中药药包(1‑1),枕头本体(1)外罩枕套,本技术可以在患者休息时进行中药热敷,确保药效利用完全,可以自动调整枕头高度,使患者无论侧卧还是平躺,其颈部都能处于最舒适的姿态。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福,李水香,王晟赫,王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长福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