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226发布日期:2023-10-28 21: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咖啡机,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咖啡机设有用于容置咖啡粉的高压漏斗,咖啡机本体输出高温高压水体注入到高压漏斗内的咖啡粉,从而萃取出咖啡液并从漏斗下端排出。现有一些漏斗可以使用咖啡胶囊作为萃取咖啡液的原料,举例地说,公开号为cn 2114323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包括漏斗、手柄;还包括可置入漏斗腔内的胶囊杯座,所述胶囊杯座包括适于放置咖啡胶囊的胶囊盒主体、滤网片、第一固定圈,所述胶囊盒主体的一端开口以形成胶囊置入口,胶囊盒主体的开口端面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胶囊盒主体密封圈,所述胶囊盒主体的外侧壁设置防转槽,在滤网片对应所述防转槽设置定位块,当所述第一固定圈扣合在胶囊盒主体上时,第一固定圈的内翻边抵压滤网片的外缘;使用时,将胶囊盒主体的开口向上,将咖啡胶囊放入胶囊盒主体内腔,咖啡胶囊的封口膜向上,然后将滤网片盖在胶囊盒主体的开口上,使定位块插入防转槽,通过第一固定圈将滤网片密封固定在胶囊盒主体上且使滤网片不能相对胶囊盒主体转动,从而防止第一固定圈旋转扣合胶囊盒主体时,滤网片的突起刮伤胶囊的封口膜,然后将扣合后的胶囊盒主体倒置放入漏斗腔,再将漏斗安装在咖啡机上,就可以启动咖啡机进行咖啡的制作了。在安装咖啡胶囊的过程中,需要将第一固定圈旋转扣合在胶囊盒主体上,在之前还需要将定位块插入防转槽,于是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使用不够方便,所以该胶囊漏斗结构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它有利于安装咖啡胶囊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上端形成有漏斗入口;其中,还包括冲泡座及胶囊杯组件,所述冲泡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漏斗的底部内,所述胶囊杯组件放置在所述漏斗内,所述胶囊杯组件包括适配容置咖啡胶囊的囊体的杯体,所述杯体形成有杯底,所述杯底设有用于刺穿咖啡胶囊的囊体底部的刺针,所述杯底上形成有通液孔,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漏斗入口,所述冲泡座包括底板及围筒部,所述底板的外端与所述围筒部的下端连成一体,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的法兰部的下面的支撑凸环,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于所述支撑凸环内,所述杯体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的法兰部的上面的压边,所述支撑凸环与所述压边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围筒部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围设在咖啡胶囊的法兰部外的径向定位凸筋,所述胶囊杯组件能够经过所述漏斗入口脱离所述漏斗。

4、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散流凸块,所述出液孔分布在所述散流凸块的外侧。

5、优选地,所述径向定位凸筋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成一体。

6、优选地,所述胶囊杯组件包括杯架、冲泡头及杯圈,所述杯体形成于所述杯架,所述杯架形成有环体及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端与所述杯体的外壁连成一体,所述连接圈的外端与所述环体的下端连成一体,所述杯圈的上端形成有用于设在所述漏斗入口的边缘部上的外凸缘,所述杯圈的下端形成有内凸缘,所述内凸缘夹设于所述冲泡头的下端与所述环体的上端之间,所述刺针包括基板及针体,所述针体的上端与所述基板的边缘部连成一体,所述针体对应穿过所述通液孔,所述基板设于所述杯底的上侧与所述冲泡头的下侧之间,所述冲泡头形成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对应连通所述通液孔,所述杯架与所述冲泡头通过紧固件连接。

7、优选地,所述连接圈的上侧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冲泡头的下部形成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内凸缘设置,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定位插孔。

8、优选地,所述冲泡头的顶部形成有弧形凹部,所述注液孔形成于所述弧形凹部的底部处。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冲泡座固定连接于漏斗的底部内,胶囊杯组件放置在漏斗内,胶囊杯组件包括适配容置咖啡胶囊的囊体的杯体,杯体形成有杯底,杯底设有用于刺穿咖啡胶囊的囊体底部的刺针,杯底上形成有通液孔,通液孔连通漏斗入口,冲泡座包括底板及围筒部,底板的外端与围筒部的下端连成一体,胶囊杯组件能够经过漏斗入口脱离漏斗,有利于安装咖啡胶囊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径向定位凸筋,避免咖啡胶囊在冲泡座内移位;设置压边及起到阻拦咖啡液作用的支撑凸环,避免咖啡液容易向四周外溢到杯体外。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包括漏斗(1),所述漏斗(1)的上端形成有漏斗入口(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泡座(2)及胶囊杯组件(3),所述冲泡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漏斗(1)的底部内,所述胶囊杯组件(3)放置在所述漏斗(1)内,所述胶囊杯组件(3)包括适配容置咖啡胶囊(99)的囊体(991)的杯体(311),所述杯体(311)形成有杯底(3111),所述杯底(3111)设有用于刺穿咖啡胶囊(99)的囊体(991)底部的刺针(34),所述杯底(3111)上形成有通液孔(3112),所述通液孔(3112)连通所述漏斗入口(101),所述冲泡座(2)包括底板(21)及围筒部(22),所述底板(21)的外端与所述围筒部(22)的下端连成一体,所述底板(21)上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99)的法兰部(992)的下面的支撑凸环(213),所述底板(21)上形成有出液孔(212),所述出液孔(212)设于所述支撑凸环(213)内,所述杯体(311)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99)的法兰部(992)的上面的压边(3113),所述支撑凸环(213)与所述压边(3113)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围筒部(22)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围设在咖啡胶囊(99)的法兰部(992)外的径向定位凸筋(221),所述胶囊杯组件(3)能够经过所述漏斗入口(101)脱离所述漏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形成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散流凸块(211),所述出液孔(212)分布在所述散流凸块(21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凸筋(2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1)连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杯组件(3)包括杯架(31)、冲泡头(32)及杯圈(33),所述杯体(311)形成于所述杯架(31),所述杯架(31)形成有环体(312)及连接圈(315),所述连接圈(315)的内端与所述杯体(311)的外壁连成一体,所述连接圈(315)的外端与所述环体(312)的下端连成一体,所述杯圈(33)的上端形成有用于设在所述漏斗入口(101)的边缘部上的外凸缘(332),所述杯圈(33)的下端形成有内凸缘(331),所述内凸缘(331)夹设于所述冲泡头(32)的下端与所述环体(312)的上端之间,所述刺针(34)包括基板(341)及针体(342),所述针体(342)的上端与所述基板(341)的边缘部连成一体,所述针体(342)对应穿过所述通液孔(3112),所述基板(341)设于所述杯底(3111)的上侧与所述冲泡头(32)的下侧之间,所述冲泡头(32)形成有注液孔(3201),所述注液孔(3201)对应连通所述通液孔(3112),所述杯架(31)与所述冲泡头(32)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315)的上侧形成有定位柱(313),所述冲泡头(32)的下部形成有定位插孔(3202),所述定位柱(313)穿过所述内凸缘(331)设置,所述定位柱(313)的上端部适配连接所述定位插孔(32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头(32)的顶部形成有弧形凹部(321),所述注液孔(3201)形成于所述弧形凹部(321)的底部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冲泡座固定连接于漏斗的底部内,胶囊杯组件放置在漏斗内,胶囊杯组件包括适配容置咖啡胶囊的囊体的杯体,杯底设有用于刺穿咖啡胶囊的囊体底部的刺针,杯底上形成有通液孔,冲泡座包括底板及围筒部,底板上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的法兰部的下面的支撑凸环,底板上形成有出液孔,出液孔设于支撑凸环内,杯体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贴靠连接咖啡胶囊的法兰部的上面的压边,围筒部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围设在咖啡胶囊的法兰部外的径向定位凸筋,胶囊杯组件能够经过漏斗入口脱离漏斗。本技术的咖啡机胶囊漏斗结构有利于安装咖啡胶囊方便快捷,而且结构设置合理,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捷,邓红书,周文龙,张雨彬,潘新新,梁恩怡,刘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金弘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