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互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5219发布日期:2023-09-13 21:4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互移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门,特别涉及一种联动互移门。


背景技术:

1、由于具有美观和节省空间等优势,移动门结构越来越被大众所接收。但是现有的移动门,一方面,结构较为负载,搭配暗藏在天花内的轨道系统,安装组装复杂繁琐;另一方面,现有的移动门,操作人员在现场安装后,由于熟练度的不同,移动门精度及尺寸难以得到保证,同步联动的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联动互移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互移门,包括:轨道系统、联动系统及若干个门主体;

3、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若干个并排布置的轨道腔;所述联动系统包括滑轮组件、连接板及联动组件;

4、所述滑轮组件底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滚动地活动于所述轨道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门主体可拆卸连接;

5、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带、固定夹及联动轮;所述连接板分设为两类,第一类所述连接板安装有若干个所述联动轮,第二类所述连接板安装有所述固定夹;所述联动带套设于第一类所述连接板的若干个所述联动轮上;所述联动带的一端被相邻一个第二类所述连接板的固定夹所夹紧,所述联动带的另一端被相邻另一个第二类所述连接板的固定板所述夹紧;第二类所述连接板移动时,通过所述联动带,可牵引第一类所述连接板同步移动。

6、可选的,所述固定夹包括相互抵靠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联动带的一端夹紧于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

7、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呈齿条状,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咬合齿。

8、可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呈l型结构布置,包括固定部和夹持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第二类所述连接板,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侧方;所述夹持部可与第二夹块相互抵靠并夹紧联动带的一端。

9、可选的,所述联动轮下方设置有联动安装板,所述联动安装板安装于第一类所述连接板的联动安装孔;所述连接板的联动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所述联动安装板或第一夹块。

10、可选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安装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滑轮安装块的中部连接,呈t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滑轮安装块的横向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滚轮。

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呈“π”型导轨结构设置;所述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道,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槽道内;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端盖。

12、可选的,所述轨道腔为两侧贯通的槽道结构,所述滚轮可从一端放入所述轨道腔内。

13、可选的,所述轨道腔可拆卸地安装有缓冲止挡组件。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联动系统包括滑轮组件、连接板及联动组件;连接板通过滑轮组件可将门主体滑动挂设安装在轨道系统内;而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带、固定夹及联动轮,以固定夹夹持联动带的方式,使得第二类连接板移动时,可牵引带动第一类连接板移动,实现多个移动门的联动移动效果。本实用新型,联动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连接板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即可与门主体连接,联动系统的各个原件,可在工厂内预先组装完成,在使用现场,仅需将轨道系统和联动系统整体安装组合,并进行挂门调节,即可完成联动互移门的安装,组装效率高,同时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及精度,保证互移门联动的一致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门主体采用挂门连接结构,轨道系统及联动系统可暗藏于天花板内,使门页效果更加简洁美观。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系统(100)、联动系统(200)及若干个门主体(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32)包括相互抵靠第一夹块(2321)和第二夹块(2322);所述第一夹块(2321)和第二夹块(2322)可拆卸连接;所述联动带(231)的一端夹紧于所述第一夹块(2321)和第二夹块(2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2321)与第二夹块(2322)呈齿条状,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咬合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2321)呈l型结构布置,包括固定部(2321a)和夹持部(2321b);所述固定部(2321a)安装于第二类所述连接板(220),所述夹持部(2321b)设置于所述固定部(2321a)的侧方;所述夹持部(2321b)可与第二夹块(2322)相互抵靠并夹紧联动带(23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轮(233)下方设置有联动安装板(234),所述联动安装板(234)安装于第一类所述连接板(220)的联动安装孔;所述连接板(220)的联动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所述联动安装板(234)或第一夹块(2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210)包括滑轮安装块(211)和连接杆(212);所述连接杆(212)的顶端与滑轮安装块(211)的中部连接,呈t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杆(212)的底端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20);所述滑轮安装块(211)的横向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滚轮(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0)呈“π”型导轨结构设置;所述门主体(30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槽道(310),所述连接板(220)可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槽道(310)内;所述连接板(220)的两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端盖(2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腔为两侧贯通的槽道结构,所述滚轮(213)可从一端放入所述轨道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互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腔可拆卸地安装有缓冲止挡组件(1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互移门,包括:轨道系统、联动系统及若干个门主体;联动系统包括滑轮组件、连接板及联动组件;滑轮组件底部安装于连接板,顶部设置有滚轮,滚轮可滚动地活动于轨道腔;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带、固定夹及联动轮;连接板分设为两类,第一类连接板安装有若干个联动轮,第二类连接板安装有固定夹;第二类连接板移动时,通过联动带,可牵引第一类连接板同步移动。本技术,联动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连接板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即可与门主体连接,联动系统的各个原件,可在工厂内预先组装完成,组装效率高,保证互移门联动的一致性。并且,轨道系统及联动系统可暗藏于天花板内,使门页效果更加简洁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郭镜华,黄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华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