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8365发布日期:2023-11-30 05:4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泡脚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足浴按摩,特别涉及一种泡脚桶。


背景技术:

1、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消费者会越来越注重泡脚桶上各项功能的使用效果,希望足浴器的按摩、杀菌等功能能够真正满足健康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泡脚桶上设置杀菌功能,采用在上盖或泡脚腔内设置紫外杀菌灯等方式,对泡脚腔内进行杀菌,现有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较差,难以真正满足用户对杀菌功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泡脚桶的加热组件上设置杀菌灯,在泡脚过程中保证泡脚腔内水的细菌得到杀灭,能保持人体的健康,且金属材质的加热内腔能够增强杀菌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泡脚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桶体,桶体设有泡脚腔;加热组件,包括导热本体、加热器和杀菌灯;导热本体设有内腔和连通内腔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泡脚腔水路连通;加热器设置在导热本体上,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本体对所述内腔的水进行加热;杀菌灯穿设于导热本体的第一侧壁,用于对内腔的水进行杀菌;导热本体为金属材质,内腔能够对杀菌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泡脚桶,通过在泡脚桶的加热组件上设置杀菌灯,泡脚腔、加热组件的内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形成循环加热水路,使加热组件能够对水进行循环加热,在泡脚过程中提供热水,加热组件上设置的杀菌灯对循环加热的水进行杀菌,保证泡脚腔内水的细菌得到杀灭,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导热本体为金属材质,使得内腔能够对杀菌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能够增强杀菌灯的杀菌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腔的腔壁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沿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设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凸筋,凸筋有多个,多个所述凸筋沿所述腔壁表面周向分布,且多个所述凸筋平行设置;和/或,所述凹凸结构包括条形凹槽。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筋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反光面,部分反光面312朝向内腔横截面的中轴线设置,部分反光面朝向相邻的凸筋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导热本体的第一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杀菌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且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腔,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压住所述杀菌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杀菌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灯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设于所述杀菌灯背离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压住所述杀菌灯,所述连接导线从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所述连接导线;

9、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部分设有固定孔,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伸入所述螺纹孔,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杀菌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与所述杀菌灯设于所述导热本体的不同侧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本体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上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三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加热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长度与所述内腔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伸出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通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本体的外部凸设有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分别位于所述导热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进水口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接头,所述出水口设于另一个所述接头,两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于对密封圈进行固定限位,所述密封圈用于将所述接头与输水管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于所述泡脚腔的底壁下方,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所述泡脚腔设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路连通;

15、所述导热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器远离所述内腔的侧表面朝外凸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导热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器远离所述内腔的侧表面朝外凸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导热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内部。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泡脚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壁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沿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凸筋,所述凸筋有多个,多个所述凸筋沿所述腔壁表面周向分布,且多个所述凸筋平行设置;和/或,所述凹凸结构包括条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筋有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反光面,部分反光面朝向内腔横截面的中轴线设置,部分反光面朝向相邻的凸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导热本体的第一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杀菌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且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腔,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压住所述杀菌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杀菌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设于所述杀菌灯背离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压住所述杀菌灯,所述连接导线从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所述连接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杀菌灯设于所述导热本体的不同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本体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三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加热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长度与所述内腔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伸出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本体的外部凸设有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分别位于所述导热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进水口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接头,所述出水口设于另一个所述接头,两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于对密封圈进行固定限位,所述密封圈用于将所述接头与输水管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泡脚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于所述泡脚腔的底壁下方,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所述泡脚腔设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路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泡脚桶,包括桶体,桶体设有泡脚腔;加热组件,包括导热本体、加热器和杀菌灯;导热本体设有内腔和连通内腔的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泡脚腔水路连通;加热器设置在导热本体上,用于对内腔的水进行加热;杀菌灯穿设于导热本体的第一侧壁,伸入内腔,用于对内腔的水进行杀菌;导热本体为金属材质,内腔能够对杀菌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通过在泡脚桶的加热组件上设置杀菌灯,加热组件能够对水进行加热,在泡脚过程中提供热水,加热组件上设置的杀菌灯对循环加热的水进行杀菌,保证泡脚腔内水的细菌得到杀灭;导热本体为金属材质,使得内腔能够对杀菌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能够增强杀菌灯的杀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韩平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星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