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D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8723发布日期:2023-12-06 22:2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5D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被子,具体涉及一种5d羽绒被。


背景技术:

1、羽绒被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目前还没有任何天然保暖材料能超过羽绒被的保暖性能。其具有透气干爽的功效,具有其它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发热的良好性能,被称为“会呼吸的被子”。

2、目前,市面上的羽绒被一般为两片面料缝合,充好绒在缝线处都会有一条线没有羽绒,降低其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绒量均匀,不存在无羽绒区域的5d羽绒被。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5d羽绒被,包括上面料层、中间面料层和下面料层,所述中间面料层位于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下面料层之间,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相互交错设置的经线和纬线被缝制成若干上部填充单元;所述下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和若干个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相互交错缝制成若干下部填充单元;

4、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交错设置。

5、在使用本申请所述一种5d羽绒被时,因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之间是交错设置,这样上部填充单元的经线和纬线的缝合处所对应的下部填充单元处有羽绒填充,而下部填充单元的经线立衬条和纬线立衬条所对应的上部填充单元处有羽绒填充,即不存在无羽绒填充区域,保证了充绒量的均匀。

6、在经线立衬条和纬线立衬条相接触处立衬条上开设有供立衬条穿过的通孔。

7、上述一种5d羽绒被,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立衬条的高度为1.5cm-6cm。

8、上述一种5d羽绒被,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的形状相同。

9、上述一种5d羽绒被,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经线之间。

10、上述一种5d羽绒被,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经线连线的中间位置。

11、上述一种5d羽绒被,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纬线之间。

12、优选地,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纬线连线的中间位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5d羽绒被包括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且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交错设置,保证了所述羽绒被的充绒量均匀,不存在无羽绒区域,确保了羽绒被的保暖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料层、中间面料层和下面料层,所述中间面料层位于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下面料层之间,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相互交错设置的经线和纬线被缝制成若干上部填充单元;所述下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和若干个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相互交错缝制成若干下部填充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衬条的高度为1.5cm-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经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经线连线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纬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d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围成下部填充单元的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所在的竖直面位于围成上部填充单元的两条纬线连线的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5D羽绒被,包括上面料层、中间面料层和下面料层,所述中间面料层位于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下面料层之间,所述上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相互交错设置的经线和纬线被缝制成若干上部填充单元;所述下面料层和所述中间面料层通过若干个沿经线设置的立衬条和若干个沿纬线设置的立衬条相互交错缝制成若干下部填充单元;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交错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5D羽绒被包括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且上部填充单元和下部填充单元交错设置,保证了所述羽绒被的充绒量均匀,不存在无羽绒区域,确保了羽绒被的保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守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守云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