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0802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


背景技术:

1、手持吸尘器凭借其小巧便携、不受电源线约束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手持吸尘器一般是通过风机产生的负压将垃圾等杂质吸附到尘桶内收集起来,尘杯容积较小,使用完毕后再将尘桶打开对垃圾进行倾倒,但是倒尘时灰尘会四散,造成二次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具有集尘功能的基站,可对尘杯内的灰尘进行收集,避免扬尘。比如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18651617u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基站集尘系统,包括基站和吸尘器,基站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内设有集尘的容纳腔,底座内设有集尘袋和负压组件,吸尘器包括手持杆和集尘杯,集尘杯具有尘杯主体和尘杯底盖,尘杯主体上设有控制尘杯底盖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的释放按钮,吸尘器置于基站上,基站上的触发部触发底盖释放按钮,尘杯底盖打开,负压组件抽吸使得容纳腔内部产生负压,尘杯主体内部的尘灰自动下落收集到基站内,达到自集尘的目的。这种常规方案的清洁设备,整个清洁套装设置了两个抽吸装置,一个抽吸装置设置在吸尘器内,用于吸尘器在吸尘状态下使得尘杯内产生负压以达到吸尘的目的,另一个抽吸装置用于集尘时使得基站的集尘腔内产生负压以达到收集尘杯内灰尘也即集尘的目的,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抽吸时气流经过前端较长的抽吸通道,风量损耗较大,导致集成有效风量较小,集尘效果较差,还有一方面整个清洁套装的重量较大,不利于客户搬运移动。此外,吸尘器的尘杯内通常设有灰尘颗粒分离的过滤分离组件比如常规的旋风过滤器,其作为吸尘器的核心部件,过滤分离组件在频繁使用后,滤芯上会堆积很多的灰尘杂物,导致过滤效果变差,需要对其进行清洁以提高其过滤效果,而清洁一直是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最先的技术一般是采用将过滤器组件拆卸下来手动进行水洗、吹洗等,但是这种方式清洁过程繁琐低效,手洗过程中因灰尘离人距离较近,清洗时灰尘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内,因此,无法满足当下市场需求。为解决该问题,现有市面上有出现各种方案的过滤器自清洁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接触式清理结构和非接触式清理结构,接触式清理结构有刮灰条、刷条、刮刀等直接作用于过滤器的滤网,非接触式的有敲击振动或负压抽吸的方式。接触式清洁的方式一般都是随着吸尘器启动的同时运作的,用户不能根据需要选择自清洁时间,工作时噪音较大,影响体验,而且清理效果也不佳,对于刮刀类的比较硬的清理部件在清理过程中容易损坏滤网,导致影响滤网的过滤效果甚至使滤网失效。非接触式的方案在现有市面的吸尘器中使用较多,比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16019386a公开的过滤器自清洁装置与吸尘器,过滤器自清洁装置包括机壳、动力源、传动组件、凸轮、敲击件和弹性件。敲击件包括接触部和敲击部,接触部与凸轮接触,敲击部用于敲击与过滤器连接的敲击对象,通过敲击件敲击使得过滤器产生振动,使得灰尘从滤网上振动分离,从而达到过滤器清洁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中,一方面过滤器自清洁装置的结构非常复杂,导致设计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敲击件只能清洁过滤器的滤网,对于尘杯内壁附着的灰尘却无法进行清理。而负压抽吸的方案中,一方面,同样需要增加抽吸装置造成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抽吸气流需要经过前端较长的抽吸通道,风量损耗较大,实际进入到尘杯内对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反向冲洗的风量较小,过滤器的自清洁效果并不佳。而且现有的过滤组件结构大都采用旋风过滤结构,但现有的旋风过滤结构仅仅用于吸尘状态下实现气固分离,功能较为简单,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改进以强化其功能。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组件,包括用于一级过滤的旋风分离器和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内的用于二级过滤的hepa组件;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过滤支架和设于所述过滤支架上的滤网,所述过滤支架的其中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沿径向向外突出并朝向所述滤网一侧螺旋延伸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上开有若干贯穿的第一出风孔;

4、所述hepa组件包括hepa支架和hepa本体,所述hepa支架适于固定在所述过滤支架的开有所述第一出风孔的一端且其上开有若干第二出风孔,所述hepa本体设于所述hepa支架上且其包括有若干褶皱,任意相邻两个褶皱之间形成有沿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轴线方向的气流流通通道;

5、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吸尘器中时具有吸尘状态和吹尘状态,吸尘状态时,所述过滤支架的另一端关闭,气流沿着所述导风结构的外轮廓形成螺旋气流通过所述滤网一次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滤支架内并经所述hepa组件二次过滤后沿所述气流流通通道由所述hepa本体的顶部开口排出;吹尘状态时,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孔进入所述过滤支架内且部分经所述第一出风孔吹向所述滤网的外壁与吸尘器的尘杯本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部分吹向所述过滤支架的内壁与所述hepa本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实现旋风分离器、hepa组件和尘杯的自清洁。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刷头组件、机身组件、风机组件和尘杯组件,所述刷头组件通过延长管与所述机身组件上的进风通道连接,所述风机组件和尘杯组件安装于所述机身组件上,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尘杯本体和设于所述尘杯本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

7、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套装,包括吸尘器和基站,所述吸尘器为上述的吸尘器,和/或,所述基站在集尘状态时与所述吸尘器吸尘状态时的动力源均为所述吸尘器内的风机组件,在集尘状态时,所述风机组件向所述尘杯组件和基站内正向吹风。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滤组件,设置螺旋的导风结构且在导风结构上开设若干螺旋的第一出风孔,不仅可以实现吸尘状态的气固分离,还可以实现自集尘时过滤组件内部、外部以及尘杯内壁的自清洁。结构简单且自清洁排尘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一级过滤的旋风分离器和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内的用于二级过滤的hepa组件;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过滤支架和设于所述过滤支架上的滤网,所述过滤支架的其中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沿径向外突出并朝向所述滤网一侧螺旋延伸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上开有若干贯穿的第一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圆环,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圆环的中心与该第一出风孔任一端部的连线成不为零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出风孔在水平投影面上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圆环的中心与该第一出风孔任一端部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epa支架开有所述第二出风孔的壁面为一圆形平面,所述第二出风孔包括以所述圆形平面的中心为圆心并沿径向间隔分布的两圈出风孔,其中内圈的第二出风孔和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壁与hepa本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在水平面的投影存在有重叠且外圈的第二出风孔与所述第一出风孔在水平面的投影存在有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epa组件还包括hepa底盖,所述hepa底盖设于所述hepa本体远离所述hepa支架的一端,所述hepa底盖对应任意气流流通通道处开有避让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epa本体呈柱状或片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支架的另一端成倒锥形且延伸至与吸尘器的尘杯的底盖上的活动盖板接触或其内设有可在吸尘状态下关闭且在吹尘状态下打开的吹风挡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挡尘结构为软性材质制成的挡尘片或为单向阀。

9.一种吸尘器,包括刷头组件、机身组件、风机组件和尘杯组件,所述刷头组件通过延长管与所述机身组件上的进风通道连接,所述风机组件和尘杯组件安装于所述机身组件上,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尘杯本体和设于所述尘杯本体内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

10.一种清洁套装,包括吸尘器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和/或,所述基站在集尘状态时与所述吸尘器吸尘状态时的动力源均为所述吸尘器内的风机组件,在集尘状态时,所述风机组件向所述尘杯组件和基站内正向吹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过滤组件包括旋风分离器和HEPA组件;旋风分离器包括过滤支架和滤网,过滤支架的其中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沿径向向外突出并朝向滤网一侧螺旋延伸的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上开有若干贯穿的第一出风孔;HEPA组件包括HEPA支架和HEPA本体,HEPA支架上开有若干第二出风孔,HEPA本体设于HEPA支架上且其包括有若干褶皱,任意相邻两个褶皱之间形成有沿旋风分离器的轴线方向的气流流通通道。设置螺旋的导风结构且在导风结构上开设螺旋的第一出风孔,不仅可以实现吸尘状态的气固分离,还可以实现自集尘时过滤组件内部、外部以及尘杯内壁的自清洁。结构简单且自清洁排尘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松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