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4646发布日期:2023-10-06 04:3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学习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


背景技术:

1、筷子在使用时需要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和手指协调,才能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儿童从小开始使用筷子有助于大脑开发;为了方便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市面上有人开发了一款儿童学习筷,学习筷包括左筷体、右筷体和连接座,借助于连接座,左筷体、右筷体在初始状态下为打开状态,儿童通过手指的配合将左筷体、右筷体的夹头并拢在一起,实现夹持食物或者物品的目的。

2、现有技术的儿童学习筷握持位置是不可以进行的调整的。为了满足不同训练阶段和训练目的,家长经常需要购买多双不同的长度的儿童学习筷,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包括左筷体、右筷体和连接座,连接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弹性材料制成的调节块;外壳与左筷体和右筷体对应处设有贯通的调节槽;调节槽为两端大中间小;左筷体和右筷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与调节块相互配合的调节孔。

3、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后,调节块起到两个作用,一、能够通过一定的形变实现调节孔与调节块由固定状态变成分离状态,即方便调整筷体与连接座之间的相对,实现握持位置的调整。二、调节块能够使左筷体、右筷体在自然状态下保持打开状态,儿童仅需要握持好筷体之后向内用力挤压就能够以调节块为轴进行夹紧食物或物品或者打开放下食物或物品。调节槽用于左筷体、右筷体提供角度调节空间,调节槽为两端大中间小,方便对左筷体、右筷体进行定位,另外还能够增加摩擦及防止筷体劈叉。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调节孔与调节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筷体握持位置的调整,满足不同训练阶段的儿童的使用需求。

4、进一步的改进,外壳与调节块对应处设有安装槽;调节块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能够插入到调节孔内的连接柱。借助于安装槽能够非常方便地将调节块固定其中,调节块上设置有连接柱,能够实现与调节孔的快速固定和分离。

5、进一步的改进,左筷体和右筷体的夹头处设有辅助夹头;辅助夹头套设固定在夹头上。辅助夹头相对于增大了夹头的接触面积,方便训练初期的儿童进行训练学习。

6、进一步的改进,调节孔为2个或3个或4个。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实现2段、三段、四段长度的调整。满足了不同训练阶段对筷体握持位置的要求。

7、进一步的改进,调节孔呈半球形凹槽;连接柱的头部设有与半球形凹槽相互配合的球状凸起。半球形凹槽和球状凸起的配合,方便连接柱和调节孔的固定和分离,方便家长调节筷体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包括左筷体(1)、右筷体(2)和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连接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弹性材料制成的调节块(4);外壳与左筷体和右筷体对应处设有贯通的调节槽(5);调节槽为两端大中间小;左筷体和右筷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与调节块相互配合的调节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其特征在于,外壳与调节块对应处设有安装槽(7);调节块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能够插入到调节孔内的连接柱(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其特征在于,左筷体和右筷体的夹头处设有辅助夹头(10);辅助夹头套设固定在夹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其特征在于,调节孔为2个或3个或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其特征在于,调节孔呈半球形凹槽;连接柱的头部设有与半球形凹槽相互配合的球状凸起(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握持位置可调的儿童学习筷,包括左筷体、右筷体和连接座,连接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弹性材料制成的调节块;外壳与左筷体和右筷体对应处设有贯通的调节槽;调节槽为两端大中间小;左筷体和右筷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与调节块相互配合的调节孔。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调节孔与调节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筷体握持位置的调整,满足不同训练阶段的儿童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何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童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