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0708发布日期:2023-10-28 19:5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1、清洁机器人,又称扫地机器人、智能扫地机等,是智能电器中的一种,其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完成地板清理工作而减轻用户的卫生清洁负担。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清洁机器人配备有基站,基站内具有污水箱,当清洁机器人进入基站后污水箱用于回收清洗机器人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2、然而,当基站的污水箱满了后,需要用户手动倒掉污水箱中的污水,导致基站维护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并容易滋生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站需要用户手动倒污水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换水结构,包括:

3、吸污管路和排污管道,所述吸污管路的一端为污水吸入口,另一端能够连接污水箱,所述排污管路的一端能够连接所述污水箱,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4、气压调控组件,所述气压调控组件能够与所述污水箱相连接,所述气压调控组件能够为所述污水箱提供负压,以使从所述污水吸入口吸入的污水通过所述吸污管路流至所述污水箱;以及,所述气压调控组件能够为所述污水箱提供正压,以使所述污水箱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排污管路流至外界。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压调控组件包括:

6、气泵,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7、负压管路,所述负压管路的一端能够连接所述污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

8、正压管路,所述正压管路的一端能够连接所述污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气口;

9、控制组件,能够切换控制所述负压管路和所述正压管路的通断,在所述负压管路连通时,所述气泵通过所述负压管路为所述污水箱提供负压;在所述正压管路连通时,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正压管路为所述污水箱提供正压。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

11、所述负压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能够与所述污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用于切换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外界相连通;

12、所述正压管路包括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能够与所述污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四连接管之间,用于切换控制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三连接管与外界相连通。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均为三通电磁阀。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第二控制元件以及所述气泵均电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吸污管路上,用于控制从污水槽至污水箱之间的单向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污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污管路的通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污水吸入口至所述污水箱之间的单向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污水箱至外界的单向导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包括回污孔、排污孔以及通气孔,所述吸污管路与所述回污孔相连通,所述排污管路与所述排污孔相连通,所述负压管路和所述正压管路均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盖合在箱体上;

19、所述箱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围设于所述侧壁的周缘,所述排污孔开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回污孔和所述通气孔均开设于所述侧壁且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水槽,所述污水槽与所述污水吸入口相连通。

2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机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水结构,所述污水箱、所述吸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及所述气压调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机体。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注水管路和抽水泵,所述注水管路的一端为清水吸入口,另一端能够与清洁机器人的清水箱相连通,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注水管路上,在所述抽水泵的驱动下,清水能够通过所述注水管路输送至所述清水箱中。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水泵为隔膜泵,所述基站还包括旁通管路和旁通阀,所述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膜泵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旁通阀安装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清洁液箱、注液管路以及抽液泵,所述注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清洁液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水管路相连通,所述抽液泵安装在所述注液管路上,在所述抽液泵的驱动下,所述清洁液箱中的洗涤液通过所述注液管路进入所述注水管路。

2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站,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集污腔,所述污水槽用于收容所述集污腔中的污水。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中,气压调控组件能够为污水箱提供正压以及提供负压,当需要将污水槽中的污水输送至污水箱时,气压调控组件为污水箱提供负压,从而吸污管路中形成负压,进而污水槽中的污水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污管路流入污水箱;当需要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外界时,气压调控组件为污水箱提供正压,污水箱中的污水在正压的作用下通过排污管路流出至外界,从而实现基站污水的全自动排出,如此无需人工对基站中的污水进行处理,提高基站使用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控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均为三通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第二控制元件以及所述气泵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吸污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吸污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污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污管路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所述污水吸入口至所述污水箱之间的单向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从污水箱至外界的单向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开设有回污孔、排污孔以及通气孔,所述吸污管路与所述回污孔相连通,所述排污管路与所述排污孔相连通,所述负压管路和所述正压管路均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盖合在箱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槽,所述污水槽与所述污水吸入口相连通。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换水结构,所述污水箱、所述吸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及所述气压调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机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管路和抽水泵,所述注水管路的一端为清水吸入口,另一端能够与清洁机器人的清水箱相连通,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注水管路上,在所述抽水泵的驱动下,清水能够通过所述注水管路输送至所述清水箱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为隔膜泵,所述基站还包括旁通管路和旁通阀,所述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膜泵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旁通阀安装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液箱、注液管路以及抽液泵,所述注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清洁液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水管路相连通,所述抽液泵安装在所述注液管路上,在所述抽液泵的驱动下,所述清洁液箱中的洗涤液通过所述注液管路进入所述注水管路。

15.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机器人以及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集污腔,所述污水槽用于收容所述集污腔中的污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领域,公开一种换水结构、基站及清洁系统,换水结构包括吸污管路、排污管路和气压调控组件,吸污管路的一端为污水吸入口,污水吸入口连接污水槽,另一端连接污水箱;排污管路的一端连接污水箱,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气压调控组件与污水箱相连接,气压调控组件能够为污水箱提供正压以及提供负压,当需要将污水槽中的污水输送至污水箱时,气压调控组件为污水箱提供负压,从而吸污管路中形成负压,进而污水槽中的污水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污管路流入污水箱;当需要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外界时,气压调控组件为污水箱提供正压,污水箱中的污水在正压的作用下通过排污管路流出至外界,从而实现基站污水的全自动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邓美明,李建,邓邵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